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的罐印都暗示了啥看看吧

核心提示:

拔火罐是祖先留给我们健康、原始的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方式,很多人在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都会选择去拔拔火罐,也知道拔完火罐后身上会留下一些罐印,但看看也就过去了,没放在心上。殊不知,拔火罐的过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害怕的是留在你身体上的罐印都代表了你身体有哪些亚健康问题你自己居然不知道!

“罐印辨症”

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

鲜红而颜、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

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风邪、湿症

水泡、水肿、潮湿:寒症、湿气盛

罐中有水珠者:寒湿重

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

潮红、淡红:虚症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说明快痊愈

1.罐印紧黑而黯:

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

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痛经、少经、闭经、崩漏等,失眠、长斑、脱发、手脚冰凉;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点,深浅不一

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

4.淡紫发表伴有斑块的

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

5.罐印鲜红而艳

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

6.罐印呈鲜红散在点的

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

7.走罐或吸拔罐后

没有罐印(或不明显的),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

8.定罐,容易起水泡的

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

9.若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

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

10.随着病情的好转,罐印也会随着减轻

且不易现罐印,可以预防闲时多刮刮背,疏通经络。

拔罐的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拔罐和洗澡谁先谁后

拔火罐后马上洗澡,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也少不了”。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完火罐之后,由于皮肤是处于舒张的状态,这时候不能洗澡,尤其是冷水澡。这时候的皮肤非常地脆弱,洗澡很容易使皮肤受损或者发炎,如果是冷水的话,更容易刺激到皮肤,容易受凉,所以不要在拔完火罐后立马洗澡。

所以不要在拔完火罐后立马洗澡!

第二,拔罐真的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吗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第三,同一位置可以反复拔吗

一次不行拔两次,同一个位置,反复地拔,就不信这火罐拔得没效果。大有一种“世上无难症,只怕有心人”的决心,其实,这样做也是不行的。

拔火罐的时候你甚至可以拔满全身,因为这样可以全面治疗,增进治疗效果。可是在一个地方反复的拔,这种治病的执着虽然可圈可点,但是对皮肤来说,红肿、破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专家介绍

王瑞辉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翻译专业会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疼痛专业委员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和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厅局级科研课题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到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康复学》,副主编专业相关教材7部。先后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擅长: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症,胃肠疾病,中风瘫痪,面瘫,颈、肩、腰、腿痛,头痛,风湿关节痛,慢性前列腺炎,张力性尿失禁,斑秃,神经性耳鸣,痤疮,小儿遗尿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张容超

医学博士。硕士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现主要从事于《针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课程的教学及针灸临床相关工作。擅长:临床上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习惯性便秘和向心性肥胖,擅长针药结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各种痛症,面瘫、中风后遗症、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痤疮、月经不调等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六。

张兆星

医学硕士。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参与多项国家各级各类临床及实验课题;曾在武汉华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学习。

擅长:临床擅长使用关节松动术、麦肯基及PNF等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各种痛症,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消化不良等的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产后盆底肌及形体康复等。

坐诊时间:每周二、天。

:西咸新区西咸大道水井路向南米(沣景公寓西门);地铁一号线森林公园站B出口向西30米再向南米。

:-/

温馨提示:

为了保障您和他人的就诊安全,请携带身份证,佩戴好口罩后进入门诊部就诊。就诊全程请戴好口罩,是关爱自己,也是关爱他人。

预约抖音号:颐德堂中医门诊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10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