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天气越来越冷,冬天已经逼近。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那么,寒露节气怎样养生才正确?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学习了解一下吧~
寒露三候
“一侯鸿雁来宾”,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的往南飞,时而排成个一字,时而排成个人字,成为天空中最有代表性的秋天的符号。
“二侯雀入大水为蛤”,进入深秋,寒气逼人,雀鸟们都因为冷而躲藏起来,海边会出现很多的蛤蜊。古时候人们认为贝类蛤蜊的条纹和鸟雀很像,认为蛤蜊是鸟雀变的。
“三侯菊有黄华”,寒露尽了,漫山遍野的菊花一夜之间凌寒怒放。
寒露养生
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以防“寒从足生”。
增加甘淡滋润之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睡眠充足缓解秋乏,“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鸿俱兴”。
积极外出锻炼防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态,培养豁达快乐之心。
寒露养生吃什么
三药
山药既是中药,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其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富。
莲藕
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与人体内的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脾,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芝麻
芝麻,《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内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经衰弱,抗衰老。芝麻广泛用于食疗: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
栗子
栗子又名板栗,有“干果之王”的美称,在国外被誉为“人参果”。原产我国,在古代被列为五果之一,常为贡品。栗子自古就是药食两用的佳品。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功效,主治反胃不食、泄泻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筋伤骨折瘀肿、疼痛、瘰疬肿毒等病症。《名医别录》说:“栗子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
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寒露养生
寒露脚不露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
朝盐晚蜜汤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最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养“足”精神祛湿排寒
XIUMI
妙法佛音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