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睡了两个小时午觉、1岁娃被吹成“面瘫”

只睡了两个小时午觉、1岁娃被吹成“面瘫”

现在这天气

感觉离开了空调

就像是失去了全球一样!

开空调,千万别太贪凉!

不然,用错了后果很可怕!

空调房里睡午觉1岁娃被吹成“面瘫”为了让婴儿房的温度快速降下来,武汉一名年轻的妈妈把空调温度调到22℃,没想到宝宝一觉睡醒,嘴巴歪了脸也僵了,喝奶顺着嘴往外漏。

医院医师仔细检查,确诊宝宝患了面瘫。她说,空调温度打得太低,突然受冷刺激后,造成宝宝脸部血循环流通不顺畅引发面神经水肿。得知宝宝还要扎针灸医治,妈妈后悔不已。

医生说,过度贪凉引发的面瘫,在该医院近日的门诊中占了八成以上;其中,大部分都是吹空调太猛引发。

满身是汗吹空调2岁孩子命悬一线成都一个2岁的宝宝在室外顽耍一个小时后,满身是汗,不停吵热。父母怕他被热坏,赶忙把他带回家里的空调房里降降温。可当松松吹了一会空调后,突然不停咳嗽,嘴唇发紫,父母见情形不对,医院西院救治。

“医院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松松妈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医院时已命悬一线,医生诊断为小儿急性喉炎,ICU、耳鼻喉、儿科三个科室的医生立即联合施救,才让病情得到了减缓。

该院ICU付朝晖教授提示,急性喉炎引发的急性喉水肿,容易引发声门区梗塞,造成呼吸困难,半小时左右就可能丧命。家长一定要避免让流汗后的孩子直接吹空调,空调温度也不要太低,让小孩有个适应的进程。

大量出汗以后如何科学降温?其实不仅是小孩,一些成年人出汗后猛吹空调易出现心肌梗死、中风、猝死等。

专家表示,汗腺是人体的天然“空调”,出汗会使体温下落,同时还能帮助身体排出部份代谢废物,能出汗是一件好事。

在大汗淋漓的时候,应当让身体渐渐降温,切忌贪凉而进行迅速降温!

降温经常见的毛病做法猛吹风扇、空调很多人在户外满头大汗,1回家就开空调或风扇,对着身体猛吹,机体从热环境一下进入冷环境,来不及适应调剂。另外,容易使体内热应激蛋白合成减少,对高温的耐受力下落,一旦回到外面热浪滚滚的环境中便难以适应,容易致使中暑。患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还易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出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夏天出汗后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由于出汗后,皮肤血管仍处于扩大状态,立即冲冷水会引发血管收缩,反而会使散热困难、体温升高。同时,流回心脏的血量突然变多,会增加心脏负担。还有,机体从热环境一下进入冷环境后,容易引发感冒或胃肠痉挛等。出汗后用冷水擦已出汗的皮肤也不宜用冷水或冷毛巾擦,由于皮肤遭到冷的刺激,毛孔会紧闭,毛细血管也会收缩,体内积热散发不出来,人会产生烦热的感觉。出汗后如何正确降温出汗后用温热毛巾擦拭身体及时补充水份,可以适当地在水里加些食盐刚进屋,最好10分钟后再开空调,睡前建议关闭空调,或设置定时关闭夏天还可以吃些清凉食品,比如凉粉、菊花茶、金银花茶等医生建议如何正确使用空调1.不要由于贪凉就把温度调得太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7℃2.不要让空调冷风一直对着人体吹,特别不要对着头部吹,出汗、醉酒、洗头后也不宜立即吹空调3.睡眠时人体处于抵抗力较低的状态,要注意保暖,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4.从酷热的室外进入室内,应最少10分钟后再开空调,由于此时毛孔完全打开,还来不及闭合,容易让体温急剧下落,引发感冒等疾病5.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且空气不流通,容易让人鼻塞、喉咙干或打喷嚏等,特别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建议开空调1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约15分钟加点料其实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消暑方式,

那就是煲些消暑的汤

↓↓↓

冬瓜薏米煲老鸽

材料:冬瓜克,薏米30克,瑶柱10克,猪瘦肉克,老鸽1只。步骤:1、冬瓜连皮洗净,切大块;薏米瑶柱洗净稍浸泡。瘦肉洗净切块和老鸽用开水焯一下。2、汤煲内加入适当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开后转文火煲2小时便可。适用于:清热祛暑湿、滋阴、益气健脾。节瓜眉豆煲鸡脚

材料:眉豆50克、花生50克、蜜枣2粒、瑶柱15克,瘦肉克,鸡脚克,节瓜(毛瓜)克,姜3片步骤:1、瘦肉洗净切块和鸡脚(去爪甲)用开水焯一下,节瓜去皮洗净切大块,其他材料均洗净。2、所有材料放入锅加适当水,大火煲开后转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便可。适用于:清热消暑祛湿,利尿消肿、除烦止渴。木瓜海底椰煲瘦肉

材料:木瓜1个(重约克),海底椰80克、瘦肉克、冬菇3个、姜3片。步骤:1、木瓜刨皮切大件,海底椰洗净,瘦肉切块用开水焯下,冬菇洗净略泡。2、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加适当清水,大火煮开改慢火煲1.5小时左右,调味便可。适用于:滋阴润肺止咳、清热除烦、消暑解渴。丝瓜豆腐滚鱼头

材料:丝瓜克,鱼头克,豆腐2块,鲜菇50克,姜三片,芫荽2棵、胡椒粉适当。步骤:1、鱼头洗净去鳃,斩成两半;丝瓜刨去边皮切成菱形;芫荽洗净切段,鲜菇洗净切片待用。豆腐洗净切开用油锅稍煎一下。2、烧锅下油,将鱼头煎至金黄色,再溅少量绍酒,加开水猛火烧开,放入其他材料除芫荽外,中火将鱼汤滚至奶白,加胡椒粉和芫荽并调味便可适用于:降火消暑利肠、凉血解毒。佛手瓜红萝卜煲排骨

材料:佛手瓜克,排骨克,胡萝卜克,党参20克,姜适当。步骤:1、佛手瓜切块去籽;胡萝卜去皮切块;党参洗净,排骨斩块洗净用开水焯一下。2、所有材料放入锅加适当水,大火煲开转文火煲2小时便可。适用于:健脾宽中、清润解暑、开胃生津。苦瓜黄豆煲鲫鱼

材料:苦瓜克,黄豆50克,瘦肉克,鲫鱼大的一条小的两条,蜜枣2粒,生姜3片步骤:1、苦瓜洗净切大块;黄豆用水浸泡4小时以上,瘦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一下,鲫鱼用油锅两面煎一下。2、所有材料放入锅加适当清水,大火煲开后转文火煲1.5小时,再转大火煲10~20分钟便可。适用于:清热解暑、凉血生津。(此汤带有苦味不喜欢的慎用)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三伏天的“末伏”。也就是说,依照民间的算法,这个夏天最热的日子可以开始倒计时,算上今天只剩最后10天了。

值得一提的是,“末伏”的到来,也就预示着,秋老虎,来了!

秋老虎是指虽然立秋以后,气候还会回热,就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得名“秋老虎”。

秋老虎的到来,引发气温酷热,人们常常不适应气候乍寒乍热的差异,容易出现感冒、上火、燥热等。而且老人们常说,“秋老虎过不好爱生病”,其实这句话并不假,现代医生们也发现,秋老虎这10天最容易生10种病!

秋老虎最容易生这10种病1、心血管病——一不小心要人命“秋老虎”这类闷热、高温天气,会使人体大量出汗,体内水份流失,血液粘稠度升高,导致产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2、中暑——严重的致死率高达60%

在“秋老虎”天气,中暑不是甚么罕见事儿。在中暑里面,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热射病”,死亡率高达60%,是临床表现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很多人对这类中暑类型了解很少,一旦产生,致死事件不在少数。

3、肺炎——全年多发的时间

很多人都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在冬季,但数据显示,在“秋老虎”这类闷热天气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要特别当心。

季节交替,高温多雨的天气使人免疫力低下,同时吹风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大致使身体适应性差,是引发呼吸道感染、致使肺炎的主要原因。

4、风燥感冒——嘴巴鼻子干巴巴

秋老虎来了,嗓子、鼻子最早感到秋意,紧绷绷干巴巴的。由夏入秋,闷热湿润的天气变得干燥,也是风燥感冒的多发期。

风燥感冒除有一般感冒的症状,即头疼、咽喉肿、鼻塞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分是“干”,咽喉干、嗓子紧,连咳嗽都是干咳,没有痰。

5、面瘫——满脸大汗更容易面瘫

“秋老虎”这段时间,还有一个最多发的疾病——面瘫!早晚天气变凉,风寒之邪侵犯脸部,出现脸部神经炎,即面瘫病症。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1时间段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致使脸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建议在“秋老虎”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

6、秋痱子——比热痱子更难治

进入“秋老虎”,虽然早晚天气不那末热了,但很多人身上起了小疙瘩,额头、大腿上长了小疙瘩——这就是“秋痱子”。秋痱子比夏天的热痱子更难治。秋痱子和湿疹很像,不如夏天的热痱子容易好。俗语说“春捂秋冻”,这段时间要适当地冻一冻,才能不生“杂病”。

7、肠炎——不注意很遭罪

“秋老虎”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本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落;同时,闷热的天气适合细菌的繁殖,因此腹泻、肠炎成为“秋老虎”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

8、红眼病——1人感染全家遭殃

红眼病又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秋老虎”时节最容易致使的眼部疾病。1人感染红眼病全家遭殃。“红眼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沾染,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那共用毛巾、手帕、脸盆、水等都会致使家人感染。乃至与红眼病人握手后再揉擦眼睛都会被沾染。

9、溃疡——立秋1过满嘴溃疡

最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非常痛苦的问题——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立秋过后,“秋老虎”时期最容易出现的。这期间,体内的阴阳平衡被打乱,体内蓄积过量的热需要向外排,不能及时排放,就会出现内热症,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反复口腔溃疡。

这是由于人体已习惯了夏季的气候特点,突然从闷热改到凉爽,身体需要一段适应进程,

10、扁桃腺炎——疼痛得没法吞咽

季节交替,人体免疫能力变差,因此“秋老虎”这段时间扁桃腺最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引发扁桃腺炎。扁桃腺炎常伴随高烧、头痛、咽喉痛等。还可能因疼痛而没法吞咽。

(来源综合在络)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9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