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琳升孟映雪父女两代名医坐诊包头市蒙中

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78971.html
4月19日起孟琳升、孟映雪父女两代名医医院“名医工作室”日前,医院获悉,已经3年不再出诊,致力于著书立说的78岁高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我市知名老中医孟琳升教授和其长女——包头市名中医治未病中心专家、主任医师孟映雪医院“名医工作室”,让患者能享受到我市知名中医的诊疗服务。

据了解,4月19日起,孟琳升老先生将于每周一上午在“名医工作室”出诊,孟映雪出诊的时间是每周三上午。“父亲出诊时我也会尽量陪同,以便进一步整理、总结父亲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方剂,医院及包头市中医事业的发展、传承作贡献。”孟映雪说。

“我是土右旗土生土长、土里土气的‘土医生’,从医60年,看好了一些病人,本地人民相信我、信任我,现在我老了但心不老,除了著书立说、总结经验外,还希望更多地发挥余热,为当地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谈到为何会在耄耋之年重新“出山”时,孟琳升老先生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医院党委书记王京宝表示,孟琳升老先生是包头市最有影响力的中医界“元老”之一,也是自治区中医界最早的中医研究生,不仅在中医临床方面,在蒙中医研究方面也造诣极高,对很多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疗方法。“我们希望通过打造‘父女名医工作室’进一步辐射周边,提升影响力,吸引更多包头市乃至国内的知名专家来名医工作室坐诊,为更多患者服务。”王京宝说。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吴喜德表示,医院把孟琳升老先生请回来,希望通过父女二人的坐诊,进一步打造孟氏传承工作室,做好知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让医院的年轻医生在老专家的“传、帮、带”中快速成长,进一步振兴包头市蒙中医事业的发展。

孟琳升:满腔情怀做好“明医”

孟琳升

年评为全国突出贡献人员,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医院建院创始人之一,历任包头市中蒙医研究所所长、包头医院副院长兼中共党总支委员,香港中医药出版社等6单位特聘编审、课题教授,医院一级教授。

诊治专长: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经验丰富,卓有见地,首重辨证要点,分病程之长短、定性质寒热,察证候之虚实,长期研究临床杂病,不泥古方,不拘成方,以实践为标,创拟众多新方,对疑难杂症之诊治,多有奇效。

出诊时间:东河院每周一上午

“孟老是有‘大情怀’的中医!”3月17日,记者采访孟琳升老先生时,包头医院总药剂师、医院名医工作室负责人白凤鸣说。孟琳升字欣宽,别号美岱山翁、塞上医翁。孟老16岁从医,年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毕业,曾历任土右旗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医院主治医师、包头市中蒙医研究所所长、包头医院副院长等职。孟老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工作60余年,经验宏富、著述丰巨,前后发表论文、论著近百篇(部),大型巨制有《中医治癌大成》(万字)、《中医临床大全》(万字,为内科主编)、《中华医学望诊大全》(80万字,为副主编)等。“我刚来包头时,包头还没有独立的蒙中医机构。”谈起当年筹建包头市中蒙医研究所和包头医院的往事,孟老打开了话匣子。如今,通过包头市蒙中医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传承发展,包头市蒙中医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孟老感到十分欣慰。“我也是父亲的学生,早年就和父亲签了跟师协议。”在女儿孟映雪眼中,父亲一生不泥古方,在传承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三论”中医理论,值得她毕生学习和传承发扬。孟氏中医的指导思想是“多维求协论”,理论核心是“藏象正邪论”,诊疗特色是“病机中心论”。“中医看病和现代医学完全不同,它讲究的藏象!什么是藏象?就是人体内脏反映于外的现象,比如我们看面相、舌象,进行脉诊,才能得出病象,再根据这些‘象’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诊断和用药。”说起孟氏中医的“三论”,孟老先生如数家珍。他指出,中医的藏象,是在“活”的状态下进行分析的,根据藏象正常还是反常,以常恒变的方法确定是否有病、有什么病。“人在自然界中生存,藏象必然受到天体、地球乃至气候、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对人体都有影响,人体能适应的为‘正气’,超越人体不适应机能的为‘邪气’。”孟老指出,中医的“病机中心”论是指中医看病不是具体看哪种病,而是看是虚、是实、是热、是寒,还是有了水、有了痰、有了瘀血……即为病机,“比如掉头发,如果受了风,会用散风的药,若是‘火’引起的,则用泻火药,病机决定疗法、决定方剂、决定用药。”在孟氏“三论”思想的指导下,孟老拟出治疗冠心病、胃病、肝病、肾病、关节病诸多新法、新方甚至新药,如顽麻方、润金化痰汤、流气止痛汤、舒郁安神方等。每种疾病,孟氏均各有其系统治疗系列新方,如治慢性肾炎有疏肝利水汤、健脾复肾汤、培元复肾汤、温阳复肾汤、芳化复肾汤等;治疗冠心病有疏肝通心汤、顺导通心汤、清化通心汤、并益通心汤等。孟老临证,一丝不苟。每诊必记,有案必录。前后记有《孟琳升医案》《临床科研资料》6册,字数余万;《临床日诊录》60余册,字数余万;《孟氏医策》40册,字数0余万。从普通常见病,到疑难顽固病,都有翔实记录,成为研究临床杂病极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我要对每一位病人负责任!”采访中,孟老表示,之所以每周仅在“名医工作室”出诊一上午并要限号,是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每一个病案都要综合分析,诊对病机,才能对症治疗,毕竟我现在是虚岁80的老人了,思维不如从前,如果看诊量大,怕分析不到位,把握不准确。”孟老说,他毕生倡导中医人做“名医”“明医”,尤其要做明确病机、明确用药后治疗效果的“明白医生”,万万不能做“鸣医”,过分吹嘘害人不浅。“老百姓看病不容易,有太多人因病致贫,做医生的,必须坚持职业操守,不能做误人病情、耗人钱财的‘鸣医’!”孟老说。

孟映雪,让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孟映雪

主任医师,中医世家孟琳升之女,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国家治未病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学科带头人,内蒙古特色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包头市名中医,荣获包头市第一批鹿城英才、鹿城最美医生、包头市人民好医生、内蒙古人民好医生等称号。参与编写《中医治癌大成》、《中医治未病学教程》、《中医治未病养生有道·经穴妙用》。

诊治专长:擅长中药治疗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胃炎、慢性鼻咽炎、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疼、失眠、妇科杂症等,擅长治疗疑难杂症,根据体质指导养生,制定膏方。

出诊时间:东河院:周三上午;滨河院:周二、周五上午

“年去滨河院主持治未病中心工作前,我一直在东河院工作,有很多东河区的老患者,我去滨河后,他们中有的人跑很远的路去那边看病,遇到门诊患者比较多时,他们经常要从上午等到下午。”孟映雪说,能再回东河院工作,尤其是和父亲一直在“名医工作室”出诊,她感到非常高兴,不仅自己的老患者看病更方便了,也更便于她整理、总结父亲的临床经验和中医治疗理念。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受父母熏陶,父亲“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教诲深植内心,立志成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良医。经过高等教育、家传师承、临床积累的严格锻造真正成为一名良医后,孟映雪又秉承“上工治未病”的传统理念,带领团队研制养生祛病膏方、普及健身防病气功,开展中医传统治疗、推广中医特色体检、加强中医慢病管理……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理念走进千家万户。站在“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时代前沿,她守护着一方民众健康。孟映雪的父母都是有名望的中医,父亲孟琳升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成为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参加工作后,孟映雪师从父亲系统地学习中医,“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要有慈悲心,要看淡金钱和名利,对待病人,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善待,更要认真努力学习医学理论技术,不要因为自己的医术不精而耽误病情”,父亲的谆谆教诲成为孟映雪临床30多年恪守的准则。不泥古方、不拘成方,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孟映雪创拟了众多新方、新法,对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塞、失眠、胃病以及关节病和肾病均有满意疗效。孟映雪诊治疾病时,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按照中医整体观念辨症论治,君臣佐使,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获得患者认可。时针指向中午12点,孟映雪的诊室里仍然围着不少患者。把脉、问诊、斟酌剂量、开具药方,讲解病情、交代医嘱,遇到有特点的疾病,她还不时地给旁边随诊的年轻医生点拨分析,不见丝毫急躁,那略带本地口音的普通话谦逊亲和,如和风细雨般,抹去了候诊者心头的焦虑。“每周二、五门诊都是这个样子,病人多,下班没个点儿,很多老患者已经习惯了。”孟映雪说。从8年出任医院中医“治未病”科主任,到年医院“治未病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年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孟映雪带领团队在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养、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等方面作出有益尝试,配合市卫健委编写治未病培训教材,指导培训下级医疗机构、编写《中医健康养生》指导民众正确养生、参与健康包头巡讲,并参与编写《中医治癌大成》《中医治未病学教程》……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更多地担负起科普宣传、弘扬祖国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责任。编辑沈建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xcyy/12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