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色
中
医
失眠,是枕上的无边流浪,也是孤独和抑郁的温床。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肥胖、睡眠不足对情绪的影响很大,可能伴有紧张不安、焦虑、情绪低落,患者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失眠的症状过度的担心、焦虑不安,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贴耳豆在中医上是很常见的理疗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耳豆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某些疾病在耳廓相关部位的反应规律,进而针对耳穴的阳性反应部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刺激,就可以对疾病的病理过程发生影响,促其逆转或消除,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国耳穴疗法广泛应用多种系统疾病,应用研究涉及到内、外、妇、儿、皮肤、眼、耳鼻喉等各科种疾病。欧洲耳穴临床研究主要体现在心身医学、疼痛性疾病、新生儿诊治、戒断证、妇科病、神经系统疾病。美国对耳针镇痛、神经康复、缓解焦虑等方面机制做了神经生理学解释,进一步证实了耳穴的疗效。美国耳穴临床研究主要为应用耳针对戒断症状、疼痛、焦虑、减肥、关节炎等进行治疗的研究,以及耳针抗痛的机制研究。
耳穴刺激方法很多,有耳穴贴压、耳穴放血、耳穴按摩、耳穴割治、耳穴火针、耳穴指压、毫针、皮内针、电针、电热针、电火针、电极板、经皮电刺激神经、耳穴冷激、耳穴磁疗、耳穴激光等几十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王不留行籽贴压的方法,以其快捷便利、疼痛较小的优势广泛应用。当身体的某一局部发生病变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可以出现变色、变形、丘疹、血管变化、脱屑等色泽或形态改变。
血液科常见的血液病相关乏力、化疗后乏力、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失眠、便秘、腹胀、神经炎、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的治疗起到很好的疗效,更好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哪些疾病可以通过耳穴治疗
耳穴治疗简单易行,治疗效果迅速,可以用于常见的妇科疾病,如痛经、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妊娠呕吐等,还可用于各个内分泌代谢及功能性疾病如神经衰弱,以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疾病等,对失眠、便秘、头晕、过敏性鼻炎、减肥等效果显著。
耳穴治疗比较安全,无绝对禁忌证,但有些情况需要注意:
严重心脏病不宜使用。
严重器质性病变,如高度贫血等不宜使用。
孕妇不可强刺激,不宜针刺。
外耳患有病症,如溃疡、湿疹、冻疮破溃时,不宜使用。
常见疾病的耳穴选穴治疗
用75%乙醇消毒耳廓后,取出一个耳贴,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持耳贴置于耳穴上贴牢,拇指和示指相对适度按压,每穴按压1~3分钟,以酸胀为度。
耳贴可固定24小时,期间可在晨起,午休、睡前多次按压刺激。
痛经:子宫、内分泌、卵巢、下焦、神经系统皮质下、神门、腹、肝、脑垂体、盆腔。
盆腔炎:耳尖、盆腔、内分泌、肾上腺、脾、肝。
围绝经期综合征:子宫、内分泌、卵巢、脑垂体、丘脑、肾、肝。
妊娠呕吐:神经系统皮质下、贲门、胃、肝、神门、枕。
失眠多梦:心、神门、神经系统皮质下、枕、神经衰弱区、多梦区。
头痛:神经系统皮质下、外交感、枕小神经点。
胃肠功能紊乱:胃、小肠、乙状结肠、消化系统皮质下、交感、脾。
便秘: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肺、乙状结肠。
减肥:脾胃、饥点、大肠
预防感冒:过敏区、内分泌、肾上腺、内鼻、肺、脾。
预防晕车:贲门、胃、枕、晕点、内耳、皮质下、过敏区。
戒烟:神门、肺、口。
耳穴压豆简便安全有效
不用「吃药」的中医调理
不妨试试吧!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