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朵,形如倒置胎儿。人们通常认为只是听觉器官,但在医者的眼里,是人体的缩影,符合生命全息律,是一个奥秘无穷的大千世界。它不仅能反映出全身部位的健康状况,甚至还可看出许多身体病变。并对疾病进行预测、调理和治疗。

耳穴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耳穴疗法源远流长:早在多年前,古代医家就耳郭与疾病有着论述,古书《阴阳十一脉经》有耳脉记载,《黄帝内经》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穴是指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耳廓上可以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定点(反应点、刺激点)、线、面、沟统称为耳穴。科学家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主机,它可以通过能量等系统控制人体的所有功能;而将耳廓比喻为键盘,如刺激耳廓上的耳穴“膝”点并不直接作用于膝关节,而是通过神经、经络或体液的传导,对膝关节起到相应的治疗效应。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用来预防或诊治疾病。

常用耳穴疗法包括:

1、耳穴针刺法:常用

2、耳穴压豆法:常用

3、耳穴放血法:常用

4、耳穴艾灸法

5、耳穴贴膏法

6、耳穴刮痧法

7、耳穴磁疗法

8、耳穴埋针法:较常用

9、耳穴按摩法:常用

10、耳穴割治法

11、耳穴药敷熨耳法

12、耳穴药物注射法(水针法)

13、耳穴激光照射法(光针法)

14、耳穴电针法

15、耳穴夹治法:较常用

16、耳穴放射性同位素疗法

耳穴疗法特点:

一是应用范围广。其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阴阳、强身壮体等功能,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

二是能防能治。耳穴既能治病,又可以防病。《养性书》中载:“以手摩耳轮,不拘数遍,所谓修其城廓,以补肾气,以防聋聩也。”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耳穴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三是副作用少。耳穴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是自然疗法,它无刺伤肉脏之虞,也不易发生断针、弯针、滞针等现象,如若注意消毒,并详细询问既往针灸治疗史的话,耳廓感染和晕针等副作用可以预防,同时还可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四是可补中药体针之不足。单用中药或体针效果较差时,可应用耳穴治疗,或耳穴配合中药体针综合治疗以增强疗效。耳穴不但可以调阴阳、补虚损、泻火毒、疏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而且还有抗过敏、抗晕厥、抗感染、抗风湿、抗休克、抗昏迷等作用。此外,在改善微循环、松弛肌痉挛、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改善抑郁、调整情绪、消除药瘾、增强免疫以及改善视力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疗效,以弥补中药体针之不足。五是简便易行。耳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耳穴大多数以人体解剖学名称命名,易学易记,操作简便,随时随地都可应用。

耳穴疗法适应症:

1、疼痛性疾病:外伤性疼痛、神经性疼痛、肿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颈椎病、腰腿疼等。

2、炎症性疾病:咽喉炎、牙周炎、胃炎、胆囊炎、盆腔炎、肠炎等。

3、过敏反应疾病: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药物疹等。

4、功能性疾病:高血压病、眩晕症、神经衰弱等。

5、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慢性肝炎等。

6、可预防晕车、晕船;有保健、美容、减肥和抗衰老功能;对戒烟、戒酒、戒毒等戒断综合征有效。

耳穴疗法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等严重器质性患者慎用。

2、过度疲劳、饥饿、精神高度紧张、虚弱患者避免强刺激,,以防晕针。孕妇及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3、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皮肤表面有溃破时禁用。湿热天气,耳穴压丸、耳穴针、耳穴贴膏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耳穴治疗总体原则: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制定个体化的调治方案,组方配穴。总体施治以调为主,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虚泄实,通经活络,耳穴尽量少而精,耳廓是人体的一个缩影,病位在哪里,就应该在耳廓上取相应的耳穴为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使经气直达病所,结合阳性反应点、压痛敏感点,以病变部位取穴,另外根据中医脏腑理论、经络理论辨证选取相应的穴位,根据现代医学观点取穴,结合临床经验等思路选取相应的耳穴。

愿人人都能享用好耳穴的健康福利!

多选

耳穴常识测试

您是否听说过耳穴?您是否体验过耳穴疗法?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14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