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了个居士,说自己一年多没睡好过觉了,只要有上点躁音会被吵醒。我说可能神经衰弱了,医院看医生开点药吃。坚持自己没有病,不需要看医生,只需要找个安静的环境.......
在人生旅途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医学家称睡眠为最佳的健康“充电”。可见,睡眠对生命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古人也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名言。作为一个医生,以济世活人为天职,面对众生失眠的痛苦。有何“睡方”来解救呢,我常以佛教的“出世”与“入世”来开导病者。须知,睡觉犹如出世,醒了就是入世。这两者均有境界。“出世”是超脱凡尘,恬淡虚无,安详静滥。入静入定才能人睡。如果躺在床上,满脑子想这事那事,仍扮演你那“入世”的角色,什么钱呀权呀,丢不了放不下,搅得心绪烦乱不宁,岂能入睡?
但要人人都达到“出世”这种平和安详超脱凡尘的境界,说着容易做到难。《红楼梦》中的疯颠道人唱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家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那疯颠道人开释人们:“若要好,便是了;若不了,便不好。”然而,真正能悟出并做到的可谓凤毛麟角。那颇有学问的贾雨村,何尝不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呢?可他见到娇杏这个丫头时,情不自禁地心摇神荡,形影总在身边。一做了官,就派人将娇杏接来做了填房。时至今日,人类社会仍是一个被金钱、等级左右的社会。人生活在红尘扰攘的社会中,最容易满足的是肉体,而最难对付而又极为脆弱的是心。活在尘世,总少不了七情六欲,少不了英雄气短。一旦陷入金之美丽权之美丽色之美丽的沼泽之中,难免为情所伤,为气所害,脆弱的心灵何以承受得了?心理失衡,不仅睡不好觉,而且易发生心身疾病,危及健康。
所以,人活在世人,必须有一颗“平常心”。为人处世,不怨不艾,不浮不躁,淡泊宁静,固守心性,永不失落。这样,才能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自由自在,到睡时安然进入甜蜜的梦乡。
这就是“入世”与“出世”的境界。明白此理,睡觉的境界也是做人的境界,人生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在万丈红尘中执著于灵魂的修炼,做一个超拔于肉身之外、注重灵魂生活的圣者。弘一法师堪称楷模。他出家之前风流倜傥,以出类拔萃的书法、绘画、篆刻、音乐、戏剧、诗文而名扬四海。声望之高,旁人不可企及;世俗快乐,自家享受不尽。但他不满足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追求的是灵魂生活,去探索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本源,毅然遁入空门,出家做了和尚。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并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层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二层是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三层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弘一法师在出家24年中,持斋甚严,生活极简,潜心于修炼,精心于对佛教经典的整理和研究,写出了《四分律戒相表记》、《甫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等重要著作,他在灵魂生活中不断攀援,修炼成为一代佛界大师。
想想弘一法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有什么不可以丢掉的呢?还会被睡觉的问题所困扰吗?
(早上一居士主动联系说可以帮我办个北京车牌号,以后车就可以开进京城啦,他朋友专业办这个的。然后接着说先办下假结婚,过户后再离了……亏他想得出来,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