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恢复身体与精神的功法

这些功法都是养肾的。下面开始引用文章。先提纲挈领的谈谈“肾”和“精”。

说到肾,我们得先简单扫扫盲。我们知道,肾有两个,“挂”于腹后脊椎两侧,在古传中医里,左边的肾叫做肾,右边的肾叫“命门”(从《难经》开始,命门便被作为一个单独的脏器来看待,历代对命门的位置均有纷争,胡涂医倾向于认为,右肾就是命门。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中医号脉口诀说“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肾、命门、生殖器、前列腺和精囊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肾”,肾、前列腺、精囊和命门叫“内肾”(在体内嘛),生殖器在外,叫“外肾”。此外,古传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所以我们平常说的能“补肾”的东西,很多其实补的都是脑!补肾一定要补脑才补得进去!在古传中医里,肾、命门、生殖器与脑是连在一起的。古传中医有一个“不死法门”,炼的就是这些部位。督脉真正“通”了之后,肾上腺与脑垂体两大腺体之间互相激惹互相补益,肾脑之间的生理关系更加协调旺盛,人就可以由衰返壮。所以古人才说“要得不老,还精补脑”。国内很多男人都有前列腺的问题,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在外面“不老实”,老实本分的人,不容易得这方面的病,原因就是邪淫的果报在肾和耳,前列腺是“肾”的一部分,这个地方比较容易显现出来,老天爷公平得很:)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在五行中属水,主人体五液以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介绍了一个“养气法”,习练有素者,到了一定时侯(如果每天炼一小时,未婚者一个月,已婚者三个月左右),丹田真气充足,肾气旺盛起来,两肾会有如汤煎之热,古人管这叫“命门相火”。这里所说的命门,与经络图上说的命门穴是两码事。《难经》上说,命门是精气神的房舍,男人藏精,女人系胞的地方,命门之气与肾相通。(“诸神精之所舍,元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藏精”,为生殖、发育之源,是“先天之本”。肾气旺盛则精盈髓足,聪明机敏。所以《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上才说:肾是精力旺盛的源泉,没有它,智慧和技巧都得不到发挥(“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以上谈的是肾。现在谈谈“精”。

我在多年前看过一篇现代医学的研究,说一个正常男人,在相当时间内正常排除精液对身体有益无害。因为现代医学对精液的成分化验,得出的结论,精液主要是蛋白质和水,由性腺内分泌的化合产生精虫和卵子,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不需要去压制、节欲。而传统中医则认为精是人体之宝,能不漏就不漏。究竟那家对呢?

科学毕竟也在不断向真理迈进,目前的科学认识,未必就都是终极真理!

我们且来看看中医所说的“精”系何物,为何古人如此主张节欲保精。

古传中医所说的“精”,并不单指男性排泄出来的那个精,那是后天之精所转化。古传中医认为精有两种——后天之精和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很好理解,就是交媾之精、血、津、液等。所谓先天之精,则是“元精”,就是本文刚开始时提到的“自家水”,它是人体的“真药”。我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活子时”的概念,其实人体在“活子时”时所产生的“精”,就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可以藏于人体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说是“全身无处不藏精”,但主要藏纳于丹田及内外肾,当然,五脏六腑皆有先天之精。元精无形,寓于元气之中,受外感则与元气分别,成为后天凡精。佛家在这方面也谈的很明白,但是普通经典里没有提到,藏在律部的经典里,佛陀提到男人的精有七种颜色(白、黄、青、赤、黑、酪色和酪浆色),佛陀说的,就是古传中医所说的“元精”!元精可以在炼养中获得,古人讲的“炼精化气”就是指炼先天元精而言。纵欲过度可以导致后天之精血耗损,从而耗泄先天元精。元精耗泄是人体衰老的主因,所以医道两家都很注重节欲保精,并编出了许多炼精、补精、固精的方法让门人弟子去练习。佛家则干脆让人戒邪淫乃至断淫欲。我们现代人,有家有室的,恐怕很难做到。那就要懂得弥补和控制了。最好能从根本上明白精和命的关系,并掌握一定的保精、固精、补精的方法,否则无论怎样空谈道德都难违背人性之常。

古人讲“积精保命”,人若懂得保精,就不自损天年,不自损天年的人,才能“尽终其天年”,乃至如庄子所说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成语“聚精会神”,本来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儿:)古传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之道,以“寡欲”为先,并提出五个具体思路:“寡欲”、“节劳”、“息怒”、“戒漏”和“慎味”。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欲望不要过多,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要避免过多泄漏,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那么现代人该怎么保精、固精、补精呢?

其实方法不外这五个方面:“寡欲”、“节劳”、“息怒”、“戒漏”和“慎味”。当然,首先要明白精的重要,防淫戒漏,特别不要在夫妻关系以外瞎忙乎,这是最重要的方法!自损天年,最严重的就是纵欲过多,邪淫无度!

具体点讲,年轻体壮的人,精盈气盛,要尽量避免遗精、漏精。简单方法是,睡觉要侧卧(因为仰卧容易遗精),盖薄点儿的被子,内裤不要太紧,喝酒后,长途旅行后,太劳累之后等不要行房。此外,性生活要有节制,每次射精后要及时进行补气、养气。具体可以习练我前面文章里提到的“心肾相交法”和“养气法”。

中年以后的人,身体已经“破”了,除了上面说的节欲保精、心肾相交和养气法等之外,还应该以“不漏”为功夫。古传中医认为,但凡男女交接,必扰其肾,肾动则气必随之而漏。那么什么是不漏的功夫呢?不漏有“外不漏”和“内不漏”。所谓外不漏,就是指交合之精不漏,呼吸之气不漏,思虑之神不用,古人管这叫“固外药”。而内不漏,则是指先天之药不漏,先天之气不伤,先天之神不用,古人管这叫“固内药”。这功夫听起来特别难,其实也就一句话:“静处炼命,动处炼性”。

简单来说,静处炼命,就是在无事独处的时侯时时返观内照,微微意照丹田,内心保持畅快爽朗。动处炼性,就是把用功放之于日常生活中,在待人接物中做到中规中矩,合情合理,如理如法,考验自己的心性,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道德。心肾相交法。

适应人群:任何人!尤其是心、肾有问题的人,特别是49岁以上的女人,和64岁以上的男人,尤其是欲望比较多的饮食男女和那些元气已经亏损的人!

做法: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舌抵上颚(即把舌头放在上门牙后的那个坑坑洼洼的地方),把两手的食指,塞两耳朵(松紧以不透气为度),调匀呼吸之后,用“心”去“听”您的呼气,听着这股气一直被呼到您的两个脚底板,这样“听”两三口“呼”气后,很多人就会感觉输精管、尿管有收缩感,口内有口水。吞下口水,睡觉!——整个过程三五分钟就好。千万别多做!

功效:a)强心补肾,使身体水火既济,从而调整五脏六腑。减少做梦。b)炼精化气。c)其它功效实践的人会知道。

2)养气法。

用来补正气。适用于任何人。很简单,站坐卧都行,把眼神收回来,先注视鼻尖一会,然后目光下移直肚脐和小腹处,两眼微垂,有意无意,把心念放在肚脐和小腹处。这样久久用功,就能养好正气。

平时行走坐卧不离这个,把念头微微放在这个部位就行。女士们在例假期间就把心念放在胸口或心窝处。平时会议比较多的同志们,开会的时候如果不需要你发言,就是用功的好时候,学生上课的时候也好做这个事儿,你就全身放松,面带微笑,眼睛当然不能闭起来(开会、上课怎么闭眼呀),但要学会“往里看”,看着演讲者或老师的时候,眼是看着他/她,神却要往里收,平时看书看电脑也如此,让东西跑进你的眼睛,不要让眼睛跑进去东西里

3)冬虫夏草法

方法:

1)两腿跨开,挺直,弯腰,用两手手心拍打两肾,注意两只手同时拍打两肾一次算一下。噼里啪啦打个49下或N下。

2)身体慢慢直立,注意要先起臀部,后抬头,尤其是有血压病的人更要注意这样。

3)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体会肾间气动的感觉。

以上方法对肾的作用不比冬虫夏草差,可以叫做“冬虫夏草法”:)最好在酉时(17-19时)做,此时人体真气注于足少阴肾经。其他时刻做也很好。

4)颤抖功:这个写长一点,先写写原理,最后是功法。

申时(下午15-17点),这个时辰人体真气注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的排毒主干线!人体内的邪毒,总是归到膀胱经来排出去,尤其是申时,膀胱经当令,排毒的功用更强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被人在后背和大腿按按捏捏敲敲打打之后会觉得浑身轻松,这主要就是因为膀胱经流经背部和大腿(当然,还有其他经络),它所经之处被人折腾一番之后加快了气血的运行,排毒更快更彻底,自然觉得舒服受用。问题是,这种舒服和受用的感觉无法持久,很快又是该疲劳疲劳该烦恼烦恼,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问题就出在肾上了——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膀胱的排毒功用是通过“气化”来实现的,《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都之官”是用来比喻膀胱的生理功能特点的。历代各大注家在解释这个“州都之官”时莫衷一是,或以膀胱“位当孤腑”(王冰等),或以膀胱为“三焦水液所归”,或以膀胱是“同都会之地”(张介宾等),或以州、都分别通“洲”、“渚”二字,而解为水液积聚之处来解释“州都之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实上,这些大注家们都没有得真传——我知道这句话一说出去会招来不少谩骂,但这不是开玩笑的话。得真传的人不会在“州都之官”上浪费时间。

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体内的邪毒、杂物在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才能源源不断排出体外,“津液藏焉”是指膀胱经在排毒时把对人体有用的“津”和“液”藏起来储存在人体内了。而“气化则能出”,是说因为体内真气的作用而使津液能发挥作用。道家讲究打坐所产生的津液为“金津玉液”必须把它们吞下去,可见津液之重要。膀胱“气化”的“动力来源”就来自于有肾气的蒸腾。肾有毛病就容易导致膀胱的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的异常。肾气不足,膀胱经气化的力量就不足,道理就这么简单!

明白了这一层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这条膀胱经排毒,同时温养肾的力量。

如何做呢?民间一般用刮痧或拔火罐的方法,这是一条无可奈何的不归路,依靠外力,永远是“外求法”,我一直强调,学中医就是学道,而学道的方法,非向内求不可!对于上上根器的人,内求法的精髓,就是真传一句话,“全凭心意用功夫”,您就在申时的这两个小时内,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下来,“用心意”把这条膀胱经给“观想出来”并有意无意地“听”着体内的病气邪毒从头到脚源源不断往下排,经络敏感的人,浑身都有麻麻热热胀胀的感受,就对了。那么不敏感,根器不高的人怎么办呢?那就只能自己编些方法了。先贤编了一个颤抖功,法简而效宏。方法如下:

1)好好看看甲骨文的“申”字写法,你就站成那样就行。两腿微曲、略宽于肩膀(身体好能站得稳的人两腿可与肩膀同宽),这样身体上下就是一个长长的三角形,我们知道三角形有稳定性,这样站着比较稳。

2)站稳之后,全身放松,身体上下自然颤抖、抖动,杂念比较多的人,这个时候可以想象着自己仿佛骑着一匹宝马奔跑在草原上。颤抖时间自定,以不觉得累为度,可以是三分钟、六分钟、九分钟、十五分钟……自己定。

3)抖完自然站立,闭目“聆听”身体的气血从头到脚往下奔流的“声音”(感觉),可以想着体内的病气、邪毒之气等您不要的东西源源不断从头到脚往地下排。时间自定。

4)最后,两手抚腰,体会气从手掌心注入两肾、气在两个肾间动的感觉。

这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毛病,比如神经衰弱、失眠、腰腿痛、高血压、头痛,等等,同时还能美容呢。大家每天都做一做吧。事实上,申时做最好,别的时辰也可以做的,特别是睡觉前,抖一抖,睡得好。

5)泡脚法。

我喜欢这个功法,适合所有人,有病没病都可以泡一泡,春夏秋冬都适用。

一个古传中医的泡脚方子供大家参考:

准备:用绿茶(家里喝茶喝剩的茶叶渣就好)、新鲜姜片、花椒、白米醋各2两,放进“适量”的水里煎开(所谓适量,就看你家里的洗脚盆大小了,以能没到脚踝为准),过滤掉“药”渣(可以留着第二天再次使用,节约些:)备用。

方法:1),把滚烫的药水倒进洗脚盆,双脚在盆上熏蒸个几分钟,至水温可以忍受的程度,把双脚泡热水里浸泡。如果水太热就抽出脚来别烫着。泡的时候时不时用脚跟去踩另一只脚的脚背,如果常发脾气的人,肝不好的人,都踩太冲穴。2)泡至水温大减至已不怎么温热的时候把脚抽出。用右掌心狠狠击打左脚心9xN下(总之必需是9的倍数),再用左掌心击打右脚心9xN下,记得两边击打数量要保持一致。3)打完就静坐最少15分钟,4)睡觉。

注意:1)别烫着。2)别冻着。在打一只脚的时候,另外一只脚要注意别着凉。

适应人群:所有人,尤其是阴阳不调,虚实不调,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糖尿病,不孕不育诸症等人群。

效果:炼者自知,坚持天不间断者到时候来这里分享经验!

古传中医的这个泡脚法有何道理呢?原来秘传的方子中有其它两味中药——桂枝和细辛,被我改掉了。古传中医讲究的是“取象类比”,医圣张仲景在著名的“桂枝汤”里“颇不经意”地用小字注明桂枝要“去皮”,这是取其伸展开泄之意,并不适合冬天“养藏”之气,因而用绿茶代替,细辛因为有较大的毒性,被改成了花椒,更加安全。撇开药理不说(胡涂医历来比较不喜欢用药),泡脚有什么好处呢?有认真读过我前面写的《24小时如何过》系列文章的读者会明白,足三阴、足三阳,六条正经都走“脚”!如果对比针灸图,可以看到大约六十来个穴位集中在脚部。冬天泡脚,可以使两肾和丹田得到温养,用这个方子泡脚的人,常常会觉得小腹部暖暖的,就是这个原因。泡脚后用掌心击打脚心,其实也是起到“心肾相交”的作用,我们知道十指连心,肾经走足底,脚心涌泉穴正是肾经的穴位。

顺便提一下,泡脚或击打脚心的时候,如果发现脚面疼痛,那就是胃经在调整,如果大脚趾外侧疼痛,那就是脾经在调整,如果是小脚趾外侧疼痛,那就是膀胱经在调整,如果第二、第三脚趾疼痛,那就是肝经在调整。换句话说,足三阴足三阳走到的地方哪里有痛点,就说明你哪个相应的脏腑有问题,而且还在“双向”调理,这是这个简单方子的“厉害”之处。当然,如果您哪个脏腑有问题,也可以在相应的地方多踩踩,多按按。总之,“勤而行之”的人才会知道个中三昧!

个人体会:泡完脚静坐15分钟是很重要的,我会浑身发生暖乎乎的,静坐也可以静心,这个步骤要强调一下,别落下了。

6)站桩法:独立守神

在医家千年秘传里,“独立守神”就是一个专门的用功方法。明师们用这个方法来对门人弟子进行“磨性”训练。凡是练习一年半载以上的,身体一定非常健壮!这个方法是医家诸多治病能力的基础。

独立守神的方法:

1)体态形式及要点:

体态形式:

a)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足在两条平行线(有别于不少桩法,不内八字也不外八字),两脚平吸。两膝微曲,站好之后,两手从自然下垂的最低位起来做“抱一”。

b)抱一:两手像要往外拉似的抱圆于胸前,手心向内。太上曰:“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要点:

a)整个过程脊柱正直。

b)头部:像眼镜蛇似的,往上顶,下颌微收,仿佛要把喉咙给“藏”起来似的。面带微笑。

c上肢:肩膀略高于上肘部,肘部略高于手,肩膀放松。

d)手:如上所说,两手“抱一”于胸前,指尖相对,指尖相距约自己的一个拳头大的距离,手心朝内。

e)腿:两腿微曲,仿佛坐于高凳上,会阴要放松。肩膀和会阴放松,这两点做到了,全身就都松下来了。

f)膝盖:略弯曲,仿佛坐在高凳上,体会那种“坐着但要站起来”的感觉。

2)呼吸方式:自然呼吸,尽量做到吸气微微,呼气绵绵。

3)意念活动:别做任何“意念”,让其自然入静。诚如晋代孙绰先生在《喻道论》里说的:“耳绝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胷中抱一。”

4)功效: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5)适宜人群:不懒惰、能坚持的男女老少。

6)不适宜人群:偷奸耍猾、无恒心的人,家族有精神病史的人。

7)注意事项:老生常谈:

练习结束后,要擦干汗水,尤其是大椎处的汗要擦干,夏天不能立即去洗澡(最少要等半小时)。

尽量避免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习这个方法,易感风寒。

练习结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冷水,尤其是在夏天,要尽量避免在此期间喝水和洗澡等,而且最好不要在练习结束后半小时内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正式练习前喝水,排便!

练习期间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切忌练习结束后立即房事!

初学者应尽量避开刮风、下雨、雷鸣时练习。

心脏病人不可过度练习。

此法没有“收式”,站完平缓走动就好。也可以搓热双手,抚摸抚摸膝盖,甩甩手臂等。

关于此法,若有任何疑问,请自行参阅前面的系列文章及评论问题回复,尤其是《正身、内省、止息——且说医家如何用功》一文。

个人体会:站桩让我自己有一种向内关照自己,安于当下的感觉。一开始不要求时间,能站多久是多久,慢慢的自己就会越站越久,我站桩以后,身体清爽了,以前腰经常不舒服,现在好很多了。

7)正椎:一法通全身气路:

这个功法是我做的最多的,也是着重推荐的。因为它可以培补元气,有了元气,身体的各种不适都会慢慢变好。而且正椎的效果会很快就能体现在身体上。我做正椎半个月之后,感觉身体轻盈很多,以前我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受伤,正椎以后,很多以前做不了的动作都可以做到。原文如下:

按照古传中医的观点,人体要重获健康乃至获得医道的“能力”(而不是“知识”),必须如太上所说的“复归于婴儿”。人类在婴幼儿时期,脊柱都是平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劳作、尤其是不正确的体态(行走坐卧),很多人的脊柱都变成S型的曲线。尤其是整天坐办公室的白领,如果不注意“正身”,每天八个小时坐办公室,不用几年,人人腰背正中都呈现为一道竖钩,或者干脆就腰间椎盘突出,很多人头痛、头晕、腰腿乏力等等所谓亚健康症状,说到底,几乎都因为脊柱不正!脊柱不正,任督二脉这两条总督全身阴阳气血的经脉必定难以保持畅通,如果还不养养真气,不生病才怪!

如果从讲脊柱的角度来说,腰腹和四肢内侧为阴,脊柱和四肢外侧为阳,把握阴阳,就是要使阴阳能够互相转化!如何互相转化?必须把整条脊柱重新调回婴儿的状态,直而不僵,柔而有力,阴松阳紧。练习内家拳的人,如果能够做到脊柱正直,腰背部肌肉达成一个弹性极强的表面(而不是一条竖钩)才有可能会“全身发力如弹簧”,而习练咱们这个“医家正椎法”,日久功深,也有相似的效果——至少,身体健康是有保证的。

言归正传。这个“医家正椎法”怎么练呢?这个方法还真不好解释,我在网上找到类似的动画附后,供大家参考。

预备:1)手套。2)擦汗毛巾、待换内衣。

体态、运动形式:先分举双手,高出于头顶。随即合掌住于头顶上,然后移合掌于喉间,稍停,继续合掌向下住胸前,稍停。然后俯身分开两手,以手着地,向前直推出双手。此时五体均已至地,又再合掌于顶,然后起身立正。如此算1次或1个。

呼吸方式:自然呼吸。

意念活动:尽量啥都别想。

气的运行轨迹:不管。

功效:1)对治亚健康,尤其对腰间椎盘突出,脊椎骨的相关疾病有显著的辅助疗效。

2)打开全身经络、气路。3)练者自知。4)有利于家里地板卫生:)

适合人群:1)长期坐办公室的亚健康白领。2)只有“知识”而无“能力”的中医学者、专家。3)普通人。

注意事项:1)不要加入任何与宗教有关的想法、意念、观想。2)不要画蛇添足(比如练习过程不要念诵任何经典、咒语)。3)高血压、心脏病、体质太弱者,动作宜缓慢,尽可能不要一起床就练习。4)太饥太饱均不宜练习。5)练习后出汗要及时擦干、换衣。6)注意不要弄伤,比如磕头时不要太大力,免得功夫未成,先弄得头破血流,另外,尽量在木地板上或其它平滑的地板上练习,要防止割伤双手(可以戴手套)。7)孕妇及哺乳期女士不能练习。8)其它注意事项自己在实修过程中自己留意。

另外和站桩一样,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习这个方法,易感风寒。

练习结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冷水,尤其是在夏天,要尽量避免在此期间喝水和洗澡等,如果特别渴,一定要喝热水不能喝冷水!而且最好不要在练习结束后半小时内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正式练习前喝水,排便!

以上的功法主要针对与肾,但其实也是会对全身都起作用的,下面我们说说针对别的脏器的:

8)甩烦恼心经秘法:排心肺毒气,心情愉悦。这个功法主要针对心肺功能差,以及心情容易激动、抑郁、焦虑的人。而且对减肥很有效。

做这个功法最好的时候晚上7-9点。当然其他时候也可以。

做法:

1)两脚略宽于肩站立,曲腿52度或90度(总之,腿得弯着点儿,想减肥的就弯成90度)。两脚的脚趾“抓”地。

2)两手从体侧自然举至胸前,两手十指自然松开,手心向地。

3)然后想着中指、无名指好像要扯下一块窗帘似的,往下、往后甩手,把手一直甩到不能再甩(的身后)。

如此做个次(也可做更多次)就可以停下来。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做,49天后,很多人会发现手上、手指上出现黑青黑青的颜色,不要害怕,那是身体在排毒和自我调节,尤其是心、肺不健康的人,会更加明显。

如果不能站立、身体较虚、不能做激烈运动的人或者比较懒的人怎么办呢?

很好办,坐在椅子上,两手从自然下垂的最低位“立掌”——手心向地下,慢慢地把手拉上来,拉到不能再拉为止,拉的同时长长的吸气,呼气的时候配合着把手心向下往下放,同时发出鼻音“嗯——”,这个方法可以治疗很多与心肺口舌鼻有关的毛病,先贤管这叫做“以音助气立掌法”。一并供养大家:)

9)养肺功:有站功与卧功。养肺安神,可治皮肤枯燥、毛发憔悴。

先来理论:

早在几千年前,古传中医就认识到过度审慎思虑会伤神,神被伤了,人就会患得患失,惊恐畏惧,五脏六腑的真气就会流散不止,使神乱无度。神乱了,就会伤魄,魄伤了,就会使人“行为失常”,该睡的时间睡不着!我们知道,中医认为“肺藏魄”。肺主一身的气,而魄居气中,肺气虚弱了,魄就无承载之力。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很有魄力”,或者说一个人“没有魄力”,按古传中医的观点看,就是说这个人肺气很足,或者肺气不足。肺气足的人,往往会有过人的胆魄,肺气弱的人则相反!失恋或事业失败的人,很多时侯会表现得毫无魄力,皮肤枯燥,毛发憔悴,甚至容颜枯槁,就是伤着了“魄”,伤着了肺的真气!这方面西医讲不清楚,在中医看来却很简单:肺藏魄,肺主皮毛。《黄帝内经》就说:“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说到底,要有好觉睡,先得做个简单快乐,坦荡开朗的人,尤其在秋季,要注意让自己别多愁善感去“悲秋”,别“殚精竭虑”去伤人。下面我就介绍一下秋天如何养肺阴,好让自己一年四季有好觉睡的方法。——须知任何方法都是“技术”层面的东西,真正改变一个人的,除了技术,还是“精神”、心理、心灵层面上的改变!如果你一边炼着这些古传中医秘法,一边继续犯错,就算你能睡得着,身体还是会受“制裁”的,“大道无私”就是因为“大道至私”,不会偏但任何人!

功法:

方法有两种:早上站着炼,晚上躺着炼。

先讲早上如何站着炼:

1)早上起来,在空气清新处,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两手高举过头以使肺部尽量扩张。

2)然后,先口呼后鼻吸。呼气时,舌尖轻抵牙齿根部,默念“呬”字吐气,同时小腹回收。当呼气尽时再用鼻子吸气,吸气时闭口,轻叩齿,丹田随吸气自然鼓胀,吸到尽头就再呼“呬”字诀。

以上反复进行,每次炼个30分钟。

再讲晚上如何躺着炼:

1)仰卧,全身放松,两脚分开,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2)用鼻子呼吸。吸气时两手紧握“金刚印”(也就是大拇指用力按无名指根部并握拳)(关于金刚印,请参阅我前面的文章《医家秘传,人体有个拒绝病毒的开关》),同时两脚十趾往脚心方向扣,仿佛也要握“拳”一样收紧。呼气时,手、脚“同时”放松。

以上反复,一吸一呼算一次。一边做,一边数,做49次,然后静静体会心安神灵,无牵无挂的感觉,接着就可以睡去。有人练习几天就能睡得很好了,有人则需要炼一整个秋天。总之,不要急躁,才不上秋天的“当”:)

顺便说一下,古传中医还有一个很“惊人”的观点,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会引起身体的变化。比如说,“遮师光明得肺鼻果”,就是说肺部和鼻子的问题——尤其是绝症,几乎都可以归根到“遮师光明”上来。那些不尊重师父,遮盖老师光明,偷老师的东西出来蒙人,忘恩负义,背叛师友的人,容易得“肺鼻果”。现在鼻炎的青少年比以前多,很多人都认为是环境污染的原因,如果按照古传中医的观点来看,问题出在对上不孝,对师不敬上!如果不懂得从尊师重道,敬师重义上“调理”自己的行为,很难“根”治!

孙思邈真人有句诗:“安神当悦乐,借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补充一下,有网友问及秋天是不是应该多吃酸的。因为肺属金,应于秋气。肺气容易盛燥于秋季,少吃辛味,才能防止肺气太盛。我们知道,肝脏属木,而“金克木”,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所以秋天的确要“增酸”,多吃酸的东西,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来抑制过盛的肺气——养足肺气并不是说养“盛”肺气,而是养足肺的“正气”、“真气”。

10)敲胆经:治胆火上逆、身黄、口苦等。适用男女老少。尤其适用于经常熬夜的人,久坐的办公室白领。并可以减大腿赘肉。

先说胆:

第一,胆主决断、分勇怯。中国话里的词语诸如“胆量”、“胆识”,说的就是胆的“决断”功能。而“胆大”、“大胆”、“胆小”、“胆怯”等等,说的就是胆的“分勇怯”功能。《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胆是居中得正的官儿,任何决断都是这哥们来做(“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很明显,中医对胆的这个认识,已经不是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胆囊所能相比的了,中国的老祖宗对生命的认识,早已上升到精神领域的深层次上了。所以骂中医的中国人实在该好好看看老祖宗的东西,懂的人不骂,骂的人不懂。

顺便说一下,中国人常常说“被吓到睡不着觉”,就是因为胆气虚弱,什么人最容易长期失眠?终日“提心吊胆”的人!什么人能一碰到床就睡?多半是胆气足的人。电视剧《长征》里敌人的飞机在屋顶上飞,警卫员紧张得不得了大呼敌机来了,毛泽东却满不在乎说“不还没炸嘛”,蒙起头来就想继续呼呼大睡,这是何等的胆识过人!

第二,胆与肝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肝胆解剖位置毗邻,两者的关系比仅通过经脉互相络属的藏腑更为密切。胆与肝这两兄弟互相协调,哥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近。肝像个将军,负责谋虑,胆是善于归纳总结而且比较中正的官儿,负责做决定。《素问?灵台秘典论》中有关肝胆的调控神志功能有这么一句话:“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所以中国话里的“肝胆相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国外呆了这么多年,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外文来准确表达“肝胆相照”的意思)。

中医认为,大小肠、胃、三焦和膀胱里装的都是“浊”的脏东西,只有胆装的是清净的胆液。明朝大医张景岳说胆是位中正的官儿,它贮藏清净的胆液,所以说它是清净之府。(“胆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清之府”)。当然,这不是老张的独家发明,《黄帝内经?灵枢》早就说过胆是“中精之府”,《难经》也说胆是“清净之府”。

不过我似乎至今还没听谁能清楚解释为什么胆液是清净的。道理很简单,胆液(即我们平常说的胆汁)的状态就是胆府的状态,它本身的特点是“藏而不泻”,负责协助肝来做决断。决断不仅有情志上的决断,而且有生理上的决断,主要是协助肝主疏泄促进消化饮食,运化水谷精微,只有液清净的胆液才不致聚液成湿成痰,而且,胆液的气味是苦的(要不然勾践也不会“卧薪尝胆”了),它没有其他体液的腥臭之味。——当然,这是胡涂医的糊涂解释,不一定对,欢迎行家赐教!

顺便提一下,有人平时看上去面目乃至全身发黄,或者常常口中发苦,常口吐大气,大声叹息,甚至呕吐苦水,一定是胆火上逆,若有条件可在自家的花园里栽些山栀子花。顺便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医家秘传动作修理胆经,对于需要上夜班、子时不能睡觉的人非常有帮助:

方法:把左脚搬到右腿内侧(筋骨太硬的人不用搬太近右腿内侧),左手握空心拳,从臀部沿着大腿外侧敲打大腿,一直敲到膝盖,甚至连小腿也可以一并敲下去,敲打个3分钟后,再把右腿搬到左大腿内侧,依样画葫芦也敲上3分钟。

11)敲带脉:调经止带,疏肝化瘀。防止妇科病,减少小腹赘肉,治疗小儿疝气。

带脉。这条经脉最有特色,其它经脉都是“纵”向的,只有这条带脉是“横”的,它的具体位置,差不多就是我们穿裤子系皮带的那一圈。它起于季肋部的下面,斜向下到五枢、带脉、维道穴,这三个穴位刚好“压”在胆经上,带“横”着绕身一周。起到“约束”全身其它经脉的作用。

这条经脉对女子尤其重要,差不多可以说,凡是妇科病,都与任、冲、带脉有关。古人常用带脉来调经止带、疏通肝气、化解淤积。现代从事中医、养生的人,提起带脉,多着墨不多,一言带过。古传中医有专门的密法理“通”这条带脉,前段时间有网友提到他的小孙子有水疝,敲打带脉,有利于消除小腹肥肉、防治妇科疾病和对治小儿疝气。

方法很简单:把皮带抽了,自然站立,两手握空心拳,用后溪穴(可百度搜索具体位置)(关于后溪穴请参阅我前面的文章《医家秘传,人体有个纠正颈椎、腰椎毛病的开关》)沿着腰带来回捶打下。

再强调一下,功法虽好,实践才能出真知。建议大家找一两个合适的功法来做,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能够增加人体正气的简单方法就是,多晒太阳,在太阳低下出出汗。要保证早睡早起,每天晚上11点以前睡。

当然啦,凡是能让自己平静和喜悦的事物,都是好的。像一般的运动:跑步、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散步,只要自己喜欢,就是适合自己的。也可以多读书,做家务,和人交流,写作,等等。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69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