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脾虚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人体受寒、受凉,夏季过度的贪凉饮冷,致使脾胃阳气戕伐,导致腹痛腹泻而脾虚;
、有些人为了身材苗条,尽量少食甚至不食而过度饥饿造成脾虚;
3、工作属性原因而持续的久坐,缺乏锻炼,而导致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形成脾虚;
4、过度的情志不畅,忧愁思虑,导致肝脾不和而损伤脾胃正常运营功能而脾虚;
5、小儿长期食积不化,脘腹胀懑,消化不良而致脾虚。
脾虚以脾气虚、脾阳虚等及脾虚累及心、肺、肾等,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失眠、多梦、贫血等症。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
健脾类中成药总结01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组成。功用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临床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
0人参归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木香、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组成。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临床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03开胃健脾丸由白术、党参、茯苓、木香、黄连、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甘草组成。功用消食开胃健脾。
临床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吞酸所致的脾胃不和等。
04健脾益肾颗粒由党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术、菟丝子、补骨脂组成。功用健脾益肾。
临床用于脾虚损及肾虚的患者,能显著减轻肿瘤病人的术后放、化疗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以达到健脾益肾的作用。
05健脾补血片由党参、茯苓、皂矾、神曲、陈皮、黑豆、甘草、白术组成。功用补脾生血益气,健脾和胃。
临床用于脾虚血少所致的面黄肌瘦,食少体倦以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06健脾安神胶囊由茯苓组成。功用健脾渗湿,补中,宁心安神。
临床用于脾虚湿滞,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悸,以及神经衰弱等。
07健脾润肺丸由山药、黄精、地黄、制何首乌、黄芪、党参、山茱萸、五味子、丹参、川贝母、白芨、阿胶等8味药组成。功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健脾开胃。
临床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肺痨,证见潮热盗汗,咳嗽咯血,食欲不振、气短乏力、消瘦等。
08益心健脾颗粒由黄芪、灵芝、酸枣仁、茯苓、大枣、甘草、猪血组成。功用补心健脾。
临床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易醒,头晕眼花,面色萎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以神经衰弱症候为主者。
09清肝健脾口服液由茵陈、柴胡、山楂、泽泻、车前草、决明子、虎杖、丹参、大黄、黄芪、制首乌组成。功用健脾化湿,清肝养肝化脂祛浊。
临床用于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症见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
以上9款健脾类中成药,虽然都被冠于“健脾”,但是由于药物的配伍不同,所以针对的病证也是各异。
从中医的脏腑理论中,健脾类中成药,不仅作用于脾,而且还因为在药物的配伍作用下,能对心、肝、肺、肾的功能失调起到良好的调摄作用。
因此,药店人碰到需要健脾类的顾客,一定要进行简单的中医辨证,才能选择对证的药物治疗,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健脾的食物治疗宜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肉、蛋、奶类的选择
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3、蔬菜的选择
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
4、水果的选择
葡萄、红枣、桃、杏等。
健脾的饮食禁忌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鸭子等。(备注:本文仅供药店人参考学习,患者用药请在专业药师或医师指导下进行)
来源:药大学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