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针灸治疗失眠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轻症不易入睡,或入睡并不困难,但易于醒觉。重症通宵达旦不能成寐,以致变证从生。

有因一时情绪紧张或因环境吵、卧榻不适等而引起失眠者,不属病理范围,只要解除有关因素即可恢复正常。因发热、咳喘、疼痛等疾患引起的失眠,则应着重处理原发病。

神经衰弱、贫血等引起的失眠,可参照诊治。

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呢?

患者多因思虑忧愁,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心神失养。或因房劳伤肾,肾阴亏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因饮食所伤,脾胃不和,湿盛生痰,痰郁生热,痰热上扰心神。或因抑郁恼怒,肝火上扰,心神不宁等,神不安则不寐,均可导致失眠。

二、失眠的证型有哪些呢?

1、心脾两虚证:夜来不易入寐,寐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容易出汗,面色少华,精神疲乏,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2、阴虚火旺证:虚烦不寐,或稍寐即醒,手足心热,惊悸,出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健忘,遗精,腰痠,舌质红,脉细数。

3、胃腑不和证:睡眠不实,心中懊恼,脘痞,噫气,头晕目昡,甚则呕哕痰涎,舌苔黄腻,脉滑或弦。

4、肝火上扰证:头晕而痛,不能入眠,多烦易怒,目赤耳鸣,或伴有胁痛、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三、辨证论治说治疗!

1、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取手少阴、足太阴经穴和背俞。针宜补法,针灸并用。

处方: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安眠(经外奇穴)

方义:脾俞、三阴交健益气养血,心俞、神门、安眠养心安神定悸,使气能化血,血能养心,心能藏神,则睡眠可佳。

随证选穴:多梦加神门、魄户;健忘灸志室、百会。

2、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取手足少阴、厥阴经穴。针宜补泻兼施。

处方:大陵太溪神门太冲

方义:大陵能降心火,太溪滋肾阴,太冲平肝潜阳,神门镇心安神。

随证选穴:眩晕加风池;耳鸣加听宫;遗精加志室。

3、胃腑不和证

治法:化痰和胃。取任脉、足阳明、太阴经穴。针宜污法。

处方:中脘丰隆厉兑隐白

方义:胃不和则寐不安,故本方取胃募中脘和络穴丰隆,以和胃化痰。阳明根于厉兑,太阴根于隐白,二穴同用,主治多梦失眠。

随证选穴:、懊恼、呕恶加内关,头晕加印堂、合谷。

4、肝火上扰证

治法:平肝降火。取足少阳、足厥阴、手少阴经穴。针用泻法。处方: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太冲肝俞

方义:本方行间、太冲、肝俞平阻肝以制怒,足窍阴降胆火而除烦,风池主治头痛头晕,神门功能宁心安神。

随证选穴:耳鸣加翳风、中渚;目赤加太阳、阳溪。

耳针

取穴:皮质下、交感、心、脾、内分泌、神门。刺法:轻刺激。每次取2~3穴,留针30分钟。毎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针灸治疗不寐疗效较好。老年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而容易醒觉,如无明显症状,则属生理现象。失眠下午针灸效果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zysx/10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