没事儿总叹气是种病养生

导读你会不会在不经意之间,叹上一口气?但明明心情不错,为什么还会经常叹气?中医认为,叹气除了心情原因之外,和肝脏、气血都有关系!叹气是身体出问题的警示民间有种说法:“一叹穷三年”,要是谁一天到晚长吁短叹,必定会被家里的老人责骂。叹气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又有什么坏处呢?叹气的确是不好的表现,叹气是否真的会变穷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叹气的确是反映身体有问题,其实是身体有话要说。有一个小孩子,叹气都成为他的习惯了,几年下来好不了,他的父母都很担心,小小年纪比大人还爱叹气。还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既没有生活压力,也没有情志上的忧患,何来叹气之举呢?这肯定是一种病。中医建议让孩子吃补中益气丸,结果几个月的叹气就慢慢好了。小孩子气不足,往下陷,膻中气足后,不单不叹气,还能流露出喜悦的表情。还有一些工作压力比较重的白领,易间断发生长叹气现象,尤其在进行一段全神贯注的脑力劳动之后,这种情况更多见。这是由于坐姿和精力高度集中,造成相对性的换气不足所致,而这种叹气往往是不由自主的。也有些人因思虑过度或心中闷闷不乐而频繁地出现自发性长叹气,同时多伴胸前似有重物压迫感,但只要经过几下长叹气之后,憋气现象便会缓解许多。解决办法在下面。对号入座解决叹气毛病叹气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肝郁”。由于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强烈精神刺激,肝气郁滞,失其条达,胸中气机不利,每欲叹息则胸宇得舒。常见的症状有:胸闷不舒,长嘘叹气,胁肋胀满,神情漠然,纳少,口苦眩晕,苔白,脉弦。对于这种情况,按摩太冲、膻中、内关等穴位可以宽胸理气。泡服佛手、玫瑰花、绿萼梅、茉莉花、薄荷、香附等也可理气,或选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以疏肝理气解郁。第二种叹气是因为“气虚”。由于劳伤过度,或久病失养,而致气虚宗气不展,欲得叹息而后快。常见症状有:常欲叹息,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纳少,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细。这种情况下,按摩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补气提气。也可以泡服黄芪、西洋参、大枣等补气之品,或用补中益气丸、保元汤。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志、肝主谋略、胆主决断,此三脏出现阳虚、气虚,是“郁证”易发的体质因素。可以说,无故唉声叹气的人,属于“抑郁体质”,本身就容易胡思乱想,稍有诱因就会心情压抑。同时还会伴有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头昏易惊、善悲易哭、倦怠乏力、心悸怔忡等表现。叹气虽事小,不可忽视叹气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危害有:1,长期叹气,逐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会使人变得不乐观,不理智。2,让周围的人认为你心里长期有疑虑,是负能量的聚集体。民间的说法:“一叹穷三年”也许就是这些原因造就的,也不为过。所以,各位万万不可以轻视叹气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疾病啊。延伸阅读为何猝死、过劳死“盯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最新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发布,中国研究人员公布了年影响国人生活质量的常见非致死性疾病,其中位列前三位的是腰背痛及颈部疼痛、听力受损、抑郁症。其中两项就和普通的上班族息息相关,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值得大家高度重视。微笑抑郁症更危险有这样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白天大多数时间都面带微笑,让人很难察觉他们内心的抑郁。这样的患者其实很危险,容易出现自杀行为,防不胜防。”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过斌说,这些“微笑抑郁症”患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或碍于面子、礼节,大多数时间都面带微笑,掩盖了内心的低落情绪,不像常见的抑郁症患者那样唉声叹气、情绪低落。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常以微笑示人,总是说“我很好”。他们往往把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压力压抑在心里,而不愿与人交流、分担,时间长了就很可能被抑郁症缠上。但是,他们习惯性的微笑,往往让亲朋难以觉察他们内心的抑郁,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能已经发生了悲剧。“活着没意思”是抑郁情绪的常见表达。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向小军副教授介绍,“微笑型抑郁”多发生在白领阶层,他们大多是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或是机关工作人员。生活中,很多白领都有失眠的毛病,大部分人认为这是饮食不规律、劳累所致,不会将其与抑郁联系起来。其实,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统计显示,77.24%的抑郁症患者伴有失眠,但很多人却被诊断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等疾病。

所以,假如老是叹气或者内心抑郁的话,请及时为自己的健康做好调整。

推荐阅读









































青少年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alfx/48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