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耳朵伸过来,告诉你怎么快速止头痛丨正安

头痛

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

据说是仅次于感冒的常见“病”

几乎90%的人都有过头痛

BUT

你可知道

头痛只是一种症状

而不是一种疾病

今天小编就教你一招

用耳穴疗法轻松治疗头痛

我国对头痛认识很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中医认为头“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头痛多责之于体内或头部病变,而耳穴能反映出整个人体或躯体内脏变化的特异性,这些特异性包括了低电阻、高电位、低痛阈、高皮温,并具有高敏感性的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形成了耳穴诊疗的基础理论学。患有头痛者常可在相应耳穴出现圆形或片状隆起,质硬,电测呈强阳性。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手足三阳经均循行于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颠顶。由经络辩证可知,头痛可分为太阳经头痛、少阳经头痛、阳明经头痛和厥阴经头痛。

若头痛在脑后,上至巅顶,下连与项,多为太阳经头痛;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多为少阳经头痛;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多为阳明经头痛;痛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多为厥阴头痛。

对于头痛的治疗,耳穴的处方规律为,以止痛效穴(神门、皮质下)加头痛部位,再加经络辨证取穴。

神门、皮质下、交感

根据中医经络辨证,前额痛(阳明经头痛)取额、胃,偏头痛(少阳胆经头痛)取颞、胰胆,后头痛(足太阳经头痛)取枕、膀胱,头顶痛、头顶痛(厥阴经头痛)取肝。痛甚者加耳尖。

头痛经络辩证处方表

以上穴位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针对头痛,选用耳压材料王不留行子按处方标准贴压在相应组穴上,并施以适度按压即可。

如前额头痛,处方为神门、皮质下、交感,额、胃。按压力度宜由轻至重,以患者能接受为宜;每日按压3—5次。头痛发作时,可增加按压力度和频次,往往可在数分钟内头痛消失。

王不留行

神门有安神、镇静、止痛、消炎等作用,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属镇痛要穴;皮质下能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有止痛、镇静等作用,与神门配合可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交感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以止痛。

颞、额、枕为头痛部位取穴,协同神门加强镇静止痛作用;胃、胆、膀胱为循经取穴,可疏通经络气血,祛邪扶正。

耳尖有镇静、降压、退烧、消炎等作用,可用于外感头痛,另耳尖放血有清脑明目的作用,痛甚者可放血10-20滴。

诸穴配伍,相辅相成,治疗头痛效果显著。敏感者治疗1次头痛明显好转,可谓立竿见影。

另除耳穴贴压以外,耳穴按摩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头痛,这里介绍三种耳穴按摩的手法。

NO1:猿猴摘果法

(提拉耳尖法):以双手拇食二指,夹捏耳朵尖端(耳尖穴)向外向上牵引提拉,手指一松一紧或一捏一放,使耳尖穴发热发红为准,一般提拉十五至二十次,本法形如猿猴摘果实而得名。

该法具有镇静、止痛、清热、降压、清脑明目之功效。可用于头面五官各种发炎症状(如麦粒肿、结膜炎、咽炎、扁桃腺炎等)之防治,对高血压亦有疗效。同时,耳为肾之外窍,提拉耳尖可间接牵拉整个耳廓之根部,疏通全耳经脉气血,产生健耳强肾之效用。

NO2: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NO3:按摩头痛区

(对耳屏):对耳屏为位于耳垂斜上方的瓣状隆起,为人体大脑所在的反射区。以食指压紧对耳屏内侧面,拇指自下向上按摩对耳屏外侧面,可有效舒缓大脑皮层紧张,起到镇静、止痛的功效。

Tips:

临床耳穴治疗头痛时,首先要区分疾病的性质方可进行治疗。若有头部外伤或血管性病变,需应用中西医结合应急处理;对于器质性病变,如鼻咽癌、颅内占位病变等引起的头痛,需在已明确诊断的情况下介入中西医治疗,同时可选用耳穴止痛。慢性头痛若耳穴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进一步明确诊断,防止误治。

11月19日、20日

正安文化(北京)将开设

《耳穴疗法(初阶)》课程

专门针对各种常见痛症、炎症

便秘、失眠、呃逆,小儿发烧、积食等

让身体中的小毛病无处遁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耳穴课程。









































石家庄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alfx/45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