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将什么病都当成ldquo神经衰弱

被当成「垃圾桶」的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本是西方的舶来品。作为一个医学诊断,神经衰弱(neurasthenia)首先出现在美国,神经学家彼尔德(Beard)在年把它定义为一种慢性的、功能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他曾定义说:

神经衰弱是工业化导致的神经力量耗损和衰弱,多见于社会中上层的脑力劳动者。

这个疾病诊断直到年代以前都流行于欧美。无论是职业医生还是普通公众,都频繁提起它。很多问题都被装进了这个疾病,彼尔德曾一口气列出50多个症状:头疼、耳鸣、失眠、烦躁、厌食、腹胀、精疲力竭、注意力不集中……

「神经衰弱」,此时仍是一个笼统的疾病名称,它是以慢性疲劳、情绪不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于兴奋和疲劳或衰竭为特点,并伴有许多躯体性症状和睡眠障碍。

神经衰弱被当做了避风港

搜索发现,中文文献对神经衰弱最早的记录来自年代上海《同济医学季刊》的一篇论文。该文称:

神经衰弱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疾病,影响了中国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

此后,各种因素共同炮制了神经衰弱流行的风潮。

在引进这一概念的20多年后,中国政府层面对它的推崇受到了苏联精神病学的影响。神经衰弱的理论基础——关于障碍的巴甫洛夫式观点,是当时中国在各方面追随的老大哥苏联精神病学唯一认可的理论基础。

此外,精神病在中国文化中带有很深的耻辱烙印。它不只影响患者本人,还将耻辱带给整个家族。一旦被贴上这类疾病标签,不但可能累及子女的婚嫁,还威胁家族的社会名声和地位。

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公认合理的跟生理相关的疾病,被当成了避风港。人们为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找到了理由,如此得以被避免贴上抑郁等严重情绪问题或精神病的标签。

最后,「神经衰弱」的概念还很容易为传统中医吸收和同化。中医过去将虚弱、疲劳这类症状,归因于像是精气不足等问题,与人体的阴阳平衡相联系。

叫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是否对病人有利

业界通常的做法是:如果一个病人的症状同时符合多个疾病的诊断,比如怀疑有抑郁症和神经衰弱,优先诊断抑郁症。只有排除了其他疾病,最后才能说是神经衰弱。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曾说:

中国人找不到病因就爱称是神经衰弱,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病,国外早就不说了。

这里提醒,烦躁、失眠、焦虑、食欲减退,如果一个人带着这些症状跑到神经内科,各项检查指标都没什么异常,非常可能被神经内科的医生扣上神经衰弱的帽子,但其实这些患者中的绝大多数患的都是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我们精神科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不再用神经衰弱这个词了,但现在很多内科医生包括神经内科在内,没有接受到新的精神疾病方面的培训,会误把抑郁症当作神经衰弱来治,但收效往往甚微。

神经衰弱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出现衰弱症状#

  由于内抑制过程减弱,当患者受到刺激时,患者的神经细胞易兴奋,能量消耗过多,久而久之,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衰弱状态,比如精力不足、萎靡不振、反应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出现工作效率减退的状况。

  #睡眠障碍#

  这是神经衰弱患者的最常见症状,患者白天头昏脑涨、精神不振,学习、工作效率低下,而到了晚上又睡不好,让患者非常痛苦。

  #情绪不稳定、缺乏忍耐性#

  (1)易烦多忧: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即便是容易解决的、正常人看起来不屑一顾的事情,患者也会觉得困难重重、无法解决,导致情绪低落,成天唉声叹气。

  (2)易喜善怒:神经衰弱患者的情绪波动大,容易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愤怒或者喜悦,缺乏正常人所具备的忍耐性;如果患者情绪急躁,稍不顺心,就会对别人发脾气;若碰到好事,就会立马喜笑颜开,甚至热泪盈眶不能自制。

  #浮想联翩#

  在生活中,患者在进行一些诸如读书看报、看电视、听音乐等活动的时候,非但不能使自己放松、消除疲劳,反而会不由自主的浮想联翩,往事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紧张性疼痛#

  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患者常感到头痛、头胀、头部有紧压感,又或者是颈部僵硬,有的患者还会有腰背、四肢肌肉痛;这种疼痛的程度与劳累无明显关系,即使得到充分休息也无法得到缓解。

  #其他躯体症状#

  神经衰弱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比如头昏、眼花、心慌、胸闷、气短、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很容易把此病的基本症状掩盖起来。

劲膳美小编温馨提示:以上几种症状你有哪些中了,发现之后要积极治疗,不可耽误病情。

感谢阅读,

你的







































中科白癜风医院十二周年庆
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alfx/101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