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丨出现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需

厦门至庸心理心理咨询

心灵成长

心理培训

来源丨小博士工作室

在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个案时,我们常常会要求父母也来做心理咨询。但是在跟父母解释必要性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有问题的是孩子,为什么家长要做心理咨询?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当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父母也是承受了很多压力与焦虑的,家庭环境会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下,即使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家庭环境没有改善,也很难看到孩子的改变。

其次,孩子之所以会有“问题”,跟家庭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人不能脱离社会生存一样,孩子出现“问题”时,基本上都可以从家庭找到原因,孩子承担了家庭关系不正常的“责任”,表现形式就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及心理问题。

家庭如何塑造人

家庭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传统意义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和子女,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多元文化共存,家庭构成也多元化呈现,如丁克家庭、单身主义、单亲爸爸或妈妈以及同性恋家庭等。

什么是正常家庭?

有很多人会说,不正常的家庭就是离异、丧偶的家庭,一家三口的小康之家才是正常家庭。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中国有句俗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心理学家观察发现,有问题的家庭背后令人惊讶的往往是成员之间的批评、指责、冷酷和控制,而这些让人不舒适的表达在家庭成员间互为因果。

因此,基于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摈弃了“正常”和“异常”的概念,强调家庭过程中有利于维护家庭功能的整合和维持模式。

对于某些特定家庭,非常态运行模式反倒可以维护家庭的良好功能。比如面临情感破裂的夫妻,分居或离异可能更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心身健康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米纽庆认为:家庭成员的构成远远没有家庭中的互动模式重要。

夫妻系统的建立

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步入婚姻殿堂,从我变成了我们,一个新的家庭诞生,夫妻系统得以建立。

新婚夫妻面临的重要任务是互补和相互适应。

传统文化中的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种在特定文化中分化的夫妻互补功能。一个来自于男主外家庭中的女孩很难爱上一个男主内家庭中的男孩。

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原生家庭,夫妻适应是两个家庭模式适应性的检验。

新婚夫妻往往陷入牙膏是从前挤还是从后挤的争论中,“牙膏理论”体现的就是原生家庭互动模式的不适应性。一项很有意思的小调查显示,英国夫妻吵架的最常见原因是男士小便时不翻马桶盖,第二位的是某一方不随手关灯。

矛盾的重点不在于马桶盖和关灯,而在于家庭中加入新的模式后原先的模式能否做出适应性调整。

夫妻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组成应对外来压力的避难所。

丈夫失业了,极具挫败感的回到家中,妻子得知后倍感压力,良好的夫妻互动需要妻子给予安慰、理解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妻子承担更多的经济支持,反之亦然。

一对结婚不久的夫妻前来咨询,原因是创业的妻子觉得老公经常挑剔她,总给她的项目泼冷水,而丈夫则认为妻子固执,从不采纳他的建议,二人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进一步对夫妻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发现,妻子的父亲在1年前得了重病,需要近百万的器官移植费用,作为独生女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顾家人的重任,拼命工作赚钱,对于老公其实是怀有愧疚的,觉得老公取了个“累赘”。而丈夫则认为家庭有困难应共同面对,而妻子总一个人承担,自己好像是个外人似的。

妻子的固执是一种应对压力的策略,而丈夫的挑剔其实是渴望被重视和







































鐧界櫆椋庡摢瀹跺尰闄㈡渶濂?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鐨勮垂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jbwh/78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