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周六生活广播养生堂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708/7282164.html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小到3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到80岁以上的老年人,视频使用的时间都在不断的延长,随之而来的是眼部的疲劳,干眼症状的不断加重,面对这样的困境,如何使用中医治疗方法来应对呢?本期节目邀请刘文副主任医师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医称视疲劳为“肝劳”,又称为“目倦”。中医认为视疲劳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精气不能充足流畅上注于目,目中经络涩滞,目失濡养而成。具体表现如下:

1.视物不能持久,久则昏花、眼胀及头痛,甚则复视,平日喜眯眼视物。

2.眼部自觉疲倦、灼热、发痒、干涩不适及胀痛。

3.眼部常有结膜轻度充血、泪多、睑缘红肿糜烂等症状。

4.反射性头痛,或其他类似神经衰弱症状。

5.眼底检査无异常或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验光常有散光

视疲劳的分级

轻度:用眼1小时后出现眼部酸、胀、痛等症状,休息后很快恢复,对学习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中度:用用眼30分钟后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影响学习和工作;

重度:一般用眼5~10分钟就出现眼部症状,无法坚持用眼。除此之外,尚有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视疲劳的高危人群:年龄、眼部长期用药、长期配戴隐形眼镜、长时间面对荧光屏、眼部受到外伤和做过激光手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喝醉酒、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抽烟、过食辛辣刺激食物等等。

中医的治疗手段:

1、中药辩证调理:肝气郁滞证可服用逍遥散或者加味逍遥散;肝肾阴虚证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证可服用天王补心丸;气虚血瘀者可服用补阳还五汤。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眼周的穴位来调节眼周的气血,达到缓解眼部疲劳,刺激泪液分泌的作用,并能改善人体对辐辏功能不足的耐受力。适宜所有视疲劳患者。若不能耐受针灸的患者可以采用揿针治疗。本法适用于中度及重度视疲劳患者。

3、雷火灸治疗:是灸法的一种,但以药力峻、火力猛、灸疗面广、渗透力强的功能为特点,能很好的缓解眼部的疲劳,改善局部的循环,提高视力,同时增加泪腺分泌功能的作用。本法适用于中度及重度视疲劳患者

4、中药熏蒸:采用滋阴生津及辩证选用的中药进行局部的熏蒸,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而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本法适用于轻度及中度视疲劳患者

5、按摩刮痧:通过局部的按摩刮痧,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局部的循环,缓解疲劳,提高视力的功能。本法适用于轻度及中度视疲劳患者6、雾化:通过压缩雾化的方式将眼药水表面的张力破坏,使之变成微小的雾滴,增加眼表面对药物的吸收,改善眼表的功能而达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本法适用于有眼部炎症或眼部手术后患者。

治疗建议:轻度视疲劳往往因为症状不明显,通过点药和休息能够得到缓解而被忽略,一旦就诊常常是中度到重度视疲劳,因此治疗难度较大,通常建议多种治疗手段联合治疗,常规联合针灸、中药熏蒸和雷火灸,10天一个疗程,建议1-3个疗程的治疗,对惧怕针灸的患者可以中药熏蒸联合雷火灸治疗及揿针,治疗无痛苦,而往往能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如果能在轻度时进行干预治疗,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呼吁如果出现轻度及中度的视疲劳症状则建议尽早治疗,此外中度及重度患者即使治疗明显缓解也建议长期保健治疗可以自行眼部按摩刮痧以防止再度发生重度视疲劳症状。

视疲劳患者的注意事项:

以清淡饮食为主,平时多吃胡萝卜、菠菜、玉米等富含维;

生素A及绿色叶类的食物;减少面对荧光屏的时间;减少佩戴隐形眼镜的时间;

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及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主讲嘉宾:

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医师刘文

中医眼科学科带头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专业。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会员,天津中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眼科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从事中医眼科工作13年,主持科研课题1项,获农村科技中西结合成果二等奖,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7篇,参与《中老年眼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的撰写工作,医院中医眼科进修学习。擅长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青少年近视、弱视、干眼、视疲劳、青光眼、老年眼病的防控及视神经萎缩、眶上神经痛、眼睑痉挛及疑难眼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全天

详细内容敬请收听3月6日(周六)生活广播10:30-11:00播出的《养生堂》节目,直播间热线播出频率FM91.1AM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xcyy/127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