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YJYA-18-0
版本号:-0
XXX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XXX有限公司
年月
XXX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负责人:
报告编制负责人:
预案编制单位:XXX有限公司
1前言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境保护部于年月日出台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
XXX有限公司位于XXX市,位于XXX,注册资金元(以下简称“公司”)。为贯彻落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文件精神,XXX有限公司开展自查自纠,特编制XXX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可以掌握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界定环境风险等级,为后期的企业环境风险监管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目标。同时有利于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总则.1编制目的1)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测算,识别企业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装置,确定企业环境风险源,计算对外环境敏感点影响后果,评估企业现有防控能力和水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环境风险的措施和工作思路,提高企业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作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础文件,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环境风险管理和工程上的改进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水平。
)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职业卫生健康、消防管理提供帮助,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编制原则本报告以XXX有限公司生产过程和事故状态下产生的污染物作为评估重点,以与环境风险有关的法律、制度、导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编制全面、具体且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本报告按照“以人为本”的宗旨,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提高突发环境事件控制水平,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工作,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公众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控能力,全面落实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主体,并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1)全面、细致地进行现状调查;
()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估,如实反映公司的环境风险水平;
()认真排查公司存在的环境风险,严格对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制定整改方案;
()评估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的要求。
.编制依据..1国家环境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年1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8.9修订,年1月1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年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01]第1号);
(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年第号);
(9)《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01]77号;
(1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01.08);
(11)《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号);
(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5号);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01]号);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01.1.9国办函[01]号);
(15)《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号);
(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16环保部令第号);
(17)《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1环保部令第号);
(1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01.1.1环办[01]号)。
(19)《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环境保护部)
(0)《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01]0号)
..标准规范、技术导则(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化工建设公司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
()《危险货物品名表》(GB-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
(5)《危险化学品名录(版)》(年5月1日起实施)
(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
(7)《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GB);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9)《建设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00);
(10)《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
(1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
(1)《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7号);
(1)《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0-01);
(1)《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
(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1);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8-00);
(1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9);
(19)《声环境质量标准》(GB-);
(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及修改单要求;
(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及修改单要求;
..公司依据(1)《XXX有限公司年产xxx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批复:号);
()《关于XXX有限公司年产xxx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报告》(xxx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SafetyDataSheet)。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1企业基本信息.1.1企业概况表.1-1企业基本概况
公司名称
XXX有限公司
法人及组织机构代码
xxx
注册资金
XX元
单位所在地
XXX
主要联系方式
企业规模
年产XXX15t
厂区面积
XXXm
从业人数
XXX人
环评及验收情况
1、《XXX有限公司年产XXX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批复:XX号,环保验收目前正在实施);
、《关于XXX有限公司年产XXX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报告》(XXX)
、《XXX钜太XXX有限公司年产XXX万吨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辰XX号)
.1.公司厂区建设情况XXX有限公司(老厂)现厂址位于XXX市XX科技园内,生产规模年产XXX万吨。现有工程已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XXX号)。
XXX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人民币在XXXXXX工业园内进行异地扩建,即为本公司公司。本公司总占地面积70.8m,总建筑面积76.1m。位于XXX。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联合厂房1座及变电站、罩棚堆场等公辅设施;在生产车间内安装设置机加工设备、刷漆设备等;投产后可年产各型号XXX吨。
厂区平面布置简图如下:
图.1.-1公司厂区平面布置图
厂区主要工程内容组成如下:
表.1.-厂区主要工程内容
公司组成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XXX生产线,年产XX万吨,生产设备包括金属带锯床、调直、调扭机、刨床、复合铣床、XXX拉床等
公用及辅助工程
给水
给水水源取自XXX工业园市政给水管网
排水
废水排至XXX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循环水
刨床等设置循环冷却系统,循环水量为.8m/h
供电
新建10kV变电站一座
供热
联合厂房采暖采用天然气辐射供暖系统,办公区、工具间等采用燃气锅炉供暖
天然气
本公司采暖所用天然气引自园区天然气管线
环保设施
刷漆废气吸附装置(活性炭)
隔油池、化粪池
废金属暂存场、危废暂存间
.1.周边自然环境情况(1)地理位置
位于XXXXXX,厂区XXX园区XX路、南至XX道、西至XX公司、北侧为园区规划用地。XX区位于XXX市城北,xx河畔东以北京排污河与xx县相邻,边界线长0.66千米。东南隔xx河、xx河与xx区相望,边界线长.99千米。南与xx区、xx区相连;西南以xx河与xx区相界,边界线长7.5千米。西、北均与xx相接,边界线长5.1千米。南北纬宽0.8千米,最窄处柳滩村南至刘马庄西北1.千米;东西经长.千米,最宽处东堤头村东至线河村西6.千米。总面积78.8平方千米,XXX有限公司,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地形地貌
XX区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华北沉降带的东北部,次级结构为沧县隆起北段、冀中坳陷东北部。区内及邻近地区主要断裂有:XXX北断裂,位于区境东部,从东堤头穿过,走向北东,倾向北西,长0多公里,为活动断裂。年唐山地震时,该断裂有活动。汉沟断裂,位于区域中北部,据年美国第二颗资料卫星多光谱扫描成像目视解译判读,胜芳--北仓(汉沟)断裂呈现反扭运动。XX庄北断裂和XX厂断裂,处于区境北部,走向北东,二者平行展布,第四纪以来有不同程度的活动。上述断裂带同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属于压扭性断裂,它们的产生与发育,控制着区境基底地形轮廓、层面分布、地震活动和地面沉降。
境域地势坦荡低平,西高东低,一般高程(黄海水准)0.0至5.6米,平均坡度1/5;水库洼淀坑塘众多,星罗棋布;地下水位较高,地表为普通潮土、盐化潮土、潮湿土由西向东呈规律性分布。洼地多分布在东部刘X庄、芦X河、X庄子附近及排污河(华北河以西地区,主要标高在1.5-米)。
XX区处于中国地壳强烈下沉地区,属于冲积平原和冲积海积平原区,是运永定河水系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永定河三角洲末端,为永定河、北运河下游冲积平原。西部以砂土砂壤质土为主,中部以轻壤、中壤质土为主,东部以重壤质土、粘土为主,区内平均标高相差仅五六米,为典型的平原地貌形态。
()气候、气象
XX区属北方长日照地区。年均晴天.天,日照7.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全年太阳总辐射为每平方厘米19.5千卡(1卡=.18焦耳),生理辐射为每平方厘米6.5千卡,光能资源丰富。
XX区气温变化除地理环境限制外,气团交替是主要支配因素。由于背靠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除夏季能得到海洋性气候调节,大部分时间被西北大陆气团所控制,表现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均气温1.10C。年最暖为1.10C,年最冷为10.50C。7月最热,月均6.0C,年7月最高为8.50C;1月最冷,月均零下.0C,年1月最低为零下7.0C。气温年较差0.60C。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急剧,至月升温幅度最大,相差8.50C;10至11月降温幅度最大,相差8.70C。1月、1月、月的月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其余各月均在零度以上。
XX区极端最高气温达0.0C,出现在年6月6日。极端最高气温多数年份在6月,少数年份在5月、7月、8月。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70C,出现在6年月日。极端最低气温多数年份在1月,少数年份在1月、月、月,一年中有5个月的极端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11~月),月和10月在零度上下,5至9月在零度以上。
XX区风玫瑰图如下所示。
图.1-XX区风玫瑰图
()水文、土壤状况
XX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线河、安光、青光以南一线向南倾。一般高程(黄河水准)1.5~7.5米,最高8米、最低0.5米,平均坡度为1/5,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的总流向和地势一致。
区境地处XX河、XX河尾闾,有一级河道7条、二级河道7条,还有众多的排水干渠和支渠。洼地多分布在东部刘快庄、芦新河、霍庄子附近及排污河(华北河以西地区,主要标高在1.5~米)。
XX区处于中国地壳强烈下沉地区,属于冲积平原和冲积海积平原区,是运永定河水系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永定河三角洲末端,为永定河、北运河下游冲积平原。西部以砂土砂壤质土为主,中部以轻壤、中壤质土为主,东部以重壤质土、粘土为主,区内平均标高相差仅五六米,为典型的平原地貌形态。
.1.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功能区划
公司周边环境功能区划如下:
表.1.-1公司周边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1)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类规定,公司所处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执行二级标准。
声环境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公司所在区域应执行类标准
水环境
Ⅱ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8-00)Ⅱ类标准限值
)环境质量现状
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公司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1)二级标准。为了解公司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本报告调查收集了年XX区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资料,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
公司
年份
年均值
标准值(年均)
SO
0.01
0.06
NO
0.
0.0
PM10
0.
0.07
PM.5
0.
0.05
由上表可见,环境空气常规四项指标中,SO的年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1)二级标准要求,PM.5、PM10、NO年均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01)二级标准要求。
②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预案引用环评报告中相关数据,根据环评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监测结果表明,厂界昼间噪声最大值为6.0dB(A),夜间不生产,昼间噪声监测值达到GB-《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的要求
③生态环境
公司所在区域绿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XXX有限公司位于位于XXXXXX,厂区东至园区XX路、南至XX道、西至XX公司、北侧为园区规划用地。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规定,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根据本公司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周围环境特征,本报告对公司周边5KM范围大气环境风险受体进行调查汇总表如下:
表.-15KM范围内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一览表
序号
环境敏感目标
方位
距离(m)
经纬度
人数
敏感因素
1
XX庄
北
80
1
村庄
XX园
东南
小区
XX园
东
00
社会
XX苑
东
小区
5
XX苑
东
00
小区
6
XX管委会
东
00
行政机关
7
XX市
东
00
10
居住
8
XX花园
东
5
社会
9
XX庄
东
企业
10
XX希望小学
东北
00
科研
11
XX派出所
东北
00
50
行政机关
1
XX平村
东北
1
村庄
1
XX庄
东北
村庄
1
XX庄
东北
村庄
15
XX庄村
北
1
村庄
16
XX村
北
村庄
17
XX庄
北
00
村庄
18
XX园
西北
社会
19
XX湖
西北
小区
0
XXX桐语
西
小区
1
万XX湖郡
西
小区
XX庄
南
1
村庄
XX村
南
1
村庄
由表.-1可知,公司周围5KM范围内居住区人口总数约人,企业周围内范围内人口约为1人。企业周边M、5KM范围的环境风险受体附图。
..水环境风险受体公司实施雨、污水分流制。雨水通过公司雨水井收集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由化粪池进行处理,地面清洗水及清洗机排水排入隔油池进行处理,然后与循环冷却系统排水汇总后由厂总口排入XXX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雨水、污水管线图见应急预案报告附图。
表.-公司排污受纳水体基本情况
分类
排放去向
受纳水体
雨水
市政雨水管网
XXX河
污水
生活污水由化粪池进行处理,地面清洗水及清洗机排水排入隔油池进行处理,然后与循环冷却系统排水汇总后由厂总口排入XXX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XXX河
企业雨水、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
图略
企业周边环境水风险受体分布图
..声环境风险受体
公司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受体主要是厂界周围环境,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
..土壤环境风险受体
公司位于XXX经济技术开发区XXX工业园内周边无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等区域,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很小。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1公司主要产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公司主要生产各型号XXX吨,产品主要用于低、中、高速电梯。
表..1-1公司产品统计表
序号
名称
月生产量(吨)
储存量(吨)
存储位置
1
XX
5
成品库
XX
成品库
注:目前公司处于未满负荷生产状态。
本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下表:
表..1-本公司生产所用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消耗量
最大存储量
包装
储存位置
备注
1
XXX
万t/a
6.7
0.5
--
车间储存区
XX
万t/a
1.01
0.08
--
储存区
醇酸树脂防锈油漆
t/a
10
0.
桶装
生产现场
成分含量:
醇酸树脂66~68%
颜料(碳黑)0%
00#溶剂油5~7%(二甲苯)
助剂(防尘料等)7%
水性清洗剂
t/a
60
0.
桶装
生产现场
5
软膜防锈油
t/a
16.8
1
桶装
生产现场
6
水
m/a
——
--
——
无储存
7
天然气
万m/a
1.
——
--
——
管路输送无储存
..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根据《建设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00)附录A1中的“物质危险性标准”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对本公司原辅材料、产品、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危险性识别,筛选风险评价因子。
通过物质危险性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中:天然气属于易燃气体、油漆(二甲苯)属于易燃液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物质的基本特性见表..-1,各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储存量、储存方式,运输方式见表..-。
表..-1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及危险物质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状态
闪点℃
爆炸极限%
火灾危险性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1
天然气
气态
无意义
5.0-15.
甲类
.1类易燃气体
醇酸树脂油漆
液态
-61℃
——
甲类
.类易燃液体
表..-危险化学品使用及储运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年使用量
包装规格
最大储存量
储存地点
运输方式
1
天然气
1.万m3
--
——
无储存
*管道输送
油漆(二甲苯)
10t
0kg/桶
0.t
生产现场
汽车运输
..危险废物基本情况根据企业提供的环评报告和第三方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厂内危险废物见下表:
表..-1公司主要危险废物及处理情况一览表
编号
名称
产生部位
产生量
贮存/暂存场所
主要成分
处理方式
S1
抛丸粉尘
打磨工序
10t/a
固废库
铁、金属氧化物
外售
S
废铁屑、XXX废料
剪裁
t/a
固废库
废铁
S
废机油、润滑油、废乳化液
打磨切割
0.9t/a
危废库
废油、废乳化液
交有XXXXX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处理
S
废油漆及垫布
喷漆工艺
0.5t/a
危废库
废油漆及垫布
S5
废活性炭
废气处理
1t/a
危废库
废活性炭
S6
隔油池收集的废油
清洗地面
0.t/a
危废库
油
S7
生活垃圾
办公
60.8t/a
办公室
纸张、塑料等
环卫部门清运
..重大危险源识别...1辨识依据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其数量。辨识指标规定,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GB—)中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的规定,则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式中:q1,q,……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1,Q,……Qn——与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t。
...辨识过程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的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辨识指标规定,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中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表..-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结果
序号
危险品名称
最大存放量(t)
临界量(t)
Qi
∑qi/Qi+qi/Qi+……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1
天然气
——
50
0
否
油漆
0.
5
0.00
否
合计
0.
否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企业各单元物料存量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规定的临界量之比的和小于1,均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公司产品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1生产工艺
本公司主要生产实心T型XXX及空心XXX两种产品,共设置6条生产线,其中5条XXX生产线,1条空心XXX生产线。具体工艺流程描述如下。
..1.1XXX生产工艺
XXX生产线工艺相同,设备布置也相同,仅拉刨设备有所不同,其中条采用龙门刨床,1条线采用西班牙数控刨床,其余设备均相同。
XXX毛坯Q5长度5米,截面呈“⊥”形。XXX送抛丸机进行除锈处理,产生的含粉尘的抛丸废气(G1)通过级滤筒式除尘器进行处理后由一根高15m的排气筒(P1)排放,收集下的粉尘(S1)收集后外售处理。
处理后XXX经金属带锯床加工两端为要求的长度,XXX下料经调直机调直后(XXX直线度直接影响电梯运行平稳性),经过刨床对XXX两侧面及顶面进行加工,刨床工作过程中设置通风装置对产生的水汽进行收集排放,产生的废铁屑及废料(S)收集后外售处理。
XXX经刨床处理满足光滑度要求后,再经过精调直。精调直后的XXX进入复合铣床铣XXX端部背面,然后经XXX拉床在XXX两端精密加工出阴阳(凹凸)榫,再经钻床在两端钻出个连接孔(用于各段XXX连接时固定螺丝)。机加工完成后的XXX进入清洗机对XXX进行清洗,含清洗剂的清洗水(W1),贮存在清洗机洗水罐中,循环使用,定期排放。
清洗后的XXX进入刷漆室,对非机加工表面涂上防锈漆。由于机加工表面不能刷漆,因此采用人工操作,将外购的防锈漆涂刷于XXX表面。刷漆采用连续作业,日工作时间为18h。防锈漆采用醇酸树脂漆,该漆以植物性的醇酸树脂与颜料、00#溶剂油及助剂调制而成。刷漆过程中,漆中的溶剂油易挥发,刷漆室设置引风口对刷漆废气(G)进行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净化后由一根15m高的排气筒(P)排放。刷漆完毕后的XXX置于联合厂房内进行自然晾干,该过程中有部分溶剂油无组织挥发(G)。刷漆过程中洒落的废油漆被收集在刷漆室地面铺的垫布上,定期更换,收集后作为危险废物(S)委托处理。
自然晾干后的XXX再进行包装后出厂外售。
XXX生产工艺—污染流程图如下图..1-1所示。
图..1-1XXX生产工艺及污染流程图
..1.空心XXX生产工艺
带钢送入空心XXX模具进行挤压成型,然后经钻床在两端钻出个连接孔(用于各段XXX连接时固定螺丝),简单包装后外协委托进行表面处理(镀锌)。空心XXX生产无需对产品进行刷漆处理。
空心XXX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
图..1-空心XXX生产工艺流程图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本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如下:
表..-1钣金车间主要设备情况.5安全生产管理本公司定期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已建立相关环境管理制度,如企业岗位巡检制度、重点部位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等,并有效执行。
公司不存在重大危险源。严格落实环评及批复文件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定期对职工开展环境风险和环境应急管理宣传和培训,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并有效执行。
.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近年来,本公司在安全环保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方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
.6.1事故水收集措施根据《化工建设公司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事故水池容积确定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规范,应急事故废水池容量=应急事故废水最大计算量-装置或罐区围堤内净空容量-事故废水管道容量。其中应急事故废水的最大量计算为:①最大一个容量的设备或贮罐物料量;②在装置或贮罐区一旦发生火灾爆炸时的消防用水量,包括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临近设备或贮罐的喷淋水量;③当地的最大降雨量。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
事故水池的设计有效容积V应满足以下公式并留有余地,以防范一些不可预见情况。
V=(V1+V-V)max+V+V5
V1——发生事故时最大物料泄露量,按厂区内最大单个储罐物料体积,m;
V——发生火灾时装置区或罐区的最大的消防废水量,m;
V——转输到其它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
V——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系统的生产和生活废水量,m;
V5——一次最大暴雨期收集的雨污水,m;
V事故池=V-V防火堤-V管道
①发生事故时最大物料泄露量V1的确定
车间油漆泄漏按照油漆最大储量的80%计,约为1m。
②发生火灾时消防废水量确定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中相关规定,厂区内同一时间火灾次数取1,同时考虑到厂区内工艺装置、储罐布设等情况,最终确定厂区发生火灾后,最大消防用水量为15L/S,灭火时间按照10min计,据此计算消防用水量总和约为1.5m。
③转输到其储存装置中的物料
公司未配备专门的备用罐,因此无存储装置转输物料。
④废水量确定
全厂生产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厂区初步处理(隔油池、化粪池)后达到排放标准值排放至园区污水管网。废水量产生量约为.m3。
⑤最大初期雨水量确定
企业生产装置全设置在车间内,因此初期雨水主要产生在生产区办公区的裸露地面,该部分面积约为m。根据历史资料,根据该次特大暴雨计算本公司最大初期雨水量(前15min)为.m。经计算事故水池容积为:1m+1.5m+.m+1.m=59.1m。综上所述,经计算全厂最大事故水量约为59.1m。根据计算结果,企业需要设置60m的事故池。(在整改期限内完成应急事故的修建工作,应修建一座60m3的应急事故池。)
.6.雨排水系统收集措施厂区内设置了雨水排放系统,并设置了切断闸门。在总排口设置切断闸门,安排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总排口,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6.废水处理系统收集、防控措施公司产生的废水分为清洗废水和生活废水。
1)清洗废水
(1)清洗机排水(W1)
本项目含清洗剂的清洗水对XXX进行清洗,清洗水在清洗机水槽中循环使用,设个水槽,每个容量为0.9m,循环量为0m/d,清洗水约每半年更换一次,每次排放量为0m,年排放量约60m。
()地面冲洗水(W)
定期对厂房地面进行冲洗(刷漆室地面铺有垫布,不需清洗,直接更换垫布),冲洗水产生量为9m/d。
()循环冷却系统排水(W)
本项目对刨床等设置循环冷却系统,对刨床电机冷却降温,循环废水排放量约为0.6m/d。
清洗废水经过隔油池除油后,与生活废水回合,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XXX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
公司劳动定员XXX人,主要来自浴室及卫生间,生活用水按每人使用量为10l/d,以0.9的排放系数估算,公司日排放生活污水约XXXm/d,经化粪池处理后,之后排放XXX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6.天然气泄漏风险防控措施公司的燃气锅炉房设置可燃气体报警系统1套。本系统由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组成。系统能连续检测并显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以下的浓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发出相应的声光和触点报警信号,系统具有预警、报警、故障报警的功能。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5%爆炸下限值时,探测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通知消防室值班人员,以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紧急防范措施。(小时值班XX-XXX)
.6.5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预防措施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和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及修改单标准执行,并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种类、产生量、流向、暂存及处置措施等相关资料。同时在危废转移过程中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
一般固体废物:一般固体废物主要为边角料和生活垃圾,边角料收集后存放于固废库,最终由物资回收部门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存放在垃圾箱中,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对环境造成风险的可能性较小。
.6.6油漆泄露风险防控措施
(1)加强管理,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油漆存放区;
()设置警示标志,提高警惕,杜绝烟火;
()各种物料存放按类存放,间隔一定的安全距离;
()配备了相应的灭火器,发现火情及时进行消除;
(5)要求对油漆存放区地面做硬化防渗处理,设置围堰。
.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环境应急物资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所需要的实物或协议物质资料。主要包括处理、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各种污染控制物资、围堵物资、处理处置物资等,其通常不列为固定资产,属于消耗性物品。
环境应急装备是指为避免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的后果所需要的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的总称。如应急监测设备、应急装置、应急交通设备、应急通讯设备、应急急救设备等,其通常可列为固定资产,可重复使用。环境应急装备的消耗性零部件或者配件可以根据情况列为环境应急物资。
根据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备足、备齐应急设施(备)与物资。公司应急设备和物资设置专人负责,公司的应急物资有个人防护用具、医疗急救装备、现场处置装备等。正常情况下按照规定例行检查,保证各种物资的充足与完备。具体见下表及附图。
表.7-1环境应急物资与装备一览表
应急处置设施(备)和
物资名称
存放位置
数量(个、台、套或Kg)
责任人
电话
现有数量
所需数量
个人防护装备器材
1
防毒口罩
办公室
10
10
宏瑞安达
手套
办公室
宏瑞安达
雨鞋
办公室
宏瑞安达
护目镜
办公室
宏瑞安达
消防设施
5
干粉灭火器
车间厂区各处
15
15
宏瑞安达
6
消防栓
现场
8
8
宏瑞安达
7
消防沙
现场
若干
若干
宏瑞安达
堵漏、收集器材/设备
8
沙包
现场
若干
若干
宏瑞安达
9
排污泵
仓库
1
1
宏瑞安达
10
铁锹
仓库
宏瑞安达
应急照明设备
11
手电筒
办公室
宏瑞安达
医疗设备
1
急救药箱
保安室
1
1
宏瑞安达
其他
1
座机
办公室
宏瑞安达
1
广播
保安室
1
1
宏瑞安达
15
对讲机
各办公室
宏瑞安达
表.7-应急处置组织机构成员组成及联系方式
表.7-医院分布及联系电话
突发环境事件及后果分析.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1.1国内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本行业系统的历史事故统计及事故原因分析可引以为鉴,作为企业事故防范的参考资料。收集相关行业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如下表所示:
表.1.1-1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典型案例
序号
时间
地点
引发原因
物料泄漏量
采取的应急措施
事件对环境及人造成的影响
1
.06.05
XXX市临港区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
天然气卸料时连接管脱漏,天然气大量泄漏,遇到明火发生爆炸
0t
启动临港区、XXX市两级应急预案,多地消防力量进行救援。
爆炸波及范围50m,10人死亡,多人受伤,“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10.0
湖北潜江浩口镇西河村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
川气东送工程潜江浩口段管道阀室阀门损坏。
--
迅速启动了应急处置预案。政府、派出所、消防、应急办、安监等部门赶到现场,并通知供电所在事发区域断电。同时,救援人员到村里挨家挨户敲门,进行紧急疏散,熄掉明火。
导致西河村村民疏散,一名成人和一名儿童发生呕吐、心慌等症状,疏散名村民。
.1.企业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1)情景一:泄漏
从事故的严重性和损失后果可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性事故。国际上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导致生产装置及其它经济损失超过.5万美元,或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事故。火灾或爆炸事故常常属于此类事故。而一般事故是指那些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但此类事故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将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物料泄漏主要以输送管道破裂、输送泵的垫圈阀门损坏、老化以及其他设备破损引起的。输送管、输送泵、阀门、槽车等损坏泄漏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大,发生概率为10-1次/年,即每10年大约发生一次。而贮罐、贮槽等发生小量泄漏事故的概率为10-次/年,出现重大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概率10-~10-次/年。
表.1.-1物料泄漏事故类型统计
事故名称
发生概率(次/年)
发生频率
输送管、输送泵、阀门、槽车等损坏泄漏事故
10-1
可能发生
储槽、储罐、反应釜等破裂小量泄漏事故
10-
偶尔发生
雷击或火灾引起较大泄漏事故
10-
偶尔发生
储罐/储槽等出现重大泄漏、火灾、爆炸事故
10--10-
极少发生
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事故
10-5-10-6
很难发生
表.1.-厂区内发生泄漏的情景
事故名称
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油漆、清洗剂等桶泄漏
由于操作失误或者桶破裂,会发生油漆、清洗剂等泄漏,泄漏后会导致土壤污染,流入到附近地表水体后,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水质污染,影响水质,造成较大的环境事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天然气泄漏
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管道连接处容易发生泄露,天然气虽然对人体无害,但是大量泄漏会引起人的窒息,会引发爆炸,一旦发生事故需要妥善处置。
)情景二: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
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的潜在因素分为物质因素和诱发因素,其中物质因素主要涉及质的危险性、物质系数以及危险物质是否达到一定的规模,它们是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而诱发因素是引起事故的外在动力,包括生产装置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本公司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原因主要见下表:
表.1.-火灾和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类型
序号
事故原因
火灾爆炸事故
1
明火
检修过程中违章动火作业、现场吸烟、机动车辆喷烟排火等,为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最常见、最直接的原因
违章作业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误操作、擅离工作岗位、纪律松弛及思想麻痹等行为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违章作业直接或间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
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
设备设施:选用不当、不满足防火要求,存在质量缺陷的
储运设备设施:储存主体选材、制造安装中存在质量缺陷或受腐蚀、老化极不正常操作而引起大量泄露,附件和安全装置存在质量缺陷和被损坏
工程技术和设计缺陷等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不够
建筑物的防火等级达不到要求
消防设施不配套
装卸工艺及流程不合理
夏季高温期间防护措施不力或冷却降温系统发生故障
5
静电
放电
物料在装卸、输送作业中,由于流动和被搅动、冲击、易产生和积聚静电,人体携带静电
6
雷击及杂散电流
建筑物的防雷设施不齐备或防雷接地措施不足;杂散电流窜入危险作业场所
7
其他原因
撞击摩擦、交通事故、人为蓄意破坏及自然灾害等
表.1.-火灾和爆炸事故情景分析
事故位置
事故情景
天然气管道
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造成厂区内的建筑损坏,在救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消防水会将仓库内的粉末状的化学物质溶解,跟随消防废水流出厂外,污染地表水消防废水不加以控制,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另外,火灾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很大的影响。
油漆存放点
硫酸具有助燃性,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会造成厂区内的建筑损坏,在救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防废水,消防水会将仓库内的各类化学物质溶解,跟随消防废水流出厂外,污染地表水消防废水不加以控制,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另外,火灾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很大的影响。
)情景三: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表.1.-5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情景分析
事故位置
事故情景
滤筒式除尘器、活性炭净化设备出现故障运行异常
当滤筒式除尘器、活性炭净化设备出现故障后,车间粉尘、有机废气排放量将增加,造成环境空气污染事故。
污水处理装置
由于堵塞等原因,导致隔油池化粪池堵塞出水异常,导致污染废水无初步处理超标排放,对下游的污水厂产生影响。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1风险物质理化性质根据《建设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0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本公司涉及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有天然气、油漆(二甲苯)。在燃烧和爆炸事故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危险物质。
本公司涉及的风险物质理化性质见下表:
表..1-1天然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及
理化特性
品名
天然气
别名
英文名
Naturalgas
CAS号
8-1-
UN编号
引燃温度(℃)
57℃
危险货物编号
1
最易传爆浓度
——
危险类别
有毒气体
急性毒性
LD50(mg/m)
——
稳定性
稳定
燃烧性
易燃
燃烧热(kJ/mol)
热值约kJ/m
爆炸极限(%)
5~15%
最大爆炸压力(N/cm)
——
临界温度(℃)
——
相对密度
0.15
主要用途
可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
外观及性状
天然气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然气在送到最终用户之前,为助于泄漏检测,还要用硫醇、四氢噻吩等来给天然气添加气味。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热源、明火着火有爆炸危险。与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
毒性及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天然气处于高浓度的状态,并使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维持生命的话,会引起窒息致人死亡。
急性中毒: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达到5%—0%时,出现头晕,呼吸困难,运动失调。
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急救措施
吸入:将患者移到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应
急处理
防护措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m,严格限制进入。切断火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露出气用排气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存注
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表..1-二甲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物质名称:二甲苯
理化特性
危险化学品编号
1
UN编号:
CAS.No.:-06-
分子式
C7H8
分子量
9
熔点(℃)
-95
沸点(℃)
.8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
0.
饱和蒸汽压
(kPa)
90(0℃)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9.01
临界温度(℃)
.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60
爆炸上限%(V/V)
6.0
爆炸下限%(V/V)
.0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
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外观与性状
无色的气体。
危险性及消防措施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汽和液体易燃,液体会累积电荷,蒸气比空气轻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高温会分解产生毒气,炎场中的容器可能会破裂、爆炸。
有害分解产物
/
健康危害
吸入或吞食有害,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蒸汽可能造成头痛、疲劳、晕眩、眼花、麻木、恶心、精神混乱、动作不协调,食入或呕吐时可能引起倒吸入肺部。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灭火方法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
禁配物
强氧化剂、碱类。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达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有大量甲苯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泥块阴断液体的蔓延;如倾倒在水里,应立即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或用围栏阴断甲苯的蔓延扩散;如甲洒在土壤里,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任其挥发。事故现场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健康危害数据
职业接触限值
按按GBZ.1-进行确定。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防护系统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
表..1-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国标编号
1
CAS号
60-08-0
中文名称
一氧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monoxide
别名
分子式
CO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
8.01
蒸气压
09kPa/-℃闪点:-50℃
熔点
-.1℃沸点:-.℃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0.97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易燃气体)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急性毒性:LC59mg/m,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7~0.05mg/L,~8小时/天,0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入0.11mg/L,经~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ppm(小时,孕1~天),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5ppm(小时,孕7~18天),致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一氧化碳污染主要来源于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钢、炼铁、矿井放炮,化学工业的合成氨、合成甲醇,碳素厂石墨电极制造。汽车尾气、煤气发生炉以及所有碳物质(包括家庭用煤炉)的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危险源项分析1)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在所有预测的事故中最严重,并且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公司厂区内具有多个事故风险源,但环境风险将来自主要危险源的事故性泄漏。公司最大可信事故的确定是依据事故源大小和物质特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的。根据事故源识别和事故因素分析表明,原辅材料仓库物料存在泄漏的事故隐患,事故主要原因是生产装置、原辅材料桶泄漏、阀门破损等。公司导致环境风险的危险物质为天然气、硫酸、机油、氢氧化钠。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主要有管道、接头、阀门、废气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各类物料桶等。本公司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中,储存量与临界量比值之和小于1,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经过上述分析,并结合相应物料的毒理特性可知,天然气泄漏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最严重、危害分为最广,因此本公司最大可信事故为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
)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
最大可信事故是指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危险源发生事故均属于不可预见性,引发事故的因素较多且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差异,对风险事故概率及事故危害的量化难度较大。结合公司生产的具体特点,本次评价的事故发生概率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化工行业的统计资料来进行。
表..-1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价的泄漏概率表
部件类型
泄漏模式
泄漏概率
容器
泄漏孔径1mm
5.00×10-/年
泄漏孔径10mm
1.00×10-5/年
泄漏孔径50mm
5.00×10-6/年
整体破裂
1.00×10-6/年
整体破裂(压力容器)
6.50×10-6/年
内径≤50mm的管径
泄漏孔径1mm
5.70×10-/(m/年)
全管径泄漏
8.80×10-7/(m/年)
50mm<内径≤mm的管道
泄漏孔径1mm
.00×10-5/(m/年)
全管径泄漏
.60×10-7/(m/年)
内径mm的管道
泄漏孔径1mm
1.10×10-5/(m/年)
全管径泄漏
8.80×10-8/(m/年)
离心式泵体
泄漏孔径1mm
1.80×10-/年
整体破裂
1.00×10-5/年
往复式泵体
泄漏孔径1mm
.70×10-/年
整体破裂
1.00×10-5/年
离心式压缩机
泄漏孔径1mm
.00×10-/年
整体破裂
1.10×10-5/年
往复式压缩机
泄漏孔径1mm
.70×10-/年
整体破裂
1.10×10-5/年
内径≤mm
手动阀门
泄漏孔径1mm
5.50×10-/年
泄漏孔径50mm
7.70×10-8/年
内径mm
手动阀门
泄漏孔径1mm
5.50×10-/年
泄漏孔径50mm
.0×10-8/年
内径≥mm
驱动阀门
泄漏孔径1mm
.60×10-/年
泄漏孔径50mm
1.90×10-6/年
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最大可信事故确定为天然气泄漏爆炸,易泄漏部位主要为管道接口处,其最大可信事故概率.6×10-7次/年。
..泄漏事故源强分析1)天然气泄漏源强估算:
根据事故统计,天然气泄漏事故大多数集中在管道连接处(接头),损坏尺寸按50%或0%管径计,为从最大风险出发,本公司天然气泄漏事故源强计算均按极端条件下接管口径断裂50%考虑。处理时间不大于0min天然气泄漏:
天然气泄漏事故气体泄漏速率采用《建设公司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00)附录A中推荐的气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
式中:
QG——气体泄漏速度,kg/s;
P——管道压力,Pa;
P0——管道压力,Pa;
Cd——气体泄漏系数,圆形裂口取1;
A——裂口面积,m;本公司管道规格为DN50,取0.0
M——分子量;甲烷分子量为16
R——气体常数,J/mol.K;
TG——气体温度,K;本公司取9.15
κ——气体绝热指数;天然气的绝热指数为1.6
Y——流出系数,对于临界流取1.0
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本公司天然气泄漏速度是0.1m/s。
天然气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对周边人员、建筑等造成的危害为完全风险,本次分析仅分析爆炸产生的CO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①产生速率
火灾爆炸会产生CO、NOx等有毒有害物质,由于氮氧化物无相关的致死浓度等数据,本次分析预测考虑主要的二次有害污染物为CO和NOx,根据查阅的资料,将NOx视作与CO的6倍毒性。经过计算,一次爆炸的CO和NOx总量为0.07t,折合CO为0.5t,爆炸为瞬间完成,扩散时间取0min。
②预测参数
排放预测历时为15min,风速0.5m/s,1.5m/s、.0m/s,大气稳定度取D、E、F类,分别预测事故状态下不同稳定度、不同风速、下风向不同距离的浓度分布。
③评价标准
风险事故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具体见下表:
表..-1风险事故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表
污染物
评价公司
危害浓度阈值
CO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
1mg/m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范围(PC-STEL)
0mg/m
④预测模式
预测模式采用《建设公司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00)推荐的多烟团模式预测计算事故状况下的污染物地面浓度,公式如下:
式中:C(x,y,0)—下风向地面(x,y)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
x0,y0,z0—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sx、sy、s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sx=sy。
影响范围:
经预测液天然气泄漏发生火灾事故时二次污染物CO扩散下风向浓度分布和影响范围统计结果见以下各表:
表..-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CO的浓度分布(D稳定度)
风速0.5m/s
风速1.5m/s
风速.1m/s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mg/m)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浓度(mg/m)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浓度(mg/m)
0
0.
0
0.0
0
0.0
0.
0.0
0.0
00
1.
00
0.0
00
0.0
00
1.67
00
0.0
00
0.0
00
1.
00
0.0
00
0.0
1.0
0.0
0.0
0.
0.0
0.0
0.57
0.
0.0
0.95
1.
0.0
0.
5.
0.0
1
0.
1
8.
1
0.00
0
0.
0
8.
0
0.51
0.0
6.60
1.55
0.
.
.75
0.0
.57
.
1
0.
1
0.
1
.
1
0.1
1
0.19
1
.
1
0.0
1
0.7
1
.
1
0.0
1
0.
1
1.
1
0.0
1
0.1
1
1.69
0.0
0.0
0.
表..-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CO的浓度分布(E稳定度)
风速0.5m/s
风速1.5m/s
风速.1m/s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环CO浓度(mg/m)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浓度(mg/m)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浓度(mg/m)
0
.5
0
0.0
0
0.0
7.
0.0
0.0
00
11.
00
0.0
00
0.0
00
1.
00
0.0
00
0.0
00
1.
00
0.0
00
0.0
11.5
0.0
0.0
7.76
0.0
0.0
.95
0.7
0.0
.
5.01
0.0
0.98
57.70
0.0
1
0.
1
98.
1
0.8
0
0.11
0
9.17
0
1.
0.
80.
1.
0.9
5.10
.
0.00
1.
.7
1
0.0
1
5.8
1
1.
1
0.1
1
0.7
1
8.15
1
0.0
1
0.
1
.
1
0.0
1
0.5
1
5.
1
0.0
1
0.0
1
1.9
0.0
0.0
6.71
表..-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CO的浓度分布(F稳定度)
风速0.5m/s
风速1.5m/s
风速.1m/s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环CO浓度(mg/m)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浓度(mg/m)
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CO浓度浓度(mg/m)
0
.8
0
0.0
0
0.0
9.
0.0
0.0
00
15.50
00
0.0
00
0.0
00
19.68
00
0.0
00
0.0
00
19.
00
0.0
00
0.0
15.
0.0
0.0
10.7
0.0
0.0
6.
0.
0.0
.
.
0.0
1.
71.05
0.0
1
0.90
1
18.5
1
0.0
0
0.
0
11.
0
0.66
0.
.
1.8
0.
75.
5.
0.00
7.19
60.
1
0.0
1
.80
1
58.17
1
0.1
1
0.65
1
5.60
1
0.0
1
0.7
1
8.5
1
0.0
1
0.0
1
8.71
1
0.0
1
0.0
1
1.
0.0
0.0
7.
表..-5不同风速下CO的最大浓度分布(D稳定度)
风速
(m/s)
最大浓度
(mg/m)
最大浓度出现的
距离(m)
LC50出现的
距离(m)
短时间内允许接触的浓度
范围(m)
0.5
6.75
5.
/
/
1.5
9.96
.6
/
/
.1
16.79
.
/
/
表..-6不同风速下CO的最大浓度分布(E稳定度)
风速
(m/s)
最大浓度
(mg/m)
最大浓度出现的
距离(m)
LC50出现的
距离(m)
短时间内允许接触的浓度
范围(m)
0.5
1.6
5.
/
/
1.5
98.
1,07.10
/
.0
.15
1,1.0
/
表..-7不同风速下CO的最大浓度分布(F稳定度)
风速
(m/s)
最大浓度
(mg/m)
最大浓度出现的
距离(m)
LC50出现的
距离(m)
短时间内允许接触的浓度
范围(m)
0.5
0.00
5.5
/
/
1.5
19.0
1.
/
.0
60.5
10.
/
半致死浓度范围及应急处理半径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各种风速和稳定度条件下,均未出现最大半致死浓度范围,短时间允许接触浓度出现范围在m范围内,由此可见,虽然爆炸产生的CO不会造成人员的中毒身亡,但是仍然会对周边的居民造成一定的健康损害。
)爆炸源强估算:
天然气阀门破裂,遇见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天然气爆炸危害程度影响分析推荐采用TNT当量计算煤气发生炉爆炸影响范围。
TNT当量计算公式如下:
WTNT=
式中:
WTNT——蒸汽云的TNT当量,kg;
Wf——蒸汽云中燃料的总质量,kg;
α——蒸汽云爆炸的效率因子,表明参与爆炸的可燃气体的分数,一般取%或%;
Qf——蒸汽的燃料热,J/kg;
QTNT——TNT的爆炸热,一般取.5×J/kg
计算得出天然气的TNT当量为95.kg。
)具有可燃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本公司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天然气燃烧后放出热量的计算:
公式:Q=Qf×W
式中:
Q---化学品的燃烧后放出的热量(MJ)
Qf---燃料的燃烧热(MJ/m)
W---具有燃烧性的化学品总质量(kg)
表..-8可燃化学品的质量及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场所
物料名称
物料质量
燃烧热(MJ/m)
燃烧后放热量(MJ)
锅炉房
天然气
.kg
5.6
1.
5)具有爆炸性的物质泄漏到1米外所用的时间
当输送管道出现断裂时,其泄露面积等于管道横截面面积,假设爆炸、可燃性气体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形成爆炸性蒸汽云,则
蒸汽云的体积为V=
燃爆气体的泄漏量V’=V·X=09×X
燃爆气体达到爆炸下限的时间t=V’/Q
上式:V—爆炸性蒸汽云的体积,m;
V’---物质的泄露量,m;
X---物质的爆炸下限,%;
Q---物质在管道内的最大流量,m/h;
t---物质泄露后达到爆炸下限的时间,S;
下面选取厂区天然气总管线进行计算,结算结果如下:
表..-9爆炸性化学品泄露后具备造成爆炸事故的时间
物质
管道位置
最大流量Q
爆炸下限X
泄漏量V’
达到时间t
天然气
天然气总管
0.1Nm/h
5
78m
离泄漏点1米处
小时
天然气质量很轻,微量的泄漏出来后,随即消散到周围的大气中,不会对周边村庄产生影响。
6)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情况分析
本公司按TNT冲击波超压-冲量准则公式计算天然气泄漏爆炸造成的后果。
根据公式:
其中,R1:致人死亡半径(m)
R:致人受重伤的半径(m)
R:致人受轻伤的半径(m)
WTNT:介质TNT当量(kg)
计算结果如下:
表..-1爆炸造成的损失分析
物料名称
泄漏量
TNT当量
R1
R
R
天然气
.kg
95.kg
70.5m
11.6m
55.7m
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可知,在各种风速和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之后如果发生聚集爆炸,致人死亡的半径为70.5m,致人受重伤的半径为11.6m,致人受轻伤的半径为55.7m。该范围有主要为周边企业,无居住区。
..废气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源强分析本次评估主要考虑生产车间的尾气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根据环评报告书中相关数据:
表..-1尾气治理系统失效后,本项目的废气排放情况表
编号
废气名称
污染物
污染物产生参数
产生量kg/h
G1
---
粉尘
8.
G
刷漆废气
非甲烷总烃
1.1
G
漆面风干无组织废气
非甲烷总烃
0.8
G
锅炉废气
烟尘
0.
SO
0.01
NOx
0.18
..5废水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源强分析生活废水、事故废水、消防废水未进行截流收集处理,直接排入XXX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将由于污染因子严重超标对其造成冲击,引起污水处理厂设施瘫痪。
表..5-1污染物排放源强表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评价因子源强
未处理排放浓度
废水排放口
废水
水量
.t/a
COD
80
-50
BOD5
80-
SS
0
50-60
氨氮
15
10-0
总磷
.0
1.5-.5
pH
6-9
7.5-9.5
石油类
0
10-00
..6风险防控措施失灵的源强分析本公司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事故废水收集措施、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危化品中间仓库和危险废物暂存间风险防控措施(地面防渗、危废暂存设施)。
本公司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失灵为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中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失灵,危险化学品火灾泄漏后消防废水直接通过雨排口排入市政雨水管网。主要污染因子包括PH、SS和有毒物质。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本企业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有天然气、油漆、稀释剂、危险废物、废水和废气
原辅材料中的危化品直接释放及扩散途径为泄漏事故,间接释放及扩散途径为火灾爆炸事故。危化品直接释放及扩散途径为危险废物在收集、转运过程中泄漏或散落。
生活废水直接释放及扩散途径为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危废直接释放及扩散途径为危废未按规范处置和存放泄漏进入环境。
各风险物质扩散途径及对应的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见表.-1。
..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表..-1 各风险物质泄露事故及应急措施分析表
风险物质
释放及扩散途径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措施
应急物资
应急人员
废水
排污处理设施故障,未经化粪池隔油池的废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加强化粪池隔油池的管理,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营
马上关闭污排阀门,将未处理废水集中围堵收集;若故障能当天修复,则组织处理,不影响生产;若故障不能当天修复,产生的废水超出应急水池容量负荷,请示总经理停止生产清理。待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后重新打开排污口
沙包,排污泵
抢险救援组
危险废物
泄漏或散落
收容场所做好堵漏,由专人完成危险废物的收集、储存及转移工作,并加强监督检查
废危化品、废包装残液等危险废物泄漏,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域,用砂土吸收并置于合适的废弃处理容器中;带完整包装的危险废物散落,马上收集送至危险废物仓库中保存。
沙包;
手套
抢险救援组
油漆
泄漏或散落
加强油漆等的管理,规范操作,由专人完成油漆等的领取、储存及转移工作。
液体泄露。将泄漏的液态危化品包装瓶转移至其他收容容器内,用砂土吸收并按危废处置吸收后的砂土。
防尘面具、橡胶手套、砂包、水
抢险救援组
天然气
管道破损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
火从事故区疏散不必要的人员,及时联系天然气主管部门切气源,待泄漏停止后进行管道维修。
消防栓、CO及干粉灭火器、对讲机、消防沙等
抢险救援组
表..-公司发生火灾爆炸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风险
物资
释放及扩散途径
风险防控措施
应急措施及操作流程
应急物资
应急人员
油漆
包装内或泄露遇明火发生火灾事故
张贴标识,设置消防器材等
火灾扑救过程中,消防人员立即上报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应急人员,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使用消防沙覆盖泄漏物料,使用临近的灭火器和消防栓进行灭火,处理完后将含物料的消防沙作危废处理。
消防栓、CO及干粉灭火器、对讲机、消防沙等
抢险救援组
天然气管道
管道破损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及应急人员
.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1泄漏事故表..1-1厂区发生泄漏事故对环境的后果分析
风险单元
事故类型
大气
地表水
土壤、地下水
危险废物暂存区
防渗、防淋措施故障或废危化品等危险废物泄漏
危废主要为废危化品、废包装和粘油手套抹布等,泄漏量少,及时处理不会对大气产生影响。
若遭遇暴雨淋洗,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污染物随雨水进入水体。
若遭遇暴雨淋洗,污染物通过雨水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排污设施失效
排污处理系统发生故障
--
污水溢出可能对地表水造成影响
若处理不当,污水溢出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影响。
危化品仓库
危化品泄漏或散落;油漆遇明火引发火灾
危化品主要是油漆。油漆易燃,遇明火引发火灾会导致大气污染;浓硫酸易挥发产生硫酸雾,泄漏后会导致大气污染事故
危化品泄漏或散落进入地表水造成污染
危化品泄漏或散落进入土壤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火灾爆炸事故油漆、稀料具有易燃的特性,遇高热、明火能燃烧甚至爆炸。油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造成大气污染,生产过程喷漆工序杜绝明火。
综上,本公司最大可信事故为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在各种风速和稳定度条件下,泄漏之后如果发生聚集爆炸,致人死亡的半径为70.5m,致人受重伤的半径为11.6m,致人受轻伤的半径为55.7m,对周边各村庄不会产生危害。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从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环境应急资源、历史经验教训总结等几方面对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完备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论证,找出差距、问题,提出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公司内容。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现有环境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安全生产、消防等建立起来的,针对环境风险管理的制度欠缺,尚不能满足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环境风险问题认识不足,针对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评估、监测、预警等的相关制度缺失。
)已开展的应急演练多为消防或安全生产事故演练,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演练欠缺,特别是缺少与周边企业、居民的联合环境应急演练等问题。
)对员工开展环境风险和应急管理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不足。
5.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5..1企业现有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1)危险废物
厂区在内设置危险废物仓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收集后分类存放,危险废物库设置防渗措施。企业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及交接管理制度,危险废物处置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制。
)截留措施
厂区现有截流措施:
表5..1-1厂区现有截流措施一览表
序号
化学品名称
截流设置
1
生产装置区
设有导流沟,无事故池相连
雨水排口
闸断阀门(未设置)
事故池
未修建
)防渗措施
公司原辅料仓库、危险废物仓库和生产车间等均为水泥防渗地面。
)三级防控体系及事故废水收集措施
①一级防控体系:生产装置区周边设置截水沟。
②二级防控措施:公司没有设置应急事故水池,设置应急事故池的主要目的是将事故废水通过排水沟导入事故水池。
③三级防控:雨水外排口设置闸门(未设置),可以防止事故废水外漏。
5..公司需完善的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1)雨水总排口未安装截止阀;
)企业没有应急事故池;
)企业未进行过应急演练及培训;
)企业应急物资的配备不充足;
针对现有应急能力不足,需采取的整改措施见下表:
表5..-1针对现有应急能力不足需整改的措施
序号
公司现存问题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1
雨水总排口未安装截止阀
尽快在雨水总排口安装截止阀
短期个月内
企业没有应急事故池
根据相关分析企业尽快修建一座50m3的应急事故池
企业未进行过应急演练及培训
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应急演练及培训
企业应急物资的配备不足
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配备应急物资
5.环境应急资源公司生产车间配备监控摄像、在锅炉房设置了可燃气体探测仪;厂区内配备了一些应急物资、装备,如灭火器、消防沙、消防栓、防护面罩等,但主要集中在消防、安全生产等方面,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所需的监测、预警等所需的基本装备及物资配备应进一步增加。
5.历史经验总结教训对前文收集的国内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案例中企业生产装置区及储罐区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高危操作单元监控措施不到位;使用违规、落后设备从事生产;员工违规违章操作。
本公司引以为戒、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针对上述酿成事故的原因,采取了如下相应对策:
1)强化环境安全责任主体的意识。企业要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平时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泄漏物排入外环境。
)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是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根本。企业应当开展经常性的风险隐患排查,在此基础上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可操作性强的企业应急预案,及时上报与准确发布事故信息。企业应当加强厂区及厂界事故池与缓冲池、厂界雨水排放口,把厂界作为一个大围堰,防止极端情况下再次发生溢流出厂界污染情况。企业应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快速断源并切断环境风险传播途径是事件处置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及时有效部署、快速阻断污染源,对总排口实施关闭、封堵等补救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环境风险受体的防护,切实保护周边群众的大气环境安全。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企业应当加强有毒有害气体防泄漏的预警监测设施建设,早发现、早预警、早撤离,防止周边及企业职工中毒情况的发生。企业应当加强装置区泄漏物料收集、导流、储存等事故池、厂区与厂界事故拦截系统、事故池的建设。企业应当储备必要的环境应急物资和装备,经常性开展对员工环境安全培训,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有效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应急水平。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公司内容针对上述排查的每一项差距和隐患,根据其危害性、紧迫性和治理时间的长短,提出需要完成整改的期限,分别按短期(个月以内)、中期(-6个月)和长期(6个月以上)给出,如下表所示:
表5.5-1企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整改的内容
序号
公司现存问题
整改措施
整改时间
1
雨水总排口未安装截止阀
尽快在雨水总排口安装截止阀
短期个月内(年6月0日)
企业没有应急事故池
根据相关分析企业尽快修建一座50m3的应急事故池
企业未进行过应急演练及培训
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应急演练及培训
企业应急物资的配备不足
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配备应急物资
5
废气未进行日常监测。
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监测
6
废水未进行日常监测。
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监测
7
噪声未进行日常监测。
按照要求进行日常监测
8
与周边可能受有毒气体泄漏影响范围的人群的沟通机制不完善;提醒周边人群紧急疏散的措施不健全,相关演习不足;
加强与周边可能受有毒气体泄漏影响范围的人群的沟通;完善周边人群紧急疏散的措施,加强演习;
中期(-6个月)(年9月0日)
9
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所需的基本装备及物资配备不足;
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所需的基本装备和物资;
10
环境应急预案不健全
完善环境应急预案;
11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动员大会和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动员大会和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题培训
长期(6个月以上)
(长期持续)
1
需要明确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机构,落实到人,开展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
明确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机构,落实到人,开展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
1
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演练,特别是缺少与周边企业、居民的联合环境应急演练等问题;
加强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演练,及与周边企业、居民的联合环境应急演练;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建议与实施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在系统分析XXX有限公司环境风险防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差距和存在问题,重点从加强源头控制、增强环境应急综合能力、健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制订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与问题整改计划。企业应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各计划,切实提高企业的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企业每完成一次实施计划,都应将计划完成情况登记建档备查。
7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7.1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要求,根据企业生产、使用、存储和释放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的评估分析结果,分别评估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将企业突发大气或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的企业,以等级高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环境风险等级高低与企业涉及的化学物质及其存在量、生产工艺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有关,是企业的固有属性。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物质的量、选择风险低的替代品、提高风险防控水平等措施和降低风险。本节按照上述要求对XXX有限公司进行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程序见图7.1-1:
图7.1-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涉气风险物质包括附录A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部分全部风险物质以及第八部分中除NH-N浓度≥mg/L的废液、CODCr浓度≥10mg/L的有机废液之外的气态和可挥发造成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固态、液态风险物质。
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燃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大气环境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计算涉气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年度内最大存在量计算)与其在附录A中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企业存在多种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
式中:w1,w,...,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W1,W,...,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按照数值大小,将Q划分为个水平:
(1)Q<1,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1≤Q<10,以Q1表示;
()10≤Q<,以Q表示;
()Q≥,以Q表示。
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辅助生产原料等,对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中附录A筛选大气环境风险物质,XXX有限公司大气环境风险物质具体见下表:
表7.1-1大气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汇总计算表
物质名称
标准临界量Q(t)
《分级方法》
最大贮量q(t)
q/Q
天然气
10
0.
0.
二甲苯(油漆)
10
0.
0.0
合计
0.01
Q0=0.01<1,本公司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为一般-大气(Q0)7.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评估
(1)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7..1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
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的评估按照工艺单元进行,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企业,对每套工艺单元分别评分并求和,该指标分值最高为0分。
表7..1-1公司生产工艺过程评估
评估依据
分值
公司得分
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
10/每套
0
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a
5/每套
5
具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b
5/每套
0
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
0
0
注:a高温指工艺温度≥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0.至GB0.1所确定的化学物质;b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7..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
企业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指标见表。对各项评估指标分别评分、计算总和,各项指标分值合计最高为70分。
表7..-1公司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依据
分值
得分
毒性气体泄漏
监控预警措施
(1)不涉及附录A中有毒有害气体的;
()根据实际情况,具备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光气、氯气、氨气、苯等)厂界泄漏监控预警系统的
0
0
不具备厂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的
5
符合防护距离
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防护距离要求的
0
0
情况
不符合环评及批复文件防护距离要求的
5
近年内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
发生过特别重大或重大等级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
0
0
发生过较大等级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
15
发生过一般等级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
10
未发生突发大气环境事件的
0
7..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将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各项指标评估分值累加,得出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划分为个类型。
表7..-1公司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划分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
M<5
M1
5≤M<5
M
5≤M<65
M
M≥65
M
根据表7..1-1和表7..-1可知公司生产工艺过程评估得分为5分,公司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得分为0分,合计得分为5分,根据表7..-1得知,M<5,故生产工艺过程与大气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为M1。
7.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评估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按照企业周边人口数进行划分。按照企业周边5公里或米范围内人口数将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划分为类型1、类型和类型三种类型,分别以E1、E和E表示,见表7.-1。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按类型1、类型和类型顺序依次降低。若企业周边存在多种敏感程度类型的大气环境风险受体,则按敏感程度高者确定企业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
表7.-1大气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划分
敏感程度类型
大气环境风险受体
类型1
(E1)
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5万人以上,或企业周边米范围内人口总数1人以上,或企业周边5公里涉及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相关保密区域
类型
(E)
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或企业周边米范围内人口总数人以上、1人以下
类型
(E)
企业周边5公里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科研单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人口总数1万人以下,且企业周边米范围内人口总数人以下
根据调查,公司周围5KM范围内居住人口总数约为,本公司属于类型(E)。
7.企业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要求,根据企业生产、使用、存储和释放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的评估分析结果,分别评估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将企业突发大气或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的企业,以等级高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环境风险等级高低与企业涉及的化学物质及其存在量、生产工艺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有关,是企业的固有属性。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物质的量、选择风险低的替代品、提高风险防控水平等措施和降低风险。本节按照上述要求对XXX有限公司进行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分级程序见图7.-1:
水风险物质包括附录A中的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部分全部风险物质,以及第一、第二部分中溶于水和遇水发生反应的风险物质,具体包括:溶于水的硒化氢、甲醛、乙二腈、二氧化氯、氯化氢、氨、环氧乙烷、甲胺、丁烷、二甲胺、一氧化二氯,砷化氢、二氧化氮、三甲胺、二氧化硫、三氟化硼、硅烷、溴化氢、氯化氰、乙胺、二甲醚,以及遇水发生反应的乙烯酮、氟、四氟化硫、三氟溴乙烯。
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水环境风险物质,计算涉水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当企业存在多种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
式中:w1,w,...,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W1,W,...,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按照数值大小,将Q划分为个水平:
(1)Q<1,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1≤Q<10,以Q1表示;
()10≤Q<,以Q表示;
()Q≥,以Q表示。
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辅助生产原料等,对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1-中附录A筛选水环境风险物质,XXX有限公司水环境风险物质具体见下表:
表7.-1水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汇总计算表
物质名称
标准临界量Q(t)
《分级方法》
最大贮量q(t)
q/Q
二甲苯(油漆)
10
0.
0.0
合计
0.0
Q0=0.0<1,本公司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为一般-水(Q0)。
7.5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评估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将各项分值累加,确定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7.5.1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对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含有风险工艺和设备情况的评估按照工艺单元进行,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企业,对每套工艺单元分别评分并求和,该指标分值最高为0分。
表7.5.1-1公司生产工艺过程评估
评估依据
分值
公司得分
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
10/每套
0
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a
5/每套
5
具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b
5/每套
0
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
0
0
注:a高温指工艺温度≥00℃,高压指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10.0MPa,易燃易爆等物质是指按照GB0.至GB0.1所确定的化学物质;b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7.5.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企业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指标见表7.5.-1。对各项评估指标分别评分、计算总和,各项指标分值合计最高为70分。
表7.5.-1公司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依据
分值
得分
截流措施
(1)环境风险单元设防渗漏、防腐蚀、防淋溶、防流失措施;且
()装置围堰与罐区防火堤(围堰)外设排水切换阀,正常情况下通向雨水系统的阀门关闭,通向事故存液池、应急事故水池、清净废水排放缓冲池或污水处理系统的阀门打开;且
()前述措施日常管理及维护良好,有专人负责阀门切换或设置自动切换设施保证初期雨水、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入污水系统
0
0
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元(包括可能发生液体泄漏或产生液体泄漏物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截流措施不符合上述任意一条要求的
8
事故废水收集措施
(1)按相关设计规范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事故存液池或清净废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并根据相关设计规范、下游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和易发生极端天气情况,设计事故排水收集设施的容量;且
()确保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在事故状态下能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且
()通过协议单位或自建管线,能将所收集废水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0
8
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元(包括可能发生液体泄漏或产生液体泄漏物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事故排水收集措施不符合上述任意一条要求的
8
清净废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
(1)不涉及清净废水;或
()厂区内清净废水均可排入废水处理系统;或清污分流,且清净废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
①具有收集受污染的清净废水的缓冲池(或收集池),池内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池内设有提升设施或通过自流,能将所收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且
②具有清净废水系统的总排口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清净废水总排口,防止受污染的清净废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0
0
涉及清净废水,有任意一个环境风险单元的清净废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不符合上述()要求的
8
雨水排水系统风险防控措施
(1)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水排水系统具有下述所有措施:
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雨水外排;池内设有提升设施或通过自流,能将所收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②具有雨水系统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在紧急情况下有专人负责关闭雨水系统总排口(含与清净废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得通过生产区和罐区,或具有防止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等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
0
8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
8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风险防控措施
(1)无生产废水产生或外排;或
()有废水外排时:
①受污染的循环冷却水、雨水、消防水等排入生产废水系统或独立处理系统
②生产废水排放前设监控池,能够将不合格废水送废水处理设施处理;
③如企业受污染的清净废水或雨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则废水处理系统应设置事故水缓冲设施;
④具有生产废水总排口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负责启闭,确保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不合格废水不排出厂外
0
0
涉及废水外排,且不符合上述()中任意一条要求的
8
废水排放去向
无生产废水产生或外排
0
0
(1)依法获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
()进入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或
()进入其他单位
6
(1)直接进入海域或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或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或再进入海域;或
()未依法取得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
()直接进入污灌农田或蒸发地
1
厂内危险废物环境管理
(1)不涉及危险废物的;或
()针对危险废物分区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具有完善的专业设施和风险防控措施
0
0
不具备完善的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设施和风险防控措施
10
近年内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
发生过特别重大及重大等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8
0
发生过较大等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6
发生过一般等级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未发生突发水环境事件的
0
注:本表中相关规范具体指GB、GB50、GB、GB、SH
7.5.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将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水环境风险控制措施及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各项指标评估分值累加,得出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划分为个类型。
表7.5.-1公司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划分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
生产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
M<5
M1
5≤M<5
M
5≤M<65
M
M≥65
M
根据表7.5.1-1和表7.5.-1可知公司生产工艺过程评估得分为5分,公司大气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与突发大气环境事件发生情况评估得分为16分,合计得分为1分,根据表7.5.-1得知,M<5,故生产工艺过程与水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类型为M1。
7.6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E)评估按照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同时考虑河流跨界的情况和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情况,将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划分为类型1、类型和类型,分别以E1、E和E表示,见表7.6-1。
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按类型1、类型和类型顺序依次降低。若企业周边存在多种敏感程度类型的水环境风险受体,则按敏感程度高者确定企业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
表7.6-1水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类型划分
敏感程度类型
水环境风险受体
类型1
(E1)
(1)企业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公里流经范围内有如下一类或多类环境风险受体:集中式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后小时流经范围(按受纳河流最大日均流速计算)内涉及跨国界的
类型
(E)
(1)企业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公里流经范围内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或具有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其他水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如国家公园,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养殖区,天然渔场,海水浴场,盐场保护区,国家重要
湿地,国家级和地方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国家级和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世界、国家和省级地质公园,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
()企业雨水排口、清净废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公里流经范围内涉及跨省界的;
()企业位于溶岩地貌、泄洪区、泥石流多发等地区
类型
(E)
不涉及类型1和类型情况的
注:本表中规定的距离范围以到各类水环境保护目标或保护区域的边界为准
根据调查判断,本公司属于类型(E)
7.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确定与调整
本公司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根据7章节内容,本公司风险等级为一般[一般-大气(Q0-M1-E)+一般-水(Q0-M1-E)]。
8小结本企业在做好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可将风险事件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对区域造成的影响可控制在局部范围内。
9附件附件1环评批复
附件危险废物处理协议
附件1环评批复
附件危废处理协议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