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保健养生中,选用艾灸养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选择;艾灸呢,简单地讲,就是扶阳,通过增强机体的脏腑功能,达到养生治病的调理效果。今天给现在介绍给大家十个通用的穴位,这些穴位是保健养生中重要的穴位,既常用也较安全,朋友们平时自己在家中就可以经常灸这十个穴位,懂这十个施灸穴位就能保健养生!
这十个穴位分别是:关元、中脘、气海、命门、神阙、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大椎。
关元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主要作用:温肾减阳,回阳固脱,增补元气,通调冲任。适用于虚症、神疲乏力、元气不足、性功能低下、腹泻肠鸣、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及慢性病的恢复,有强壮作用。
中脘位置: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主要作用:调理脾胃,健脾化湿,和胃降逆,安神定志。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胃炎、便秘腹泻、呕吐、肠鸣、心慌失眠等病症。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人体穴位之一。
气海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1.5寸处主要作用:升阳补气,益肾固精。适用于气虚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月经不调、阳痿遗精等病症。为补气要穴,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
的
命门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主要作用:补肾壮阳,培元固本,强壮腰脊。适用于肾虚腰脊疼痛、精亏脑鸣、阳痿、闭经、尿频、腹泻、肢冷、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补阳的作用。
神阙神阙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喜灸而禁针刺,主要作用: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
肾俞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要作用: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主要作用: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三阴交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要作用: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涌泉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主要作用: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大椎穴位于项部下端,第7额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将领部稍微向前倾,往项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可以触摸有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主要作用: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最后提醒朋友们,经常艾灸能够快速补充体内的气和血,从而到达气血通达,身体舒畅,让各个功能器官运转顺畅,坚持长期艾灸,就可以拥有健康良好的身体。
如果您在阅读本文过程中,遇到任何困惑与不解,可以点击下方的“写留言”告诉我们哦,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悉心解答。
或者您希望我们明天推送什么内容的文章,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我们会认真采纳您的意见,也许明天就会为您推送私人订制的文章哦。
今日推荐:中医解说肝与肾之间的关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