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冬季天气寒冷,家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咳嗽、腹泻等症状,反反复复打针吃药,别提多麻烦。不如试试小儿针灸吧,便捷易操作、疗效还快。
根据针灸医生的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小儿针灸扎针时与大人不尽相同。因小儿自出生后,身体就开始全面发育,身体的形态、结构和各项功能都在迅速不断向着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年龄越小,这种发育速度就越快。同时,小儿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免疫力低下,经常容易生病。但另一方面,小儿生病后又易于恢复。
那么小儿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针具:小针、短针。
针刺手法:
快速进针、小幅提插捻转、快速出针。不宜深刺。
主治疾病:针刺急救:小儿惊厥、小儿发热、中暑、溺水。
神经系统:面部神经麻痹、坐骨神经麻痹、膈肌痉挛、小儿夜惊症、梦游症、神经衰弱、头痛、头晕、语言障碍、脑发育不全。
消化系统:腹泻、消化不良、乳积、食积、呕吐、胃脘痛、胃下垂、急性胃肠炎、肠痉挛、便秘。
呼吸系统:咳嗽、哮喘。
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律紊乱、阵发性心动过速、高低血压。
泌尿系统:神经性尿频、遗尿症、尿潴溜。
肌肉关节病:落枕、小儿斜颈、腓肠肌痉挛、腰痛、关节痛。
传染病:小儿麻痹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流行性腮腺炎、感冒、百日咳。
小儿外科:阑尾炎、麻痹性肠梗阻、脱肛、胆道蛔虫症。
小儿眼科:急性结膜炎、近视、斜视、麦粒肿。
小儿耳鼻喉:神经性耳聋、耳鸣、聋哑、鼻炎、鼻出血、咽喉炎、扁桃腺炎、美尼耳氏综合症。
小儿口腔科:口炎、牙痛。
注意事项:医生应该精神集中,控制好针具,以防小儿哭闹、挣扎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患儿家长应该在摆好体位的情况下,固定好小儿的肢体,防止小儿乱动、挣扎,以免影响针刺。
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穴位不宜针刺。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胸、两肋、腰背脏腑位置出的穴位,不宜直刺、深刺,以免伤及脏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针刺眼部和颈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柱的穴位时,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尿潴留、遗尿症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小儿在患有发热、水痘、腮腺炎等时不宜针刺。
结语:小儿有以上疾病可以针灸,但医院去治疗。
白癜风怎么治疗白癜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