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会遇到愿望挫折和心理冲突,出现头昏、脑胀、心悸及失眠等烦恼反应,但不一定都患植物神经紊乱因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能否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要看一个人对心理冲突所持的态度和认识,以及对困难处境的改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由于人们的个性、年龄和生活经验不同,其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别
心理冲突对植物神经紊乱的发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所有心理冲突都会引起本病的发生因为心理冲突引起发病,常和心理冲突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和本身的心理素质(即病前性格特征)以及患者当时所处的机能状态有关
一般地说,自幼经过困苦和挫折磨练的人,适应能力强些自幼受到娇养,未受过挫折锻炼的人,适应能力就弱些前者能正确对待愿望挫折和心理冲突,不致于被困难处境所压倒,能退一步着想,改变客观现实与愿望之间的紧张冲突关系,调和缓冲心理冲突,不致引起心理上的严重失调;反能“吃一堑,长一智”,变压力为动力,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后者在遇到心理冲突不能解脱时,烦恼反应长期待续下去,就产生了疾病意识,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致使烦恼反应进一步加剧,继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的发生譬如,高考落榜之后,有的人灰心丧气,指不起头,直不起腰,整天闷网不乐,焦虑不安,甚至走向绝路同样一件事,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同,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认识的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