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3日讯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开始陆续上班,虽说新年新气象,但很多人还没有从“节日模式”中转变过来,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恐惧上班等症状,这些都可以称之为“节后综合症”。医学上认为,专家表示,遇到“节后综合症”不要紧张,应该平常心对待,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生活、工作或学习方面的事情,循序渐进地进入一种日常的状态。
专家介绍,所谓“节后综合症”,是指人们在长假后,精神状态由紧张到松弛,再由松弛到紧张,身心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人体免疫力系统紊乱症状,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节后综合症”的状况因人而异,有的人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而有的人则需要几天时间来缓解。
有效应对“节后综合症”要低盐减糖,饮食清淡护肠胃。春节各种大鱼大肉、宵夜、零食打破了平常的饮食结构,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肠道负担加重引起积食。应对“节后综合症”首先要恢复正常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应多吃新鲜蔬果和谷物,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如燕麦、紫薯、玉米、苹果、芹菜、胡萝卜等。此外,日常饮食应注重减少油少盐,饮食清淡,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尽量选择无糖、减糖类食物,以减少热量,降低肠胃负担。
要适度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提高专注力和睡眠质量。慢跑半小时、十分钟瑜伽、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还可以散散步、晒晒太阳,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无论是选择健身房、运动场,还是早起锻炼、夜间跑步,都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此外,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可用热水洗脚,按摩脚心足趾可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不让大脑高度兴奋,可用听音乐等手段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