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而言,葡萄是一种“舶来品”,其原产地位于黑海、东地中海沿岸一带、以及中亚细亚地区。大约六千年前,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已经开始栽培葡萄,使用葡萄酿制葡萄酒,此后,优质的葡萄品种向西传入意大利、法国等等西欧国家,向东传入了东亚。先秦时期,西域一带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酒已颇为盛行,西汉时期的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把大宛葡萄品种引入中原,从此之后,葡萄在华夏大地上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葡萄酿酒也日益兴隆,葡萄文化融入了华夏的血脉里。
葡萄酸甜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其含糖量多大10%-30%,蕴含的多种果酸有益于人体的消化系统。葡萄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常常食用葡萄可以缓解神经衰弱、疲劳过度的症状。曾经的一段时间,葡萄还成了视频网站上的“明星”,“厨房科学家”把一粒葡萄切成两半,留下一点葡萄皮连接两边,把它们放入微波炉之后,两半葡萄之间的连接处会噼里啪啦、火花迸射,如今,物理学家发现了“火花迸射”的原因。
此前,物理学家们认为水分过多的葡萄会阻碍微波炉发出的能量波,因为能量波的波长与葡萄的直径比较近似。能量波为葡萄内部的电解质充电,随后电解质从葡萄的一半流向另一半,而连接着两半的葡萄皮如同一根电线,于电流流过时获得了能量。
电流快速的流过葡萄皮时,带电荷的电解质试图从葡萄的一半跳到另一半,致使葡萄皮周围的空气增压、生成闪耀的等离子体耀斑,这些等离子体耀斑就是四散迸射的火花了——这一现象与太阳射线、荧光灯灯光的发光原理相同。不过,物理学家的新发现让以上的解释站不住脚了。
之后,物理学家们发现,并不一定需要葡萄皮连接两半葡萄,主要两半葡萄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毫米以内,一样可以声称劈啪作响的等离子体耀斑,研究人员认为,若两半葡萄可以在不带皮的情况下产生等离子体耀斑,那么,能量一定以另一种方式积累和释放。为了验证另一种假说,研究人员把两半分开的葡萄放入微波炉中,启动微波炉的同时,用热照相机拍下了葡萄的整个变化过程。
热照相机拍摄的视频中,显示了两半葡萄之间有一个热点,这个热点是电磁能量的积累所产生的,并不是源于葡萄的内部。基于此,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新解释,即两半葡萄在微波中的距离在3毫米以内,吸收的能量波在两半葡萄之间的微小间隙里来来回回的弹跳,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强的电磁场。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电磁场变得非常强大,它会为附近的电解质增压,使得电解质在等离子体的爆炸中喷射而出。物理学家不建议人们在家中进行这一实验,一方面会损坏微波炉、另一方面防止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小考题:你是否会用家中的器具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欢迎你留言讨论。
(本号专注于科技前沿、历史拾遗、奇闻异事和人物品鉴,还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