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怎么艾灸疟疾的艾灸治疗方法,记得收

1病症概述

疟疾,俗名“打摆子”,是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夏秋之季,有传染性和一定的地区性,如《医学入门》说:“疫疟一方,长幼相似。”其发作时间,有一日一发的,有二日一发的,也有三日一发的。久疟不愈,左胁下出现痞块,按之作痛或不痛,此为疟母。《素问?疟论》及《素问?刺疟论》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等均有较全面的论述。《金匮要略》在此基础上分类更详,将疟疾分为“温疟”、“牝疟”、“瘴疟”、“疟母”等进行治疗,并提出疟归少阳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现代医学中的疟疾属于本病的范围。此外,肝胆疾病,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出现寒热往来时,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2病理阐述

《诸病源候论》云“此病生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有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指出感受“疟邪”是发生疟疾的重要原因。但感受疟邪之后,是否发病,还决定于机体正气的强弱。如正气充沛、抗病力强,虽感受疟邪亦不一定发病。张景岳说:“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为风疟,义可知也。然又惟素质薄弱或劳倦过伤者尤易感邪。”此即所谓“无虚不成疟”。

疟邪进入人体,邪伏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交争时则疟病发作,正胜邪退则疟邪伏藏。发作时邪入与营血相争,卫阳不能外达,则寒栗鼓颔。其后邪出与卫阳相搏,热盛于外,故出现高热。疟邪退伏,不与营卫相搏,汗出热退,疟症解除。由于疟邪伏藏的深浅不同,有1日、2日、3日之别。一日发者,疟邪伏浅而易治,三日发者,疟邪伏深治疗较慢,三日转为间日或间日转为一日发者,是疟邪由深转为表浅,治疗转易。反之,则邪陷于阴,治疗较慢。

由于复感风寒,暑湿及饮食劳倦所伤的诱发因素不同,以及人的体质有所差异,因此,疟疾发作之后,其病理表现亦有不同。典型发作的为“正疟”;阳盛之体或感受疟邪而挟有暑热,出现热多寒少的为“温疟”;如阳虚之体或兼感寒湿,表现寒多热少的为“牝疟”;若疟疾反复发作,气血亏虚,痰瘀凝聚,脉络阻滞,结于左胁下,发为症积,则为“疟母”。

3灸疗辨证

正疟:症状表现——发作症候比较典型,可分为三个阶段。“发冷期”,面色苍白,发寒战,虽裹厚衣被仍不解,全身皮肤呈鸡皮样,历时约15分钟至1小时。“发热期”,寒战后继以高热,面色红赤,大渴引饮,头痛剧烈,甚至谵语、呕吐,体温可迅速上升至40℃,持续4~8小时。“出汗期”,高热后体温骤降,全身大汗,诸症缓解,持续约2小时。发病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灸疗方法:

①艾炷直接灸:每次选2个穴位,每穴灸5~7壮,以局部潮红、灼热为度,于发病前2小时施灸。

②艾条悬灸:每次选2~4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施灸。

③马齿苋敷灸:取未开花的马齿苋含苞枝头适量,加红糖少许,共捣成泥。于发病前2~4小时敷于内关穴上或间使穴位上,用敷料或胶布固定,24小时后除去。

灸疗原则

疏调督脉,和解少阳。以取督脉、手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灸疗处方

大椎、间使、阳陵泉。

随症加穴

①高热持续不退者,加合谷;

②剧烈头痛者,加八冲。

方义说明

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穴,能疏调一身之阳,祛邪外出,同时清热解表退热;间使为手厥阴心包经穴,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厥阴与少阳相表里,二者合用和解少阳之邪,助大椎截疟;合谷有较好的退热解表、通络镇痛作用;八冲可祛邪截疟,解表止痛。数穴合用,各奏其效,病自向愈。

温疟:症状表现——寒战、高热发作有定时性,但以发热重恶寒轻,或但热不寒为特征,口渴引饮,汗出不畅,气短胸闷,骨节酸痛,头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灸疗方法:

①艾炷直接灸:每次选2~3穴,每穴灸4~6壮,于发疟前1~2小时施灸。

②毛莨叶敷灸:取新鲜的毛茛叶3~5片,捣烂如泥,于发病前2~4小时敷灸于大椎穴,局部皮肤有热辣疼痛感时揭去,敷灸时间约1~2小时。若起水泡可涂龙胆紫或用消毒纱布保护。

③二甘散敷灸:甘遂、甘草各等分研细混匀,于发病前3小时取1g左右用水调成干糊状,用单层纱布包裹后纳入神阙穴中,外以胶布固定,每次敷灸24小时。

灸疗原则

清热,和解,截疟。以取督脉、手足太阳、手阳明、任脉经穴为主。

灸疗处方

大椎、后溪、曲池、飞扬,神阙。

随症加穴

方义说明

大椎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后溪为手太阳之输穴,通督脉,亦能宣发太阳与督脉之气,祛邪外出;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清泄阳明,并能发汗;飞扬是足太阳之络穴,神阙有“脐通百脉”之说,二者协同诸穴驱邪外出。邪气去则气津复。

牝疟:症状表现——寒热并发有定时性,但以寒多热少,或作寒不热,恶寒重,持续时间较长为主要特征,寒去后发热较轻,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脘胁痞闷,面色晄白,肢体酸楚,舌淡苔白,脉弦而迟缓。

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取2~3穴,每穴灸7~10壮,发病前2小时灸治。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取2~3穴,每穴灸15分钟,发病前灸为宜。

③附子敷灸:取制附片研末备用。于发病前2小时取药末1~2g,用米醋调制成小饼,敷贴于陶道穴,每次敷4小时。

④白胡椒丸敷灸:取白胡椒、附子、肉桂各等分,上药共研细末,加水调和制成小丸如梧桐子大,晾干,密贮备用。于发病前2~3小时,将药丸放在穴位上(内关或陶道),再压一枚2分硬币或其他硬物,然后用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次。

⑤巴豆仁饼敷灸:用巴豆仁10粒,天南星5g,共研细末,加入少许白面和水,调制成饼。于发病前2小时,将药饼敷贴在陶道穴上,每次敷4~6小时。

灸疗原则温化、和解、截疟。以取督脉、手少阳、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灸疗处方

陶道、液门、中脘、公孙。

随症加穴

恶心呕吐者,加内关。

方义说明

陶道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疏风解表,扶正祛邪,清热截疟;液门为手少阳经荥穴,和解少阳,治寒热往来;中脘是胃之募穴,又是手少阳、足阳明、任脉、手太阳之会穴,健脾和胃,疏调胃肠气机;公孙为脾之络,别走足阳明胃,配合陶道能截疟,配合中脘能治脘胁痞闷;内关则是心包经之络穴,别走手少阳,古有“胸胁内关谋”之说,可降逆止呕。

疟母:症状表现——有疟疾反复发作史,左胁下出现症块,触之有形,按之压痛,或胁肋胀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食少倦怠,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细弦。

灸疗方法:

①艾炷直接灸:每次取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1次,5~10次为1疗程。

②艾条雀啄灸:每次取2~4穴,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5~10次为1疗程。

③川芎、桃仁敷灸:取川芎细粉、桃仁泥各2g左右,制成园球状,单层纱布包裹后塞入神阙穴。24小时后取出,2天一次,5次为1疗程。

灸疗原则

健脾养血,散结软坚。以取足太阳、足太阴、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

灸疗处方

脾俞、章门、丰隆、三阴交。

随症加穴

①贫血明显者,加膈俞、肝俞;

②脾肿大者,加痞根。

方义说明

脾脏之背俞健脾益气,助运化痰;脏会章门健脾化滞,疏肝散结;丰隆化痰,三阴交活血行气;加膈俞、肝俞调补气血。全方既有利于气血恢复,又有助于症积的消散。

4.文献摘要

古代灸疗文献

1.《针灸集成》

无睡,阴交在脐下一寸,灸百壮。噫嘻在第六椎下两旁相去三寸半,以手按之则病者言噫嘻,二七壮至百壮。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立愈。

2.《肘后备急方》

昼夜不眠,以新布火灸熨目,并蒸大豆,更番囊盛枕之,冷即易,终夜常枕之即愈。

现代灸疗文献

1.艾灸治疗失眠79例徐宓宓实用中医药杂志,17(10):37

治疗方法:嘱患者于每晚临睡前,自己用艾条温和灸百会穴15分钟,涌泉穴15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进行第2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79例中,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表现为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甚至彻夜难眠。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显效50例,占63.3%;有效26例,占32.9%;无效3例,占3.8%。

2.灸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失眠49例疗效观察严兴强针灸临床杂志,15(5):37~38

治疗方法:首先分清虚实,虚证多属阴血不足,重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府不和;治疗上虚者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证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降痰火,但实证久者,气血耗损,可转为虚证。取穴:主穴百会,配穴神门、内关、三阴交。体质虚者配足三里,痰火盛者泻丰隆,根据辨证配相应的心脾肝肾之俞穴,并随证加减。手法:根据虚实进行补泻,灸百会穴取艾条一支用温和灸法灸之(注意勿烫伤皮肤,以免精气外泄)。

治疗结果:治疗49例患者痊愈3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痊愈率65.30%。

3.艾灸百会治疗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孟云凤针刺研究,(3):~

治疗方法:每日艾条悬灸15分钟左右,悬灸距离以局部有热感为度,10次为1个疗程,每晚睡前灸效果较好。

治疗结果:治疗36例,治疗1~2疗程后,具有疗效,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多逐渐摆脱助眠药入睡,且能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Tel:识别







































娌荤櫧鐧滈鐨勮嵂鏂?
閲嶅簡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2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