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医院中医护理特色门诊开诊

古代医家早就提出

“上工治未病”的防病思想

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中医护理技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的腧穴以调和气血、激发相应器官的功能,起到扶正祛邪、治病防病的作用。

  多年来,医院始终秉承“弘扬祖国医学,福泽民众健康”的宗旨,积极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技术20余项,年例次数达4万余例。年9月18日,医院中医护理特色门诊正式开诊,选派资深中医护理人员坐诊,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依据辨证施护的原则,将中医特色技术、养生保健、康复指导和健康咨询等护理服务扩展到出院病人的延续护理及门诊亚健康病人的调理中,利用中医传统疗法的简、便、验、廉的特点,能有效地治疗感冒、慢性咳嗽、失眠、高血压、腹胀、便秘、颈椎病、腰腿疼及各种痛症等。欢迎广大患者、亚健康人群就诊和咨询。

中医护理特色门诊开展项目

  刮痧、拔罐/平衡罐、耳穴贴压、艾灸/隔姜灸、穴位按摩(开天门)、腕踝针、贴敷疗法

中医护理门诊就诊流程

开诊时间

每周三、周五下午

地点

门诊3楼西2区

治未病中心

咨询电话

-

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是拔罐疗法的一种,是平衡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阴阳学说为基础,以神经传导学说为途径,以自身平衡为核心,运用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等不同的拔罐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部位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的自然平衡疗法。   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气,调节改善机体疲劳,使得肾气平稳,肝脾调和。

  治疗疾病:   1.痛证:风湿痹症,如各种神经麻痹、急慢性疼痛、关节疼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背酸痛、腰肌劳损等。   2.内科病证:外感风寒感冒、咳嗽气喘、脘腹胀满、便秘、消化不良、失眠等。   3.外科病证:疮疡将溃或已溃脓毒不泄的外科疾患、扭伤、痈肿疮毒以及蛇伤急救等。   4.其他:痤疮、口眼歪斜、亚健康疲劳状态等。

刮痧

  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类、砭石类、玉石类、铜砭等,蘸取刮痧油、水或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痧点或痧斑,通过疏通腠理和经络,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作用:疏经通络,驱邪外出,通调营卫,和谐脏腑。   治疗疾病:   1.痛证: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偏头痛、各类骨关节病。   2.内科病证: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脘腹胀满、便秘、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等。   3.外科病证: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疮疡、扭伤恢复期等。   4.妇科病证:月经不调、痛经。   5.皮肤科病证:湿疹、痤疮、神经性皮炎等。   6.其他:亚健康疲劳状态等。

艾灸/隔姜灸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通过烧灼、温熨或熏烤人体相应的穴位,借用灸火的热力作用,达到防治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隔姜灸是艾灸技术范畴中隔物灸的一种,是利用生姜将艾柱和穴位皮肤间隔开,借生姜辛温的效力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达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   作用: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消瘀散结、扶阳固脱、引热外行、防病保健   治疗疾病:   1.痛证:颈椎病、腰腿痛、胃脘痛、痛经。   2.寒证:面瘫、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宫寒。   3.虚证:慢性胃肠虚弱、腹泻、肾元不济、腰膝酸软、夜尿频繁。   4.热证:带状疱疹、丹毒、疖痈。   5.改善亚健康状态。

腕踝针

  腕踝针技术是一种循着肢体纵轴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治疗疾病的特色针灸疗法,止痛效果尤为显著。它通过刺激皮部,促进气血运行通畅,以达“通则不痛”。   作用:缓痉止痛   治疗疾病:   1.各种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如急性扭伤引起的疼痛、手术后疼痛、换药疼痛、慢性腰痛、癌症疼痛等。   2.内科病症:各类头痛、失眠、应激反应等。   3.妇科病症:痛经。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是耳穴疗法的一种。它是用胶布将药豆(针)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疾病: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神经性疼痛、牙痛、手术后疼痛、腰腿疼痛、胃脘部疼痛、偏头痛等。   2.各种炎性疾病:咽喉炎、牙周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盆腔炎等。   3.过敏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   4.内科系统常见病症: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病、眩晕症、神经衰弱、心悸、糖尿病等。   5.其他:感冒、中暑、咳嗽、痛经、月经不调、预防保健、失眠、便秘、耳鸣、耳聋等。

开天门

  开天门是指运用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头面部的穴位上,刺激末梢神经,使机体产生感应,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功能的技术操作。   作用:平衡阴阳、开窍宁神、通络明目、止痛等,也可增强体质,预防保健。   治疗疾病:缓解头痛、头晕,精神萎靡,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

贴敷疗法

  贴敷疗法是指在体表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上敷贴调制好的中草药,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作用: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治疗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功能性胃肠病、便秘、腹胀、胃脘痛。   2.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3.循环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   4.外科疾病:疮疡肿毒、静脉炎等。

新生儿野菊花洗浴

  新生儿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皮下血管丰富、角质发育尚不完全,易发生新生儿过敏性红斑,采用野菊花所制的野菊花溶液为患儿洗浴,利用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等功效,缓解新生儿皮肤过敏性红斑症状。   作用: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治疗疾病:缓解新生儿皮肤过敏性红斑症状。

产后缺乳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点法、按法、推法、叩击等各种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具有减轻疼痛、调节胃肠功能、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我科通过选择适当时间循经取穴,作用于特定穴位,以达到刺激乳腺泌乳,缓解产后缺乳症状。   作用:疏通经络,激发经气、减轻疼痛、调节胃肠功能。   治疗疾病:气血虚弱型缺乳、肝气瘀滞型缺乳。

中药喷雾

  中药喷雾技术是将中药放入喷雾瓶内,通过喷雾将药液化成气雾状,均匀的喷雾在口腔咽喉部,促进黏膜吸收药液,从而达到镇痛、抗炎,促进损伤黏膜早期修复,缓解口、鼻、咽不适症状。   作用:抗炎消肿、清凉止痒、抗菌镇痛、促进细胞增生,黏膜修复。   治疗疾病:   1.胃镜检查后咽干、咽痒、异物感、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咽喉疼痛等咽喉部不适。   2.内科病症:口干、舌燥、咽喉不适、慢性咽炎等。

蜜煎导

  蜜煎导技术,系导便法之一。使用蜂蜜,制成栓剂,以达到滋润大肠,有效的增润大肠的津液,从而改善大便难下的状况。   作用:润肠通便、滋养脏腑、培补脾土诸功能。   治疗疾病: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肠燥津亏型的便秘者。

点在看的人,都能拥有

惊为天人的美貌和运气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jbwh/10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