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
“晚餐与体重和寿命的关系”的文章
吓倒了一片吃货。
文章认为晚餐吃不对
不仅容易导致肥胖,
还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从而影响人的寿命。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一个人的体重受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年龄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关系最密切的还是一日三餐,尤其是晚餐。不少肥胖者缘于晚餐吃太好、太饱,但说是严重影响寿命就有点过于夸张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
能让我们享受晚餐的同时兼顾健康呢?
最佳晚餐时间晚餐最佳时间为18点~20点之间,胃需要用3个小时消化食物。晚饭吃太晚,胃得不到休息,会造成胃胀、消化不良,长期下去容易产生胃痛等症状。另外胃肠工作时间过晚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或失眠等问题,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等。
多素食少荤食大多数家庭晚餐准备时间充裕,餐桌上一般会比早餐丰富,鱼肉等荤菜较多,这样对健康不利。晚餐一定要偏素,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高钙以及容易胀气的食物,口感酥脆的油炸食品深受人们喜爱,但是比较油腻且不易消化,尽量不要晚上吃。可以选择热量低,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燕麦粥。这样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总能量的摄入量,有利于控制体重。
七分饱足矣晚餐吃的过饱,必然造成胃、肠、肝、胆、胰等脏器在睡眠时仍不断地工作且传递信息给大脑,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进而言造成失眠多梦,长期下来就会引发神经衰弱等疾病。
长期晚餐过饱,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负担加重,加速老化,进而诱发糖尿病。当然,进餐时也需要专心,不要边吃边看电视,这样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饮食过量。
同时,进餐时也需要注意细嚼慢咽,只有细嚼慢咽才会感受到自己对食物热情的变化、饥饿感的消退,减慢吃饭速度还可以体会胃里逐渐充实的感觉。
餐后运动不可少食物进入人体为人体提供各种营养及能量,消耗能量最多的是基础代谢,简单来讲,就是维持我们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提供的能量通常都有剩余,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主动消耗一小部分,日常活动或者运动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晚餐后需要我们做一些适量的运动,而不是吃完饭就坐在沙发上。通常来说,进餐30分钟以后,进行散步或一些比较轻量的运动,都是对健康有益的。
点击下列关键词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公益微电影《彩虹之梦》
公益微电影《用爱唤醒你》
最美“白衣女孩”
停车场中上演生命接力
减肥饮食搭配
母乳喂养
全飞秒
撸串儿
热毛巾妙用
“三手烟”的危害
海参真的“大补”吗?
糖尿病饮食规范
援非女医生矫晓玲
胶东国际肿瘤论坛
内容整理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