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枯竭的妈妈精神健康讲记连载1

白色的晚樱

汹涌而复杂的情感

听众:我跟老公沟通之后,觉得我们家庭关系的扭曲,对孩子是一种很深的伤害。(哭泣)

李辛:讨论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情感和情绪,但要避免带入过多情感和情绪,陷在里面。

我们小时候常看的文艺晚会,那会儿的主持人和演员都带了大量“过于饱满”的甚至是造作出来的情感,然后我们从小到大浸染在这份过度渲染的、厚重而成分不明的社会心理场中,不知不觉就以为表达需要带这么大的情感。

比如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里,地下工作者们终于见面的时候,会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同志!终于找到你了!”这是过去影视的常用表现手法,但从实际情况来推理,情感这么强烈无制的人是不适合做特工的,特别容易暴露。

家庭当中也是这样,当家人因为孩子生病要不要看医生这件事情,或者因为更小的事情吵架的时候,其实吵架根本不是因为这些事情,而是你们已经积蓄到要吵架的状态了,任何微小的由头都会就此爆炸。那个时候,如果我不巧到你们家,可能就会变成那个让你们吵架的导火索。

听众:我理解,也跟他很深地沟通过,也许像您说的,我可能每次沟通都带着情绪。

李辛:不光是情绪,还有强大的情感力量。

听众:可能因为这个让他害怕退缩,把自己封闭起来。

李辛:就我而言,我觉得自己只能面对你一个小时,或者单独面对你半个小时。如果让我一直跟你在一起,我可能会受不了,想离开。但你的孩子跑不掉,你的老公也跑不掉。

当然,老公要走投无路了,也会跑掉的,可能历史一直是这样在重演着。

我跟太太总结出了一个定律,每次吵架后,虽然我每次主动“伸出橄榄枝”“拿上玫瑰花”去和好,但只要我心里面有很多杂质,仍然对她存有不满,或有想要说服她的念头,虽然表面上做出平复求和,她会完全不理我。反过来,我在心里已经松开了,真的平静了,就能看到对方也是一张松开的脸,和镜子一样。

有“镜子”的好处是,逼得自己要清晰再清晰一点,不然日子不好过。

你要去体会,比如这几天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跟你眼神相对的时候,你里面有很大的忧怨,很大的情感波动的力量。

跟你开个玩笑,别介意,如果我现在十几岁,很可能就会被你打动,爱上你,很多年轻人会误以为这就是爱。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要去考虑,我们都以为让我们动心的、心潮澎湃的那个东西是爱。

但是呢,比较健康的爱,是简单的、平静的,你看到她以后心生欢喜,互相吸引,但是没那么多缠绕冲突的力量。

听众:谢谢李老师,我意识到了,需要做自我改变。之前老是想去说服他,因为我不理解,就这么点要求,只要对我妈好一点怎么都做不到。

李辛:这个要求是正当的,但是可以换一下方式,不必要求他做形式上的好,而是先从心里开始转变。第一,先做到双方接受现实。现在就是这个状态,你不喜欢我妈,我妈也不一定喜欢你,先承认这一点。

第二,讨论一下是不是还想在一起生活?如果想一起生活,就做最有效率、最有意义的事,说最有效率、最有意义的话,这个原则可以用在所有的事情上。

请他尝试从心里面接受你的母亲,接受因为过去的历史,积累到现在的困境与烦恼,然后呢,大家在这个基础上一起来改变。同样,你心里面也要接受他,互相接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还有呢,大家要说好,要反复提醒自己和对方:不要把过去的、不好的事情和状态再带回现在。

假设又吵架了,一个新的吵架,不得已但必要的真实表达,那很好,是澄清的进展。

如果又吵架了,或者没吵架,是很高兴地在互相喂养。但是,如果你当时很清晰地感觉到,这种表面开心的互相喂养和取悦,很Nice,但却是过去模式的延续的时候。你要明白,不要故意强化这个看起来很美的画面,不要互相喂养过去的习惯。

我们可能做不到一下子就改掉,但是你至少要有这个意识,让它越来越少。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每个人都一样,容易强化过去的印记。因为这件事情你让我又不高兴了,我会联想起上次、前年,甚至跟对方完全没关系的另一个人,跟你一样差!

这就是我们在自己捆绑自己,然后加速缠绕,这可能是你比较明显的一个模式,加速和强化。

听众:我是很会发生联想,之前的历史会一下子全涌过来。

李辛:这是我们非常大的愚痴,是痛苦的根源。每次当我掉进去,我会对自己说,李辛你这个笨蛋。

我会问自己,现在想怎样?人是自由的,对不对?既然我们还想在一起,那就做我该做的事情。这点在跟家人、朋友、同事都是一样的。

这是命运

听众母亲:李老师,我想说两句。

李辛:好的。

听众母亲:女儿今天讲出了这些话,我从来不愿说这方面的事,既然今天说到这儿了,就敞开心扉吧。我在婚姻上是很不幸的人,我觉得自己哪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但却过得这么不好,嗯......但求下辈子吧,我一直是这样想的。

我父亲是知识分子,我们家一共姐妹三个。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非常严厉的,吃饭时不许讲话,睡觉必须面朝墙壁。我看到爸爸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但我一点都不记恨他,还非常爱他,甚至超过爱我妈,不知道为什么。

我爸工作比较忙,经常出差,我们姐妹三个都跟着妈妈。我爸那会儿在大学里面就和我妈谈恋爱了,我妈还没毕业就生下了我。大学毕业后我爸去北京工作,我妈生我以后去上海工作了,紧接着怀上我的大妹妹。

我妈说我生下来是一层皮包骨,可能是她怀我的时候,生活比较艰苦,因为我爸当时还是学生,我妈比我爸大几岁,她要养他。

我妈说,我吃了她两个月的奶,就渐渐胖起来,但刚刚胖起来她就把我送给别人带了,因为她还得出去工作,也许这是我跟我爸感情好像更紧密的原因吧。其实我爸对我们反而更严厉,尤其对我,我一直住在保姆家,后来又换了另一个保姆家。

我爸在北京做翻译,后来跟着苏联专家到了东北,我妈就从上海把我带到东北,两个妹妹都是在东北生的。在东北,我还是住在保姆家,没有在父母身边。一直到我四岁的时候全家搬到南京,才开始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所以,我十几岁就离开家,被分到一个很艰苦的地方劳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们那届分配工作,我是最后一批,吃了很多的苦。刚工作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没有依靠,只能靠自己,非常要进步。

我们五十几个学员分到单位以后,劳动锻炼我表现最好,很能吃苦。后来,领导就把我分到办公室,很少有没背景的人被分配到办公室。

后来我又做了会计,经常跑银行,银行里的一位大姐把我介绍给孩子她爸。我当时不想谈恋爱,觉得自己还小,才21岁,她爸当时在研究所工作。介绍人蛮积极的,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把他带到我们单位,就这么见了一面。后来介绍人天天到单位来,说:“你不谈没关系,把照片拿回去,给你父母看看。”

我那时候有点傻,不像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把照片带回去了。正好我爸那时候生病在家,我把照片给他看。孩子她爸长得蛮好的,上海人,但是我不知为什么没感觉。我爸一看照片,哎,挺好。三天以后,他就到我们家来了,父母都觉得可以,当时我从头到尾都是稀里糊涂的。

我爸后来讲,因为我家庭出身不好,分的单位也不好,而他爸是在研究所,属于军工单位,这在当时是很体面的,所以他们就同意了。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反正我也没什么主见,他们同意,我也就同意了。

然后我们谈了两年的恋爱,一个礼拜见一次面。每次见面两小时,他就到我们家里来。他坐那儿我坐这儿,都不讲话,所以彼此也都没有什么了解,两年后就这样结婚了。

结婚那晚,他就严重地伤害了我。我一个大姑娘也不懂,妈妈平时也没教育过什么。新婚之夜,在上海,我们睡在阁楼上,当时他就喊起来了,说我不是处女。我当时什么都不懂,他说你去问你妈。新婚第一天就受到伤害,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很苦。

蜜月里,我怕回家,尤其怕到晚上,就这样挨过来了。后来有了女儿,就这么过呗。我不爱吵架,每次吵架,我都赶紧把门窗关起来,说别吵,我要面子。

她爸摔盆掼碗,我先把女儿保护好。受过伤害后,我当然不愿意跟他“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夫妻生活形同虚设。我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我怕他碰我。我跟女儿一起睡了二十多年,女儿就是我的一切。

我们家里是没有声音的,她爸后来也不怎么跟我吵了,因为我不跟他吵。他吃过饭后往他的床上一躺,看看书或者听听广播什么的。有时候我说:“咱们出去玩吧。”他说他要睡觉。我就带着女儿看电影、逛公园,就我们母女两个。

后来到了女儿上初三的时候,我和她爸就分手了。对我女儿,尽管我对她有很多的爱,但那个时候我没有察觉。我不知道她会因此受到我这方面的影响,她爸净拿她出气,抓过来打一下什么的。小时候,她可能心理就有阴影,我自己意识不到。听你刚刚讲了,我想可能她会有阴影,反正我对不起孩子。李辛:不是你对不起她,这是命运,谈不上谁对不起谁。听众母亲:我觉得自己很坚强。李辛:是的,你很坚强,尤其到了这个年纪,其实就是心里放不下她们。你对自己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和要求,你知道你能发挥的作用。爱是交换不来的听众母亲:我和她爸分开后,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也有自己认识的,条件都不错。有一个是部队的医生,见面后觉得他很开朗,脸上总是充满着笑,我觉得女儿又可以有一个完整的家了。我的性格能容忍,什么委屈都能自己扛,那人对我很好,他也觉得我性格好。他有孩子,我对女儿怎么好就对他孩子怎么好,我希望他对我女儿好。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在一起一年多以后,他女儿和男朋友同居了,他的情绪开始不好。我就偷偷给他女儿打电话,我说你回家你爸就开心了。她也回来,但只是吃个晚饭就走。我说你别走,可她还是要走,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过一阵子才知道果然是对我有意见。后来有一段时间,她不开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以母亲的身份去跟她交流。我问,是谈恋爱不顺利还是什么原因?她有一次就哭。我跟她爸讲:“你去跟她谈谈。”后来她爸回来就说:“她讲,‘为什么你对阿姨这么好,比对我妈还好,我不住,你跟她们住去’。”后来他对我女儿总是冷着脸,原来他女儿在家的时候还好,搬出去以后,他脸色就不好看了,我就装作没看见,想维持这个家。我私下跟他讲,我对你什么要求都没有,你给我女儿一个笑脸,不要总对她皱着眉,可他做不到。我女儿很善良,给他买这个买那个。他还有个儿子,儿子媳妇回来,住家里将近两个月,他说他媳妇腰不好,睡不了钢丝床,我们就把大床让给儿子媳妇睡。我整整忙了两个月,为他儿子媳妇买菜做饭,他儿子常把同学带回来,每天在家喝酒啊什么的。他儿子人很好,我也挺喜欢,难得回来,累一点也没什么。但我虽然很累,还是没有换来他对我女儿一丝笑容。李辛:打断一下,有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你们肯定是好人,很善良,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听众母亲:我现在反省自己。那段时间,我在一个商场里做总经理,整个商场由我来打理,很忙。所以有一段时间,可能忽视了他的感受,他曾经跟我说过。听众:妈,其实我当时这么想,我那会儿已经上班,学校给我们这些老师提供宿舍,我可以住出去。其实,我一点不在乎他对我什么脸,我可以不看嘛。我觉得他们俩和好就行,但我妈就是不让我走。李辛:我再问一个问题,你妈妈对她老公的要求,跟你对你老公的要求有相似之处吗?听众:我刚才意识到两个是一样的。李辛:这里面的重点是什么呢?你刚才的表述是,你觉得自己是非常善良的,是为别人好,而且确实做到了,但是有一个部分,你一直都是委曲求全的状态,一直反复在说,只要他对你女儿好,或者对他的女儿好,或者只要他好,你从来没有说过只要对我好,这个部分延续下来了。你一直希望通过对别人好,换来别人对自己女儿的好。比如有人送了个桃子,这个桃子可能是品种很好的高级桃子,也可能是普通桃子,但桃子只是形式,重要的是,送桃人的状态。你送了好桃子,内心也是善意的,但是,你自己的生命力可能是枯竭的。这个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你一直是为别人活着,最终你没长出爱自己的根,你的内在干掉了。假如有人渴得要命,那就快给他喝水啊。我给他找了很多杯子,还陪着他,但是我没有水。这是一个问题,你没有办法把你没有的东西给出去。我们讨论的话题,无关乎道德、善恶、教养。人和人之间是否能相处愉快的前提是:你自己是不是一个爱自己、有活力的人。把自己遗忘的妈妈听众母亲:他对我女儿不好,他也知道我因为这个和他分手。我和他分手的时候,我女儿已经在和她现在的老公谈恋爱了。我觉得我对女儿的家庭没有任何干涉,我只是每次听到她问:“妈妈,你身体好吗?”我知道一旦她问这个,肯定到了需要我的时候。即使我身体有时候不太好,我也会说:“你说,有什么事儿?”她说:“如果你要是还好,能来一下吗?”我就知道小外孙可能不舒服了。我每次去,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到她那儿,因为我知道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李辛:我能感觉到,你是非常理性的人,你跟女儿正好是两个方向。如果你的女儿能多一点理性,比如刚才她在稀里哗啦哭的时候,我一直想提醒她:你知道自己在哭吗?你哭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又在把过去的东西带回来?不要闷头在那里哭,要留意自己有没有在习惯性地加强这个哭。你妈妈是非常理性的,这个部分你要向她学习。而妈妈呢,这种非常的理性,在情感部分却是枯竭的。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遭遇,还有遇到的第一个男人对你的影响很大,导致这部分枯竭了。还有,你的模式一直是为别人活着,所以会非常理性地做所有你认为“对”的事情。但是不能简单地说,理性去做对的事会对小孩子不好。而是这种过去与丈夫内心的断绝,与女儿的相依为命,以放弃“自己的生活与感受”的理性选择,虽然名为“理性”,实质上是局部的理性,而非整体的、全观的理性。我说的不是标准答案,只是分析一种可能性,供大家参考。比如我们看待一件事,以这个房间为坐标原点向外看,我们的视角和视野就局限于此。如果原点移到楼顶上空米的地方,我们的视角和视野就变了。所以,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世界,是有个人角度偏差的,有偏差也正常,但如果我们过于认同自己的角度,就属于偏颇的执念。如果我们能不断地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原点,把它调到相对适当的位置,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不是受限或扭曲的,别人对我们的认识也不会因此片面扭曲。然后,从外在流给我们的一切会相对接近我们真正需要的。第一天在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说经常会有人收到自己不需要的礼物。不一定是送礼物的人不明白我们的需要,而可能是收礼物的人,坐标不在自己的原点上,或者他的坐标中增加了一些不相干的内容。呈现的并不是他的真实状态和真实需求,让别人弄不清他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回到你生活中所有这些不对的人、不对的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没有把自己放在应该在的位置。如果我要把你刚才的描述,加一个标题,上回我见到的那对母女叫“相依为命的母女”,你呢,像是一个“忘掉自己的奴仆”。听众母亲:我现在在改变,为了我女儿,我已经几个月没到她那里去了。李辛:重点不是你去不去,而是你要为自己活着。听众母亲:我现在已经在为自己活了,包括锻炼啊什么的,我感觉现在很爽。李辛:过去的这些经历,把你的世界压缩成一个小点点。你现在需要重新把你的思想和精神打开,再跟这个大千世界接上。当你为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能重新回到这个大千世界里,把自己的根扎到水分充足的地下。你像是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待了很久的人,只是闷头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即使都做对了,还是在山洞里,没有出路。你现在,除了要做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事,还要从山洞里走出来。要跟现实世界的人和事接触,不用想下辈子再怎么样,其实现在就可以。不是一定要有婚姻,有证书,甚至不一定再去谈恋爱,但是可以跟你喜欢的人交流、接触。你至少可以这么想:即使到了这个年纪,这个世界上应该会有不止一个人可以好好交流。他会适合我,不光会关心我,也会关心我的孩子。这类潜意识的指令很重要,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拥有的指令。你之前的指令是:我可以放弃一切,只要他对我的孩子好。听众母亲:唉,我现在还是这样想,只要他们好。李辛:不要再这样想了,如果还是这样想,一切仍然会照旧延续。你不会好,你的孩子也不会好。听众母亲:对。李辛:我碰到太多这样的人:我只要你们好!我妈也常这样说,只要你好,我就好了。我告诉她,不要这么想,只有你把自己活好了,我们才会好。所以,你们不要互相责怪。听众母亲:我从来没责怪他们。李辛:心里面不责怪是很难的。过去的人已经跟你没关系了,就像现在我看着你们,当我看累的时候,我也可以看看外面。但如果你盯着你不想看的东西不放,就只能一直跟它待在一起了。当我们对当下某件事情聚焦过度了,这时候想一想无边无际的老天,想想古往今来、天地山河,能帮助我们执着的头脑松开,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不要再站在过去的基础上,心里不要再过老账,你也不用再分析自己,我有没有做多、做少,这些都是次要的。先为自己活着,然后很多东西自然会清楚,否则你们是一团永远都理不清的迷雾。当你们自己站对位置,自然就可以理顺了。听众:我妈妈从来没有在别人,特别是这么多人的面前倾吐过。听众母亲:我平时都放在心里。李辛:从心理学的一个原则来说,任何事情,如果开始说出来,开始讨论,这就是解决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她,也感谢她的倾诉。

*转载请注明:摘自李辛《精神健康讲记》

李辛简介

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著有:《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年,立品图书。《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年5月,立品图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acktothesourcesforaModernApproach》(《回到本源》年瑞士,英文版)。《精神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心身调适与精神发展》已出版。

《精神健康讲记》简介本书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当今时代一些典型的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郁综合症等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患者与学员自身的讲述,现场进行一问一答式的分析,从个体的生活状态、认知和能量水平等方面,帮助学员理清思路,回归健康的正道。作者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经历,分享很多有益心身健康的觉察练习,比如静坐与全观等,帮助我们从熟悉自己的身体入手,保持独立的观察和思考,扩大与世界的连接,一步步展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心身的健康。

..............................................................

《儿童健康讲记》简介

本书讲解的内容有关“人体的三焦、气血理论”、“人的神气形”、“如何判断人体的体质”、“常用治疗方法和OTC药物的正确使用”、“如何打坐和安心”等等。

《经典中医启蒙》简介

系统讲述中医的整体思维和学习方法,引导大家对日常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周围的一切进行感受、体会式的观察和理解,培养学习中医乃至各门学科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

阅读年11月之前的文章

请移步腾讯QQ空间“李辛的空间”

........................................................

关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jbzz/11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