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搬回低层,高层住宅不再吃香了吗

因为恐高,我从30层换到了9层,住了多年的高层,感受真的是一言难尽,我想我今后大概不会再住高层了吧,多层或者洋房会成为我的选择,因为住在高层,让我真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煎熬。

因为工作调动的关系,我和老婆考虑要不要在新的工作城市安家,毕竟新的工作地点距离当时的家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来考虑到了当时我们住的是30层,想想那些年住在30层的那种感受,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换房子的机会,所以我和老婆果断决定卖掉这个房子,去新工作地点买一套新的。而且当时我们买房制定的首要标准就是,楼层一定不要超过15层,于是我们选择了总高16层的9层。

我住在高层的体验

1、担心电梯安全让我备受煎熬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我得了神经衰弱,而且有比较严重的神经质,担心电梯安全问题已经担心到了不敢坐电梯的地步,进了电梯之后几乎是一动不动,电梯开门的那一刻,仿佛如释重负一般。

事情的起因是网上关于电梯坠落的新闻报道,问题在于,那一段时期连续看到了两个关于电梯坠落的报道,让我的小心脏瞬间紧张了起来。

而这种恐惧的心里来自于我自己的一次体验,那时候小区是新小区,电梯也是刚装上,或许磨合得还不够好,电梯经常出现故障,电梯的紧急救援按钮总是响个不停。有一次,我自己乘坐电梯下楼打水,我刚进入电梯要下楼,结果电梯好像没有任何的反应,过了一小会,电梯突然开始往下掉,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我能够感觉到电梯在向下运行,恐惧的我赶紧按下了每一个楼层,结果电梯往下落了几层之后,突然又往上升,虽然声音不是很大,但是我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电梯在往上走,结果很快我就到达了顶层,因为到了顶层之后,电梯里的屏幕开始显现楼层。到了顶层之后,电梯门依然没有开,然后开始往下去,因为我是在中间楼层摁下的每一层电梯,最高的楼层是14楼,电梯在14楼停下了,而且门开了。吓得我赶紧窜了出去。

极度恐惧的心里让我根本不敢再去坐电梯,跑着下了14楼,然后打了水之后,我竟然抱着一桶水爬到了30楼。

从那之后,恐惧的心里真的是与日俱增,每天坐电梯都成为了一种煎熬,那时候我清楚地记得,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我绝对不多上下楼,出门倒个垃圾或者是提桶水,我都要攒够了趁一趟下去。

后来为了减少我乘坐电梯的次数,我又多买了两个水桶,这样去楼下的直饮水站提水,一次三桶,可以喝一周左右,这样一周我基本上回到家之后就不再出门,也不需要乘坐电梯了。

后来的时候,电梯的故障率大大的降低了,我心里的戒备心也渐渐地放下了,心里压力才渐渐的缓解了。不过每一次乘坐电梯上到30楼,真的是一种煎熬。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科普电梯坠落是不是有危险,每次坐电梯下楼,一直到了2楼或者是3楼我才放下心来,因为我觉得,一旦到了2楼或者是3楼,即便是电梯发生了坠落,也不会有危险。

我甚至天真地以为,电梯厢的底部为什么不放上水或者是海绵呢?这样即便是发生了坠落也可以保证安全。

2、装修砸墙真的担心会被震塌

除了电梯的安全让我备受煎熬之外,当初开始装修的时候也让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当时装修的时候需要砸墙,而一锤子一锤子下去,我感觉整个楼都在晃动,让我吓得根本连动都不敢动。

当初装修的时候,由于原本的户型设计并不是很合理,非承重墙需要砸掉不少,试想一下在30层高的地方砸墙,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师傅一锤子下去,感觉整个楼都在震颤,我甚至有一种错觉,砸一下,整个楼都跟着晃动。老婆当时说我是“动画片看多了”。

尤其是一面墙砸到之后,建筑垃圾掉到地上,“咣当”一声,那种感觉更是让人震撼,也让我感觉到了恐惧。后来在父母家里的时候,父母是住在2楼,砸墙的时候感觉厚重得多了,并没有感觉到有多么的害怕。

显然,30楼的楼高还是让我有些忌惮。

3、恐高的我甚至不敢上阳台

我恐高,脚下镂空的玻璃栈道我根本就不敢走,没想到阳台我也不敢上。

很多人都说恐高也能遗传,不仅仅是我不敢去阳台,我的母亲也因为恐高不敢去阳台。

当初买房子的时候,我的楼前还是一片空地,视野非常的开阔,这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对于我这种恐高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煎熬。

后来,我楼前的空地开发了二期,或许没有人比我更愿意这栋楼赶紧地建起来,因为当这栋楼建起来之后,我这栋楼的前面多了一栋楼,从视野上来看没有之前那么空旷,恐高的感觉也缓解了不少。

4、为了等电梯每天要提前出门

如果说恐高是我个人的原因的话,那么等电梯真的成为了30层不得不说的殇。我这栋楼还算不错,2梯3户,两部电梯智能控制,即便是这样,每天早上上班上学的时间和下午下班放学的时间,等电梯成为了家常便饭。

早上出门,你如果不计算等电梯的时间,大概率是要迟到的,因为我从开始等电梯到下到1楼,一般都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几乎每一个楼层都会停一下,而且有些邻居为了让电梯在他那个楼层停下,所以上行和下行全部摁一遍,这样即便是电梯上行,也几乎在这些楼层停一下,等电梯到了顶楼开始往下下的时候,又会重复一遍这样的步骤。

原本距离单位很近,骑车子也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结果我每天耗在等电梯的时间有十几分钟,到单位也需要30分钟左右,距离单位近的优势一点也没有发挥出来。

后来在孩子不上学的情况下,我宁愿早出门一会或者是晚出门一会,错过电梯高峰期,我真的是厌倦了每天等电梯的时间。

5、安装空调和隐形防盗网让我胆战心惊

或许是因为恐高吧,我家里安装空调和隐形防盗网的时候真的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那时候小区外还没有专门的放置外机的地方,安装外机需要在墙上打孔安装,后来考虑安全问题,找师傅安装了隐形防盗网,安装的时候,尽管师傅们做了保护措施,但是他们基本上身子都是在室外,当时真的是把我吓坏了。

当时我就在想,这些师傅们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如果换做是我,即便是赚得再多,我也不愿意去做这个行业。

6、用水高峰期,洗个脸都需要等水

在买房之前,我担心的就是用水的问题,30层,水能不能到那么高?朋友告诉我,不需要担心,高层都会有二次加压,用水没有必要担心。

尽管如此,真正地住进去的时候,才知道,用水的担心一点也不多余。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洗澡要等半天水的体验?不知道早上起床洗刷的时候,洗着洗着没有水了?

这在我当时真的是家常便饭。

平常的时候没有问题,水压也够,不需要担心,但是到了用水高峰期,早晨起床或者是晚上睡觉之前,水压达不到要求,洗澡的时候洗着洗着就没有水了,只能呆呆的愣在原地看着花洒发呆。

为什么有很多人会选择高层?

以上只是我个人关于住在高层的一些感受,不过“存在即合理”,有很多的朋友非常的喜欢住高层,下面我也来分析以下原因:

1、年轻人喜欢视野开阔,越高越好

年轻人的观念里,喜欢视野开阔,喜欢采光好,所以他们喜欢高层,而且是越高越好,我们单位很多年轻的同事,在买房子的时候,几乎都选择中高层,这是年轻人的喜好。

2、寸土寸金,高层成为了主流趋势

其实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那就是寸土寸金,土地价格的持续走高,小区建设高层也成为了一个主流趋势,由于米以上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各项指标的要求更加的严格,所以很多的小区建设成了33层,处于超高层的临界点,这样可以提升户数。近些年的建筑,高层成为了一个主要的趋势,所以对于很多买房的人来说,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大。

不过去年出台了一项政策,明确要求县级市不允许建设高层住宅,不知道未来县级市以及以下的地方,高层会不会越来越少。

3、区位因素,高层成为了不得不的选择

对于很多人来说,抛开喜好不说,为什么还是选择了高层呢?那就是区位因素,因为“学区房”这个区位因素真的是太重要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都会选择学区房,如果学区的范围之内有高层,那么家长们会不会选择呢?当然会。

学区这个区位因素也让很多的家庭选择了高层。

4、采光因素,高层的采光相对好一些

当然了,高层自然也有高层的优势,其中采光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写在最后:

从我个人的入住体验来看,高层对我基本上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有了机会之后,我立即就选择了离开,因为高层的入住体验并不是那么的好。至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真的是从高层换到了底层,而且再也不愿意住高层了。

不知道朋友们的选择是如何的呢?欢迎讨论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142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