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利君艾灸贴艾灸之---失眠、头痛、记忆力差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精神忧虑、长期繁重的脑力劳动以及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精神活动减弱的症状。
艾灸贴治疗神经衰弱施灸穴位:神门穴、心俞穴、内关穴、太溪穴
灸神门穴
掌心向上,在小指侧的腕横纹处可摸到一条筋,神门穴就在这条筋外侧的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
神门穴可以自行施灸,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养心安神。
灸心俞穴
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从颈部突起最高的大椎开始,向下数第5个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背部,须由他人辅助施灸。施灸时,被施灸者取俯卧姿态,施灸者站于一旁,将艾灸贴直接贴在相应部位,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理气宁心。
灸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的内侧,腕节横纹上两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将右手的三指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与左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即是。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
灸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突出部位正后方的凹陷处,食指按压时会感到剧烈痛,左右各有一穴。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滋阴补肾。
艾灸贴治疗神经衰弱施灸(辅助穴位):三阴交穴,大椎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神阙穴
灸三阴交穴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宁心安神,安心补肾。
灸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被施灸者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之间所处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5.困倦易疲劳
困倦易疲劳的症状
即使每晚睡眠充足,可到了第二天还是感到疲倦,常打哈欠,只想趴着,特别是眼睛很疲累。学习和工作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效率低下。针对以上症状每日取3-4穴位进行温和灸,可以固本培元,明目醒脑,消除疲劳。
艾灸贴治疗困倦易疲劳施灸穴位:天柱穴、风池穴、肾俞穴、关元穴
灸天柱穴
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先在后脑正中找到两条纵向的硬筋,这两条筋外侧的发际凹陷处就是天柱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明目醒神。
灸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的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先在后头骨凹陷处可找到两条大筋,在两条筋外侧与该凹陷水平的发际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通经活络。
灸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左右腰骨最高点连线与脊椎中线的交点附近为第4腰椎,向上数到第2腰椎下方的凹陷处旁开1.5寸的位置就是肾俞穴。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滋阴补肾。
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1.5寸处。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艾灸贴治疗困倦易疲劳施灸(辅助穴位):大椎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神阙穴
灸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被施灸者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之间所处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6.免疫力低
神经衰弱的症状
如果你容易反复感冒,精神状态差,生病后康复时间长,同时,浑身乏力,头晕,没有精神,出虚汗,说明你此时已经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长此以往,各种各样的疾病就会歉然来袭。艾灸贴取关元、中脘穴、足三里和神阙等穴位进行温和灸,强身健体,固本扶阳,可以提高免疫力。
艾灸贴治疗免疫力低施灸穴位: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阙穴
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1.5寸处。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培元固本,补益下焦,达到扶阳固阳的作用。
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取穴时,一二采用仰卧姿态,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中脘穴。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和胃健脾。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之间所处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艾灸贴治疗免疫力低施灸(辅助穴位):大椎穴,涌泉穴
灸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被施灸者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下一篇:利君艾灸贴艾灸之---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
利君集团艾灸贴全国招商
-
招商一部:(常经理)
招商二部:(朱经理)
招商三部:(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