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幕式主席台就坐嘉宾
年4月27日-2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学分会、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一届哈兽研维科生物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论坛会在海口市美兰区星海湾豪生大酒店隆重召开。
开幕式由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与国际合作处处长冯力研究员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现代农业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研究室主任王笑梅研究员、海南省农业厅李万有总畜牧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学分会秘书长、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付朝阳研究员、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邵华斌研究员、哈尔滨国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云峰研究员出席开幕式,王笑梅研究员、李万有总畜牧师、付朝阳研究员发表讲话,分别对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现状、观念发表观点与建议,到场专家、规模企业管理者及业内相关人士众多。讲话最后,付总分别介绍了维科生物的历史承担情况、目前取得的成果与公司未来的布局,并对与会嘉宾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
此次论坛共分为猪病防控与鸡病防控两个分会场,实用性的精湛技术、经验内容同时呈现,与会人员可谓经历了一次高技术水平的观念洗礼,进一步加深对动物疫病特点及其防控理念的思考。
猪病专场论坛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研究员担纲主持。
《猪病毒性腹泻流行概况及其科学防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冯力研究员
冯力研究员领衔的猪消化道病创新团队业已证明,新的德尔塔冠状病毒在我国确实存在,并且已经通过回归动物试验证明这种冠状病毒对哺乳仔猪的致病性,实验室已经储备多株从临床腹泻发病场分离的德尔塔冠状病毒毒株。而一种新的毒株从被发现到能够成功研制出一款有效疫苗,至少需要5-8年。
冯力研究员就抗原变异得出疫苗毒株不保护“变异毒株”给出几点解释:1.反饲或自家疫苗也有失效的情况,该如何解释?毒株匹配性未能达到%。2.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和白瓶苗的免疫效果不能代替三联活疫苗3.如果没有任何的交叉保护,无法解释PEDV只有一个血清型。
猪病毒性腹泻三联苗的研发及特点
现状:病毒性腹泻在我国普遍存在,临床上存在TPR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会加重腹泻症状,并且在临床上很难区分,均呈现水样腹泻,均感染小肠,具有共同的靶细胞(小肠绒毛上皮),为减少应激,一次性免疫预防三种疾病,因此有必要研制猪病毒性腹泻三联苗。
特点:TGE+PED+PoRV疫苗采用实验室研究结合临床研究的方法,在仔猪安全、母猪安全以及生产性能安全方面得到证实,于年获得新兽药证书,成为我国首个针对猪轮状病毒的活疫苗以及首个猪病毒性腹泻的三联活疫苗,能够有效控制混合感染。
猪病毒性腹泻的科学防疫
观念上:应首先明确病因,完成抗体检测,实施科学免疫,达到控制生物安全的效果。具体而言,在初步诊断上:1.注意与营养性腹泻的鉴别诊断:发病时间和年龄段集中,没有传染性2.与其他非传染性因素的腹泻疾病的鉴别诊断为:散发,有不利因素的存在3.与伴随腹泻症状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除腹泻症状以外,还伴随有其他症状,如HCV、PrV和PRRSV等4.以腹泻症状为主的传染病的鉴别诊断5.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鉴别诊断。
在免疫上,首先应做到无易感猪群(群防),如:有肥猪先发的猪场,更应引起重视;哺乳仔猪靠被动免疫,要求做好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免疫是重点;抗体对活疫苗有干扰,要做到正确的免疫。其次,应明确疫苗不是用于治疗,应牢固树立传染病之根本在于防控的理念,当前腹泻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已经不明显,做好日常免疫,尤其是稳定期间的基础免疫非常关键,而反复反饲(强毒免疫)会导致猪群中长期大量的野毒存在,可能让我们的防控更加困难。因此抗体检测非常关键,应根据检测的抗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疫苗,抗体高的猪场使用疫苗会导致猪群的防疫状况更为复杂。
方法上:顺序为先注射活苗,再注射死苗,若顺序倒置,会导致免疫失效,对于猪场出现的感染或反饲状况,等同活苗免疫。生物安全措施关键把控点为以下几个方面:1.彻底的清洗、消毒,空舍7-14天2.真正的全进全出,多点饲养3.尽可能将后备猪放到一栋舍4.冬季产子舍保温5.坚持自繁自养6.避免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生产区。对于发病猪场,应采取:1.换舍产子(健康待产母猪移走)2.早期断奶3.科学监测前提下进行紧急接种4.生物安全隔离,彻底消毒空舍。对于稳定但受威胁场,应采取:1.科学免疫2.做好生物安全3.做好抗体检查4.避免免疫抑制5.保持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防控关键点:1.确定发病病原并作出准确诊断2.做好全群免疫,不留易感猪群(尤其是做好后备母猪、后备公猪的免疫)3.列入常规免疫计划而非季节性免疫4.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多点饲养,全进全出,严格的消毒与空舍5.做好产子舍保温6.避免应激,提高机体自身抗病力。
《猪场圆环病毒病防控》
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研究员、教授
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理念很关键
PCV2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整(PMWS)的病原之一,是生长育肥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的主要病原,也是种猪皮炎肾炎综合征(PDNS)和仔猪先天性颤抖的病原,会引发先天性震颤CT、急性肺水肿、母猪群繁殖障碍、免疫抑制及混合感染等危害。张桂红研究员一再重提圆环病毒主要影响木乃伊胎和死胎,是很多疾病的诱因,世界公认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圆环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希望以上几点引起在场猪场管理人员的重视。
圆环疫苗效果评估
科学的方法是需要全程评估,但缺点是耗时较长,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现有条件无法达到全程评估的情况下,应结合以下标准对免疫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减少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减少淘汰猪、改善日增重、改善均匀度、改善饲料转化率等。此外,张桂红研究员列举了一个案例,在同等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下,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日增重分别增高60g和12g,料肉比分别降低0.32和0.13,成活率均提高2.5%,以此说明猪群健康与效益二者之间的关系,表明市场猪价越好,相应的投资回报率越高。
评估效果应在采样超速离心后,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和病毒样颗粒,一定要有病毒粒子,才能够达到防疫的效果。
建议
后备母猪做好免疫,断奶时免疫的猪只做后备猪时,15-20周龄必须加强免疫;母猪群、公猪群免疫是必要的,尤其是开放式猪舍的公猪、母猪群最好一年免疫1-2次圆环疫苗。在猪场应注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而在免疫观念上,应追求病毒数量最小化,同时达到机体抵抗力最大化。
《我国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田志军研究员、教授
对于伪狂犬病毒(PrV),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其次是接触传播。猪作为最具耐受性的动物,是自然界病毒唯一的贮存宿主,会出现出生仔猪高死亡率与妊娠母猪流产情况严重等现象,因此业内开始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