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烦恼,入睡困难。
具体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梦、眼花、耳鸣、心悸、气短、乏力、易激动、焦虑不安、记忆力减退、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
近世纪,神经衰弱的概念经历了一系列变迁,随着医生对神经衰弱认识的变化和各种特殊综合征和亚型的分出,在美国和西欧已不作此诊断,CCMD-3工作组的现场测试证明,在我国神经衰弱的诊断也明显减少。
目前,临床上神经衰弱的诊断主要是靠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加心身医学科/精神科/心理科医生的临床评估,来最终确定神经衰弱的诊断。有关神经衰弱的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神经衰竭。
但为了进一步的诊断,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检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做抑郁、焦虑量表,根据量表的评分基本可以判断。其中,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头颅磁共振、脑电图等可以帮助进行诊断。另外,还需要排除身体的器质性疾患,在考虑是否为神经衰弱。
很多的神经衰弱患者被病情折磨得痛苦不堪,却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神经衰弱。据科学研究表明,神经衰弱患者正确认识神经衰弱,找到自身神经衰弱的病因,对于疾病的康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那么,人为什么会神经衰弱呢?人的大脑具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基本功能,它的兴奋和抑制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如果超过了限度,会造成大脑工作能力下降,导致大脑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失调,从而产生易兴奋或易疲乏,情绪不稳定等以心理、生理症状为特点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即神经衰弱。
(一)个性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类个体往往表现为,孤僻、胆怯、敏感、多疑、急躁或遇事容易紧张。那么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长期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引起负性情感体验
(二)环境因素:生活无规律过度疲劳得不到充分休息等都可以成为神经衰弱的起因。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神经衰弱的病因曾进行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李丛培()等和刘协和等()对于不同的从业人群中神经衰弱的调查资料说明,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半数以上患者反映工作和和学习。
主要是脑力活动过度紧张,脑力活动时间过长,工作任务过重,学习工作困难,尤其要求比较严格,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的脑力工作者,更容易引起过度紧张和疲劳。
(三)生活方式因素:现在普遍认为,神经衰弱是由心因性障碍所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过度紧张所造成的,人的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和兴奋过程的弱化,记忆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经常失眠,多梦易醒,胆子变小,临床研究调查表明,缺乏休息,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也是导致神经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学习疲劳,是指连续工作学习以后,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状态。
(四)身体心里生理因素:疲劳有表现为生理的,也有表现为心理的,但不管是那种疲劳状态都是由于两种疲劳相互诱导形成的。其中感染,中毒,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颅脑创伤和躯体疾病等也可成为本病的发生的诱因。
现在的生活是一种快节奏的生活,面临着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忙乱无序,作息不规律。睡眠习惯不好,晚睡熬夜,缺乏充分的休息,紧张和疲惫。大脑得不到充分的恢复,也会造成神经衰弱。
最后,专家指出,神经衰弱多起病于青壮年,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神经衰弱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人们更加有必要了解人为什么会神经衰弱,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
神经衰弱的干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知行为治疗。要点如下:
第一,帮助患者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
第二、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力等要有自知之明,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避免做不适合自己的体力和精神的活动。
第三、帮助患者学习自我调节,过于繁忙或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引导患者顾全大局,遇事要从大局着想,明辨是非,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或上下级关系时更应当如此,这是防止人际关系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药物治疗。西医治疗:神经衰弱的治疗常使用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和神经阻断剂等药物。抗焦虑药物常选用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安定)、拉西泮(氯羟安定)、氯氮卓(利眠宁)、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羟嗪(安泰乐)等,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紧张和睡眠障碍等症状;抗抑郁药物以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最广。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齐美定和曲唑酮等。中医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神经衰弱多采用中药及其复方制剂。
(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从身心两方面进行治疗,最初的综合疗法包括两种或更多疗法的综合,但由于大多数医学研究都以药物治疗为主,并结合认知行为治疗,也可看作是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延伸。
应该注意,在神经衰弱的干预方面,应该充分评估心理性、生理性和社会性因素,并充分挖掘神经衰弱产生的可能原因,适当的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因人而异,摸索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神经衰弱的预防方面,需要加强本土化研究,调研了解本土情况,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加强知识宣导和预防。
参考文献:[1]《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美]凯博文,上海三联书店,-03.[2]《疾痛的故事》,[美]阿瑟·克勒曼(ArthurKleinman),上海译文出版社,-04.[3]Neurastheniaanddepression:astudyofsomatizationandcultureinChina.Kleinman,Arthur.Culture,MedicineandPsychiatry6.2():-.[4]Beard,George."Neurasthenia,ornervousexhaustion."TheBostonMedicalandSurgicalJournal80.13():-.[5]Neurasthenia:TheDiseaseThatShapedAmericanIdeasAboutHealthandHappiness-TheAtlantic,-03.
[6]陈小媛,陈勇,李耀华.神经衰弱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4):33-34.
-END-作者:严云鹤历建华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石家庄学院法学院
留言即有机会获得赠书具体点击图片进行了解▽同工都在看(点击标题即可阅读)1、移动盒子—精神障碍残疾人就业平台模式推广2、浅析社会工作系统理论及其应用——以精神康复社会工作为例3、浅析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与应对4、浅析精神障碍患者的出院指导5、个案管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回顾点击下方标题
查看邂逅社工最干货文章
实务干货
小组
个案
社区
文书
干货
社工考试
报名
高级
指南
经验
真题
社工心声
名同工
实习生
社工十年
坚持
社工心声
社工传播
苏大强
三八妇女节
六一儿童节
元宵节
佩奇
ZFB账单
劳动节
愚人节
新社工
了解社区
驻校社工
禁毒社工
新闻稿
计划书
青少年
小组工作
督导答疑
线上答疑
红包
平衡需求
控场
招人难
理论研究
家庭
残疾人
保密原则
灾后救援
研究方法
创新
小课堂
志愿者
社工考研
高分
经验
择校
录取通知书
社工新闻
政策
每月新闻
总结反思
小组
精防
研究方法
司法社工
ABCD模式
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