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紊乱的病程往往迁延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但它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在治疗上,应以针对病因的心理治疗为主,辅以抗焦虑药物另外,针灸、气功、体育锻炼,以及生活的规律安排也会对治疗起到良好的作用
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的早期,有时也可表现为类似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而且病人往往只认为自己患了“植物神经紊乱”,而拒不承认患了重度精神病但这些病人的病情与植物神经紊乱有所不同:植物神经紊乱病人主动求医,治病心切;而重度精神病人则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识,不主动求医如果病人还有性格孤僻、思维怪诞、行为离奇,或者情绪低沉、悲观厌世,或者记忆缺损、智力减退,就更应考虑到不是植物神经紊乱的可能
临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病人及家属的询问:“医生,我是由于用脑过度才引起植物神经紊乱的吗?”其实,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大脑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的精神和身体活动能力减弱的疾病由于它多见于脑力工作者,使得有些人产生了植物神经紊乱是因为用脑“过度”而造成的印象
目前,国际上倾向于把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局限于以容易疲劳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一般都有入睡困难、易醒、多梦、醒后头脑无清晰感,因而整天昏昏沉沉、头脑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及学习效率下降病人还表现有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容易冲动,对外界的光、声、冷、热等过分敏感,肌肉(尤其是后颈部、腰背部肌肉)紧张酸痛等以上症状时轻时重,其波动往往与病人的心情相关
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仔细地观察病人的生活经历,就会发现在所谓用脑“过度”后面,却是长期的内心冲突、精神紧张或情绪不悦,正是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和内心冲突,使得病人的大脑神经活动处于持续性的紧张状态另外,植物神经紊乱病人还有其内在的因素在起作用从性格特点上看,多数植物神经紊乱病人偏向于胆怯、自卑、敏感、依赖性强,也有的病人过分争强好胜、自制力差此外,有些病人的植物神经紊乱发生于某次躯体疾病之后这可能是由于躯体疾病削弱了病人的神经功能,为植物神经紊乱的发病提供了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