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头痛学会头痛分类委员会于1988年首次制定了头痛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2004年1月国际头痛分类委员会发布了历经3年半时间修订的第二版《头痛疾病的国际分类》。
1.此《头痛分类》共分三大部分14类。
第一部分为原发性头痛:有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他原发性头痛。
第二部分为继发性头痛:有归因于头和(或)颈部外伤的头痛,归因于颅或颈部血管疾病的头痛,归因于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的头痛,归因于某些物质或某些物质戒断的头痛,归因于感染的头痛,归因于代谢疾病的头痛,归因于头颅、颈部、眼、耳、鼻、鼻窦、牙齿、口腔或其他头面部结构疾病的头痛,归因于精神疾患的头痛。
第三部分为颅神经、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及其他头痛:有颅神经痛和与中枢性疾病有关的面痛,其他类头痛、颅神经痛、中枢或原发性面痛。
2.在偏头痛类中,先兆性偏头痛亚型中新增了“无偏头痛典型先兆的头痛”和“散发的偏瘫性偏头痛”两个衍生型。
3.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放入颅神经痛和与中枢疾病有关的面痛中。其诊断标准为
A.至少2次发作满足B。
B.偏头痛样头痛发作同时或4日内发生第3、第4和(或)第6脑神经中一条或多条轻瘫。
C.适当的检查排除眼窝和后颅窝组织损伤。
4.先兆性偏头痛诊断标准改为:
A.至少2次发作符合B。
B.偏头痛先兆符合6种衍生形式所有先兆中的一条。
C.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5.有偏头痛典型先兆的头痛诊断标准中,强调了没有运动障碍。
A.至少2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先兆至少包括以下一条,但没有运动障碍:①完全可以恢复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点状色斑或线形闪光幻觉)和(或)阴性症状(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恢复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症状,如麻木;③完全可恢复的言语困难。
C.至少符合以下2条:①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②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进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连出现≥5分钟;③每个症状≥5分钟并≤60分钟。
D.在先兆期或有先兆症状的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了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的B~D标准的头痛。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6.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是“有先兆性偏头痛”亚型中新增加的内容,其诊断标准是:
A.至少2次发作符合标准B~C。
B.先兆包括完全可恢复的活动力弱外,至少应有以下一条:①完全可以恢复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点状色斑或线形闪光幻觉)和(或)阴性症状(如视野缺损);②完全可恢复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针刺感)和(或)阴性症状(如麻木);③完全可恢复的言语困难。
C.至少符合以下2条:①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连出现≥5分钟;②每个症状≥5分钟,并≤24小时;③在先兆期或有先兆症状的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了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的B~D标准的头痛。
D.符合标准A~E的发作,没有一度或二度相关性。
E.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7.周期性呕吐是“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亚型中新增内容,此症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其诊断标准为: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和C。
B.周期性发作,个别患儿呈刻板性,强烈恶心和呕吐持续1小时至5天。
C.发作期间呕吐至少4次/小时,或至少1小时。
D.2次发作间期症状完全缓解。
E.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8.腹型偏头痛也是“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亚型中的新增内容,其诊断标准为: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腹部疼痛发作持续1~72小时(未治疗或治疗不成功)。
C.腹部疼痛具备以下所有特点:①位于中线、脐周或难以定位;②性质为钝痛或“微痛”;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
D.腹痛期间至少有以下2项①食欲减退;②恶心;③呕吐;④苍白。
E.不能归因于另一种疾病。
9.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的诊断标准要求符合“无先兆多次严重眩晕发作,数分钟到数小时后自行缓解”至少应在5次以上。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和听力、前庭功能正常,脑电图正常。
10.无梗塞性持续先兆,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难区分。当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当前发作的一种或更多先兆症状持续超过1周,且与以前典型发作相同时,可考虑诊断。但陈生元教授说,在临床上,若难以区分时应首先考虑TIA,以免耽误救治。
11.偶发性发作性紧张型头痛是紧张型头痛类中的亚型,在临床上较多见。其诊断标准的区别在于限定了发作时间和次数。
A.平均每月发作少于1天,但至少每年发作10次以上(每年少于12天),并符合诊断标准B~D。
B.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天。
C.头痛至少有以下特点中的2个:①双侧头痛;②性质为压迫性或紧箍样(非搏动性);③轻到中度头痛;④日常活动如行走或上楼梯不加重头痛。
D.符合以下两条:①无恶心和呕吐(可以厌食);②畏光或畏声中不超过一个。
E.不能归于其他疾病。
12.频繁阵发性紧张型头痛除“平均每月发作大于1天,小于15天,但至少发作10次(每年≥12次,并<180天=,至少3个月以上”外,其余同“偶发性发作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中的B~D。
13.经典的三叉神经痛诊断强调了要重视疼痛的特征,其诊断标准为:
A.疾病突发性发作,持续1~3秒钟,影响1个或多个三叉神经的分支,满足标准B和C。
B.疼痛至少有以下特征之一:①强烈、锐利、表浅的或刺痛性的;②在触发区域或由触发因子诱发。
C.对患者个人来说发作是刻板的。
D.没有临床证据表明有神经缺陷。
E.没有其他病因。
治疗方法:对于头痛,特别是反复发作的头痛,时间持久,伴有视力障碍及肢体感觉障碍时,应请医生进一步查明头痛的原因,明确诊断,及时治疗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知识:睡眠不足头痛怎么办晚上多梦后脑勺痛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神经衰弱性头痛如何治疗中医认为,神经衰弱性头痛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结合而成,如寒气颇盛、湿浊颇重、气血虚弱,血液瘀阻、肝气不畅、肝阳上亢均可导致头部经脉的阻塞而出现头痛、偏头痛,因此气候变化、头部受风、情绪不佳、过度劳累,月经期前后均可出现头痛、偏头痛。另外,临床上经常遇到许多所谓神经衰弱性头痛的病人,实际上不是由神经衰弱所引起的,而是由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结核、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动脉硬化症、轻型抑郁症等疾病引起的,其症状类似神经衰症,临床上统称之神经衰弱综合证。显然,这些病按神经衰弱治疗是治不好的。神经性头痛有什么方法治疗呢?在生活中,神经性头痛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等等,根据观察,一般多是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的,为此大家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了。在生活中,更年期头痛是更年期的常见症状之一,多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其表现为急躁易怒、乏力懒言、头脑紧张、性欲淡、经量少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在月经的前后都出现了头痛,一般都是在月经前两三天出现的,出现时不会超过超过两小时,根据观察对是因卵巢在月经期前分泌较多荷尔蒙所导致的。喝酒后头痛该怎么办:多数的人喝酒后都会产生很多的症状,如喝酒后头痛、发晕、胃疼等。针对头痛的症状,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缓解,新鲜葡萄治酒后反胃、恶心。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饮酒前吃,还能有效预防醉酒。西瓜汁治酒后全身发热。西瓜能清热去火,能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柚子消除口中酒气。实验发现,柚肉蘸白糖吃,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有很大帮助。酸奶治酒后烦躁。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其中钙含量丰富,对缓解酒后烦躁特别有效。香蕉治酒后心悸、胸闷。酒后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它还能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几种常见的头痛类型:①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的发作性头痛:可有低颅压综合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性偏头痛、低血压、颅内肿物特别是脑室系统肿物等。②晨起或夜间有头痛发作者:可有高血压(久卧后脑部血管扩张)、早期颅内压增高(久卧后静脉回流欠佳)、心机能不全(同前)和前额窦炎(平卧后引流不佳)、癫痫等。③和情绪、劳累等有关或诱因不明者:可有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癫痫、癔病等。④受寒或受伤后短暂的锐痛发作:多为神经痛。突然头痛怎么急救呢?1、让患者在清净的房间卧床休息,并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开水,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2、无论偏头痛部位在何处,均可用冷水毛巾或热水毛巾敷前额止痛。3、头痛难忍时,用双手手指按压左右两侧的太阳、合谷等穴位,通常可以减轻头痛。4、止痛药对头痛通常有效,但要观察服用止痛药是否会掩盖病情,同时注意引起过敏性皮疹。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聚于此。头既与脏腑经络相连,又与诸窍内外相通,外感六淫邪气、内伤七情、气血阴阳逆乱或清阳不升、气血不能上荣均可导致头痛。如《治验回忆录·瘀血头痛案》中所言:“头为诸阳之会,贼风久客,瘀塞经隧,与气相搏,遏而为痛。”“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感受风邪致病最为多见,常兼寒、热、湿等邪气为害,邪袭肌表,上犯于头,而致邪壅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脑脉绌急而发为头痛。故外感头痛多为实邪,治以疏风祛邪为主。由于形成头痛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完全一样。只有认真鉴别清楚,才能对号入座,发现造成头痛的真正“元凶”,从而寻找到缓解疼痛症状的办法。◎外感风寒头痛:头部疼痛,而且疼痛会连累到脖子和肩背,遇寒疼痛就会加剧,同时还伴有怕风怕冷、骨节酸痛的感觉。多是由于感受了风寒的侵袭,寒性在体内凝滞,阻遏了脉络的通畅运行,造成气血郁滞,所以导致头痛。◎外感风热头痛:头部疼痛,同时伴有体温升高,面红耳赤,口渴想喝水的症状。多是由于风热之邪侵入体内,热性上炎,从而导致头痛。◎外感风湿头痛:头部疼痛,而且疼痛会在阴雨天加重,同时伴有头昏,身体沉重疲倦,怕冷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多是由于外感了风湿之邪,邪气导致体内的清阳之气不升,湿浊之气不降,造成了头痛。◎肝阳上亢头痛:头晕胀痛,同时伴有耳鸣,眼睛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健忘,并且肢体也会偶尔感到麻木震颤。多是由于肝阳上亢,造成气血充盈于头上,从而导致了头晕胀痛。◎肝火上炎头痛:头部胀痛剧烈,面红耳赤,嘴里时常有苦涩的味道,经常发怒,并伴有小便黄,大便干燥、舌尖红的症状。多是由于肝经有实火,上逆于头部,从而导致了头晕胀痛。◎肾虚头痛:头部空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充于脑,如果肾虚不足的话,就会造成头部空虚而痛。◎气虚头痛:持续头痛,疲劳的时候疼痛加剧,身体怕冷,没有力气,肢体疲倦,时常气短,说话的声音低弱。多是由于体内中气不足,不能够起到上荣于头部的作用,所以造成了持续性的头痛。◎血虚头痛:头部隐隐作痛,心悸失眠,手脚偶尔会有麻木的感觉,面色苍白。多是由于体内阴血不足,头部失去阴血的濡养,从而导致头痛。◎血瘀头痛:头部刺痛,能感觉到具体的疼痛位置,而且疼痛时而发作时而停止,经常性发作。多是由于经络内存有瘀血,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偏头痛:一侧头痛,疼痛不定时地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甚至累及到眼睛也会产生疼痛的感觉,非常顽固,不易治愈。多是由于肝经郁热,时间一长导致内生痰浊,痰浊阻滞造成了经络不通,所以发生头痛。◎暑湿头痛:容易在夏季发病,头痛且胀,身体发热,怕风,汗出不畅,心烦胸闷,干呕,不想吃饭,口渴想喝水。多是由于暑湿之邪侵袭,上犯于头部,导致头痛。如痛在脑后,上至颠顶,下连于项,多太阳经风郁,宜用川芎、羌活、蔓荆子、苏叶;痛在左右头角,并连及耳部,多少阳经火郁,宜用菊花、丹皮、山栀子、桑叶、钩藤;痛在前额及眉棱骨处,多阳明经热郁,宜用葛根、白芷、石膏;痛在颠顶,或连于目系,为厥阴经头痛,宜用吴萸,生姜;痛偏左为血虚兼风,宜用川芎,当归,防风,薄荷;痛偏右者,为湿痰挟热,宜用半夏、石膏、苍术、黄芩;寒痛者,畏寒喜暖;热痛者,恶热喜凉;寒热久郁,发时闷痛,欲棉裹者,多湿痰,宜用二陈汤加黄芩、石膏、薄荷、细辛、川芎;气虚者,多因劳而痛,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天麻;血虚者,心悸,善惊而痛,宜用四物汤加菊花、黄芩、薄荷、甘草;胆火上逆者,多头晕两头角痛,宜用菊花、胆草、黄芩、生地、丹皮、桑叶;肝阳乘胃者,多头痛呕吐,宜用生石决明、竹茹、半夏、茯苓,菊花,钩藤,山栀子,荷叶;另外,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非酒洗胆草不能除也。头痛常用的针灸穴位有:印堂、太阳、阳白、凤池、大椎、肺俞、肩井、合谷。配穴有:前头痛加足三里、内廷;偏头痛加头维、外关、中渚;头顶痛加百会、内关、太冲;后枕痛加昆仑、后溪。中医的临床鉴别诊断十分复杂,需要依据病人具体表现出来的症状,辨别头痛发作的原因,判断它是主要症状还是伴随症状,然后再加以治疗。此外,还要考虑到过往病史、家庭和环境等外在因素,所以对于那些饱受头痛困扰的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就医,尽快解除病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