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是生活中常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有不少的人士都宣称自己患有神经衰弱症。实际上,这是一种大脑长期处于紧张和精神压力下,导致人体的精神、活动能力减弱,患者还会有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各种不适症状。而现在生活中,人们出现的长期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往往都是神经衰弱的一些表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神经衰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
如何判断一个人出现神经衰弱?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可知,其诊断的标准如下所示: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分裂症以及抑郁症等症状;
病程标准: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病程时间;
症状标准:出现脑、躯干功功能障碍等症状,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得到恢复,并且满足以下2项以上的症状:
容易感到兴奋,会增多回忆和联想,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特别敏感。
或有焦虑和抑郁心理,容易因生活中的矛盾感到烦恼、发怒、紧张等。
出现紧张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或是头晕等症状,休息也无法缓解。
睡眠障碍,会出现入睡困难、易惊醒、睡眠时间短,不易再次入睡等表现。
精神困顿,经常性感到精力不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临床常用哪些方法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是通过积极健康的运动,达到缓解神经衰弱症状的目的。适当的运动,还有助于睡眠。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自我暗示,或是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神经衰弱的原因,进行调节,有助于减缓神经衰弱的症状。
物理疗法物理治疗中的水疗、电疗、温泉疗法等等,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大奥治疗神经衰弱的目的。
药物治疗主要是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一旦被确诊为神经衰弱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因为治疗不当的话,该病可以迁延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在精神不济的情况下,还会加剧其病情。而及时的治疗,神经衰弱症是可以被治愈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