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一位23岁女子,在心脏骤停3天后,奇迹生还!
本以为“起死复生”只是电视剧的梗,没想到竟然真实发生在生活中。
连主治医生都感叹:“这种爆发性心肌炎存活下来的,医院是第一例。”
太幸运了。
因为,她只有23岁,生命才开始启程。
但是,23岁,爆发性心肌炎,真不是开玩笑。
女子的主治医生介绍说:
“心肌炎是最危急的疾病,稍有不慎会赔上性命。如果,女子再晚送来半个小时,命是保不住的。”
在庆幸女子平安无事的同时,不禁深思:一位年纪轻轻的妙龄女子,为什么会得这种危急重症?原来,这个女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起居比较规律。但是,下班回到家里,她就开始玩手机,一玩就到凌晨一点二点。长期熬夜,造成了女子免疫力下降,开始感冒;起初她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直到身体再也扛不住受不了,这才拨打医院。茨威格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实际上,我们与疾病的距离,只差了一个不良生活习惯。而熬夜,绝对“高居榜首”。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中国人的“最佳床伴”,60%以上的人上床后难以入睡,30%的人睡眠质量不及格。这不是危言耸听。当下,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发出一个可怕讯号:熬夜,带给身体的伤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巨大得多。当我们仗着年纪轻身体好肆意熬夜,殊不知,所有挥霍,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然后在某一天报复回来。恰如高赞评论说:“你们真的别熬夜了,不是闹着玩的。哪怕你们现在没事,过了25岁,身体就一定会报复你。”年轻从来不是资本,健康才是最大红利。成年人熬夜的快感都是在报复白天偷的懒与失眠不同,多少人熬夜,是“主动选择”后的熬夜。快节奏的生活,高频率的工作,使得“社畜”们压力大,疲于奔命。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不满足于白天被“偷走”的时间,总想着能在属于自己的深夜,寻找“存在感”。好像,也只有这个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看过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大学刚毕业进入一家百强企业工作,收入高、前景好,被很多亲朋好友羡慕。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却十足郁闷。“刚工作的时候,新环境,新伙伴,很多都需要适应。恰逢那个时候,团队新出了一个项目,总监安排我做。万事开头难,我开始做的时候,遇到很多难题。可我太想表现自己了,太想赢得上司的赞赏,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我每天加班到半夜。于是,下了班回到家,想到白天的辛苦,便拿起手机疯狂刷剧。一刷就是一晚上,一夜无眠。第二天,强撑着继续工作,奈何精神不济,工作质量持续走低。”本想熬夜赚表现,却事与愿违:没得到赏识不说,连身体健康都搭进去了。赔了夫人,又折兵。知乎上有个爆火的话题:成年人熬夜的快感,本质上是什么?话题下有个高赞回答:“有人穷久了,突然富起来,就跟《西虹市首富》里王多鱼一样,报复性消费。熬夜也是一样。”深以为然。选择熬夜的人何尝不是如此呢?白天,被挤占的时间多了;夜晚,报复性熬夜追剧、聊天、逛朋友圈。无论是对今天即将逝去的恐慌,还是对明天马上到来的恐惧,成年人熬夜的快感,本质上都是自我报复。但也有一群人,白天上班就摸鱼,消磨时间,手机隔三差五拿起来,看购物车,打手机游戏;晚上回到家,挑灯夜战,继续白天未完成“工作”。有一个朋友说:“明明知道熬夜不好,有时候确实也很困。但想到手机里还有一堆没刷完的剧,没清空的购物车,我就毫无睡意。”他说,只有这个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只有这个时间,他可以信马由缰。《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一书中说:“看起来每天熬夜加班,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用熬夜换来的快感,表面上看,的确“跑赢”了时间;实际上,在主动上交睡眠后,身体健康已亮了红灯。熬过漫漫长夜不算什么,熬过漫长一生才是真本领。熬夜赚来了优秀身体赔出了健康几天前,著名作家赖宝去世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热议。说起赖宝,很多人比较陌生。但熟悉脱口秀的人都知道,赖宝为《今晚80后》撰写诸多稿件,写出过很多有创意的搞笑段子,承包了很多人的笑点。但是,我们永远想不到,这个曾为世界带去快乐的人,其实过得并不开心。翻看赖宝的微博,就在他去世的几天前,还在和朋友开玩笑:“我可能要死了,拜拜。”没想到一语成谶。生命的最后,他留下的人生感悟是:“活着活着,梦想竟然变成了欲望。”现在读来,满是无奈与辛酸。梦想还没来得及实现,鲜活的生命却已定格于今天。微博评论区,有人留言说:“发现赖宝最近几个月都在失眠,有时好几天才睡几个小时……熬夜写东西,是身体大忌,容易神经衰弱,诱发各种疾病。”我们总高估了身体的承受能力,低估了生命的脆弱程度,以为年轻就是资本;但是,在熬夜的赌局上,年轻这个价码根本不值一文。还记得因乳腺癌去世的34岁复旦大学教师于娟吗?生前,她留下70多篇“癌症日记”,其中关于“熬夜”的论述发人警醒:“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试想,如果回到年10月之前,于娟一定不会“熬夜”赚钱,将未来可期变成遥遥无期。然而,世上没有如果。熬夜拼出来的优秀,都是透支健康换来的高利贷。一旦借出,便有去无回。于娟查出来癌症的时候,癌细胞已经扩散;长期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于娟饱受折磨,痛苦万分。每当这时,她年幼的儿子土豆,都会来给妈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时过境迁,土豆已健康长大;但于娟,再也见不到魂牵梦萦的孩子。病来如山倒,摧毁一个家庭,生一场大病就够了。好好活着,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明白了世事无常,才懂得余生很长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悲剧,而是悲剧的一再重演。河南24岁的蔡女士,因为长期熬夜,左侧身体麻木,去医院诊断后,竟然发现是中风;更糟糕的是,蔡女士颅内还不排除有动脉瘤的存在。浙江31岁男子,因长期熬夜打游戏,导致心脏功能仅剩35%,接连出现心脏扩大、心衰等症状。而熬夜心衰,正是猝死的主要诱因。没有什么猝不及防,所有结局在很久之前就已经“被预定”。多少人嘴上说着“珍惜生命”,却熬夜狂欢,通宵打麻将。多少人熬着最深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喝着最养生的茶,心安理得虚度白天。上瘾性行为,本质上都是在透支健康。死神是不会跟任何人讨价还价,你所有的“无所谓”,最终都会成为“有所为”。鲍勃·迪伦说:“人类从不做正确的事,他们总做最有快感的事,然后后悔。”不要在明白世事无常之后,才懂得珍惜余生很长。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只有惋惜。从今天起好好睡觉吧,别让亲人担心,别让身体为熬夜买单。共勉。*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投稿作者:今夕何夕,做着用文字温暖世界的梦,喜欢安静地看人来人往,喜欢深夜里漆黑的黎明。最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