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盆腔充血症状描述
女性在性兴奋时,大量血液涌入盆腔组织形成充血状态。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有人将其形容为一种“像痛经样的疼痛”。
2.盆腔充血症状起因
盆腔充血主要有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肠三个系统的静脉丛彼此相通,缺乏瓣膜,易导致盆腔充血。二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加重淤血状态。此外,不规律的性生活,也会导致盆腔充血,从而引起下腹坠胀。三是对于女性,特别是体质不良,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子宫后位、长期便秘、早婚早育、孕产频繁的女人,以及患有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炎症时,静脉血流量增多,盆腔静脉压力增高,影响静脉回流,也容易导致充血。四是男性与恋人间的亲热举动,如抚摸、拥抱、接吻等,均能作为性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层性中枢兴奋,这种兴奋一方面可引起阴茎勃起,另一方面还可使生殖腺分泌增加。当大量的分泌物,包括前列腺液、精囊液等积聚在精囊、输精管、附睾及尿道时,如果进行性生活并射精,这些分泌物就组成精液,连同精子一并被射出,但是,如果不射精,这些分泌物就积聚在体内,使前列腺、输精管及附睾等被动扩张,刺激这些器官的神经,从而引起反射性地胀痛,引发男性盆腔充血。
3.盆腔充血症状诊断/鉴别
盆腔充血常见于盆腔炎,盆腔充血的诊断应该对照原发疾病的诊断标准,盆腔炎的诊断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低标准、附加标准和特意标准。最低标准是指宫颈举痛或者子宫压痛或者附件压痛。附加标准是指体温超过38.3℃;宫颈或者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0.9%nacl溶液图片见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特异标准是指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多无困难,但有时患者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此时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须慎重,以免轻率作出诊断造成患者思想负担。
盆腔充血应与慢性炎症、炎性包块、卵巢癌相鉴别,有时盆腔充血也可产生类似慢性炎症的症状,因此盆腔充血需要与一些慢性炎症进行鉴别。比如慢性盆腔炎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但是它们有时不易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较显著,若能摸到典型结节,有助于诊断,鉴别困难时可行腹腔镜检查。炎性包块也能导致盆腔充血,常常与卵巢癌混淆,因此也要对其鉴别。比如盆腔炎性附件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与卵巢癌相混淆,炎性包块为囊性而卵巢癌为实性,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4.盆腔充血症状检查
盆腔充血常见于盆腔炎、盆腔积液等疾病,因此检查原发疾病非常重要,盆腔充血原发疾病的检查方法有体位实验检查、实验室检查、盆腔静脉造影检查等。体位实验检查是指当出现下腹疼痛回到胸膝卧位时则症状减轻时做的检查,称为“体位实验阳性”。进行体格检查时采取了解病史的方式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另外,实验室检查也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故充血患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透视、血管造影、盆腔静脉造影等检查。盆腔静脉造影检查方法其实就是子宫输卵管造影,待造影剂由输卵管弥散入盆腔后,在盆腔内形成的形状来判断盆腔炎的存在可能。
5.盆腔充血治疗/预防
盆腔充血常见于盆腔炎和盆腔积液等疾病,治疗盆腔充血要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为主,中医观点主要认为盆腔炎和盆腔积液是与湿热血瘀蕴藉于下焦有关,对于炎症和积液的治疗,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清热解毒为主。像中药妇炎丸就是比较完善的杀菌消炎、活血化瘀的配方,消炎的同时可以深入修复受损的盆腔组织,患者可以服用。
慢性盆腔炎引发的盆腔充血的预防包括:第一,要劳逸结合。适当地学一些强身体操,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以促进康复。同时还要注意避孕,节制性生活,并减少人流手术及其他对宫腔的创伤机会,防止细菌再次侵入而加重病情;第二,注意饮食调理。患者宜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饮食,包括瘦肉、猪肝、豆腐、鸡肉、水果、蔬菜等。烟、酒、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则应严格禁止食用;第三,局部热敷。为了促进炎症吸收,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每天可用温热物品热敷小腹部。在家中可用热水袋、电子取暖器等,也可用粗盐炒热布包进行热敷。只要坚持,就有很好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