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神经衰弱发病率持续上升。
大多数病例发病于16-40岁之间,两性发病数无明显差异。
从事脑力劳动者占多数。本病如处理不当可迁延达数年甚或数十年。
如遇新的精神因素或休息不足,症状可重现或加剧。
但经中医科或心理科医生积极、及时治疗,指导病人消除病因,正确对待疾病,本病可达缓解或治愈。
起因:
多数患者自认为“衰弱”,于是力求进补,但疗效不佳。
我们从选择性疲劳这个特征出发,主张用心理治疗,主要调整情绪,力争心态平衡加之体育锻炼、理疗,有时可收到一定的疗效。
1.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基本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集体心理治疗:以2~8名患者为一组,由医生向患者系统讲解有关神经衰弱的医学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诊断和治疗。让患者对本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消除疑病心理,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
详细讲解本病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
如果有已经治愈的患者参加讨论,现身说法,效果更佳。
(2)小组治疗:以5~6名患者为一组,医生引导患者分析各自的病情,从而达到相互启发,消除疑虑,明确各自努力的方向。如果有已经治愈的患者参加讨论,现身说法,效果更佳。
(3)个别心理治疗:在集体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启发和帮助患者寻求解决疑难、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
(4)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注意养成起居定时、工作学习有计划、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恢复。
(5)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使病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转移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增加自信心。
(6)行为治疗:自我放松训练,对于紧张症状明显,伴疼痛不适等症状的病人可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
(7).生活安排应养成起居有定时、工作学习有计划,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生活习惯。
保持正常的紧张,对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是必要的。长期休息,生活缺乏目标,对健康的恢复不利。
中医治疗
大多起病缓慢,可追溯到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也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不能发现明显外界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现有神经衰弱患者四处求医,不但花销大,而且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给患者造成很大负担。
其实,中医治疗神经衰弱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有很大的优势,中医治疗神经衰弱无不良副作用,没有西医的依赖性、成隐性,给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使用中药固本,可以有效排除心悸头晕、身倦乏力、狂躁易怒、健忘失眠、幻听幻觉等
症状,消除精神紧张。
在保证健康睡眠和精神状态的基础上,逐渐减少用药,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彻底摆脱神经衰弱的困扰。
大球寄语:神经衰弱的病人往往会出现肌肉紧张性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比如稍一紧张就头痛或说不清的肌肉疼痛,且伴有心慌、出汗、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女病人还可以出现月经不调,男病人则出现阳痿、遗精、早泄等。在睡眠方面,出现各种睡眠障碍也是非常普遍的。若有这么不良症状,请及时就医。
这是我和你说健康的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