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病养生集锦
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方药知识,弘扬中医药学,利用传世名方轻松的辨证施药,对常见的各类中成药的功能和禁忌一学就会,一看就懂,学会合理运用中药方剂来养生治病。
八、看懂药物成分,保证安全用药
中药有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很多生病的人往往会选择用中药来治病,他们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对身体没有损伤。其实,所谓的“是药三分毒”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生产中成药所采用的中药材大都是天然药品,但依然有毒副作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讲述的就是中草药的毒性,在古代,人们到山上寻找食物的时候,经常会误食一些有毒的草药。可是等到毒性反应过后,却发现了身体的某些病痛被治好了。于是,这些草就成了后来制作中成药的重要药材。毒性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属性,但是毒性不等于毒药,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应用。用得好它就是良药,用得不好它就成了毒药。
在选用中成药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病症做个充分的了解,分清热证还是寒证。然后要了解中成药的主要药材成分,用法、用量、配伍宜忌等。比如牛黄解毒丸,成分有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其中有大量的极寒药品。它的功效强大,有很好的清热去火的作用。但是正因为药性寒凉,因此年老虚弱、大便溏薄的人是不能服用的,换句话说,它的药力太猛,这样的人群受不了。再加上牛黄有攻下的作用,泻下之力非常强,容易致孕妇流产,所以说孕妇要慎用。由于其中的寒药太多,饭前服用容易损伤脾胃,所以在饭后服用最合适。
驰名中外的六神丸是家庭常备良药之一,沿用至今已有余年历史。它主要由牛黄、麝香、蟾蜍、雄黄,冰片、珍珠六味药组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糜烂、牙根周围炎及痈疽疮疖、无名肿痛等症,加之它又有易服、高效、速效等特点,故深受人们青睐。近几年来,通过药理研究,发现六神丸还有强心、抗惊、镇静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使得老药又有了新的用途。但是六神丸含有蟾蜍,其有效成分为蟾毒素等。一旦过量服用即中毒,或成慢性蓄积,所以需要严格控制适应证与剂量。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患疖肿与咽喉干痛而服六神丸后,竟产生皮肤奇痒、烦躁不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胸闷不适、喘气困难、心率缓慢、心律不齐等症状,经过及时的治疗,才转危为安。这主要因为该药含有蟾酥等有毒成分,因此切勿乱用。此外,小儿慎用,新生儿禁用。
此外,六神丸含麝香等成分,能引起子宫收缩,所以孕妇禁用。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也应慎用。
三仙丸、安宫丸、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这一类药物都含有朱砂(硫化汞),因此不宜长时间服用,久服可导致中毒。如脑外伤患者长期服用安宫丸,会出现腰痛、少尿、血尿、蛋白尿、甚至导致肾衰竭。又如神经衰弱、高血压的病人持续服用朱砂安神丸、参茸卫生丸容易引起口腔炎、恶心呕吐、蛋白尿、赤痢等慢性汞中毒。
此外还该知道,含有中药材黄药子的中成药,有明显的肝毒性,过量或长期应用,可导致肝脏损害;含有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的中成药因含马兜铃酸,具有明显的肾毒性,使不当会导致肾损害;含蟾酥的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导致心脏损害和心律失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使用过量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因此,查看药物的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九、中西药同服,一定要小心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药、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不会发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有的人甚至认为中、西药同服可以增强疗效,其实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告诉你中成药和西药的服用间隔时间应该至少是半个小时,但是有的人怕麻烦,于是两种药一起服用。有很多的中成药与西药在一起服用,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甚至产生更强的毒副作用,因此,中成药和西药应避免同时服用。
多人出现胃痛等病症时,最爱用的中成药就是舒肝丸。舒肝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可以舒肝和胃,理气止痛,它的配方中含有芍药,芍药具有解痉镇痛作用、对治疗消化不良、胃痛等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成了很多胃病患者的常备药品。但同时,有的人为了加强疗效,还自备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西药,当出现胃痛或消化不良、胀气的时候,既吃舒肝丸,又吃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自认为这样可以快速治疗胃病。虽然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对于胃胀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也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这两种药同时服用的方法是错误的,因为甲氧氯普胺(胃复安)这类的药品能加强肠收缩,如果和舒肝丸合用,作用相反,会相互降低药效。
再比如现在很多人由于不同的原因患上了高血压,在漫长的降压过程中似乎自己也成了半个医生。服用降压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其他的病症,在吃药的同时又不能停服降压药。但是,有时候会发现即使生病服用其他药物的同时也没有停止服用降压药,但降压效果却并不明显,反而有回升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感冒时服用的中成药比如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等药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三种中成药都含有麻黄素,麻黄素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能使血压升高。因此,不能和西药复方降压片、帕吉林(优降宁)同服,这样会降低其降压的效果。
我们知道,蛇胆川贝液止咳化痰。因为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有清热散结,润肺之功,蛇胆汁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增强疗效。所以蛇川贝液对肺热咳嗽或阴虚内热的久咳确有显著疗效。
如果诊断为热毒引起的咳嗽,医生开这种药的可能性大,甚至成为家庭必备的常药。而且蛇胆川贝液对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复发性口疮等有明显的疗效。单纯服用蛇胆川贝液效果确实很好,但是,一定不能和含有吗啡、哌替啶、可待因成分的西药同时服用,因为蛇胆川贝液中的苦杏仁成分和含有以上成分的西药一起,会产生毒性作用,能抑制呼吸,同服易致呼吸衰竭。
除此之外,有的中成药也不能同时服用。现在市场上的中成药并不全是中药制剂,有些中成药按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研制而成,中、西药混合组方。如珍菊降压片,以中药珍珠粉、野菊花膏粉为基础,加西药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组成;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成分是多种中药加上西药格列本脲;复方猴头冲剂以,猴头为主加上西药铝盐、镁盐、铋剂等制成。严格来说。这一类药已不属于中成药的范畴,但目前临床上称其为中成药。这不但给家庭选用药物带来困难,就是临床医生有时也很难把握。如糖尿病人用降糖药的同时又服消渴丸,其结果必然要造成严重的低血糖,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在服用中成药之前一定要看清它的成分,不能盲目与西药同服。
如果发表的文章对您、家人和亲朋好友有所帮助,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