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红网」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向身边的手机”“不玩手机比少吃顿饭还难受”“经常黑灯后躲被窝里刷视频、看小说”“每天在APP上打卡领金币、兑换小礼品”,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已成为很多“银发族”的真实写照,“银发低头族”比例在不断上升。
据《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64.8分钟,甚至有0.19%的老人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在为老年人逐步跨过数字鸿沟,搭上智能列车感到欣喜之时,儿女也为父母深陷“网络漩涡”,助推银发“抬头”操碎了心。
“银发族”,按照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进行划分,属于成年后期,面临着自我整合与绝望的冲突。随着年龄的增大,承担社会功能的转变,很难再从工作、家庭中获得成就感,被不被需要的低价值感笼罩。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边缘化和脱节感,时常会有老了没有用的消极情绪,滋生焦虑和不安。
年轻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诗和远方的向往,流连穿梭于大城市中,家庭成员离散化特点凸显,“银发族”独居、空巢人数日益增多。还有一部分“银发族”,为照顾子女、下一代,随其搬迁至大城市,陌生的生活环境,相异的生活方式,无处抒发情感、精神空虚,进一步加重了孤独感。
孤独的老人,急需精神的寄托,网络成了最佳的选择。打开网络大门的“银发族”,拓宽了认知边界,填补了精神空虚,对冲了老了不中用的无能感,获得了虚拟的归属感,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但“低头”久了,极易带来眼部不适,导致神经衰弱、肩颈腰背酸痛、食欲减退等疾病,还需适时“抬头”。
“抬头”,即合理利用网络。百岁网红奶奶喻泽琴的出圈,正是做了一个良好示范,垂暮之年,丝毫未见空虚、无助。老年少女大口吃火锅、嚯嚯喝可乐,佛系养生,放飞自我,尝尽人间滋味。网络于她,并非是深陷“网络漩涡”,反而是锦上添花,原因就在于其心灵自由,精神富足。
助推银发“抬头”,正确触网。子女要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