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一般体格检查,面对各类颈椎病患者

除按正规要求的一般体格检查外,对颈椎病患者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1.压痛点

颈椎病的压痛点主要分布在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腹上,这也是一些关节肌肉问题的好发部位。与之相关的肌肉主要为颈肩部肌群,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角肌、肩胛

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肘肌、尺侧腕伸肌等

(1)棘突间压痛:此对颈椎病的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病变早期,压痛点的位置一般均与受累的椎节相一致。但对后期病例,由于椎间关节周围韧带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赘形成,则压痛点反而不明显。

(2)椎旁压痛: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由内及外按顺序进行检查有无压痛。常见的压痛以下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侧及第1、第2颈椎旁为多。基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3)注意其他部位的压痛:例如肩周炎的压痛多位于肩部附近,包括冈上肌。前斜角肌综合征者压痛点位于锁骨上窝,而在乳突和枢椎棘突之间的压痛多提示枕神经受累。

2.颈椎活动范围检查

对一般病例仅令患者作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与侧屈活动,并与正常加以比较即可。但对严重病例或施行手术与随访观察者,则需采用半圆尺或头颈活动测量器加以测量,并予以记录。

在正常情况下,除瘦体形者活动度较大和胖体形者活动略小外,一般无明显受限。而在根型及颈型颈椎病者,其对颈椎屈伸影响较多,椎动脉型者则可能影响颈部放置活动,其他类型一般多无影响。

3.颈椎的试验检查

(1)前屈旋项试验(Fenz征):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之后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即属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击顶(或压顶)试验或Spurling试验。先令患者将头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击手背部,使力量向下传递。

如有根性损害,则由于椎间孔的狭小而出现肢体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感觉,此即属阳性。对根性疼痛剧烈者,检查者仅用双手叠放于患者头顶向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者,则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椎间孔分离试验:又称颈试验。与前者相反,对疑有根性痛者,让其端坐,检查者双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并以胸或腹部抵住病人枕部,逐渐向上行颈椎牵引,以逐渐扩大椎间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有颈部松快感,则为阳性,此多系根型颈椎病患者。

(4)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因同时检查臂丛神经,故又称为丛牵拉试验。患者取坐位(站位亦可),头稍低并转向健侧。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抵于颞顶部,并将其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将其牵向相反方向,如患者肢体出身麻木或放射痛时,则为阳性。

但在判断上应注意,除根型者可为阳性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呈现阳性结果。本试验又称为Eaten试验,如再迫使上肢内旋,则为Eaten加强试验。

(5)颈静脉加压试验:又称压颈试验。检者双手压于颈静脉处,使其颅内压增高而诱发或加重根性痛。阳性者除可见于根型颈椎病,亦可见于颈髓硬膜下肿瘤患者,故又可称为脑脊液冲动症。

(6)上肢后伸试验:患者取坐、立位均可。检查者立于其身后,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向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脊神经根或臂丛神经的牵拉。阳性者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脊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情况。

(7)前斜角肌加压试验:检查者双手拇指在锁骨上窝偏内,相当于前斜角肌走行部加压。阳性者则上肢出现放射痛与麻木感。下颈段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出现阳性。

(8)旋颈试验:主要判定椎动脉状态,故又可称为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头部略向上仰,嘱患者自主作向左、右旋颈动作,如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征(主要症状是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看东西时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不敢起床,行走不稳,恶心、呕吐时候面色苍白、心慌。有的患者还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时,即属阳性。

因此试验可引起呕吐或猝倒,检查者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除椎动脉型颈椎病外,血管疾病患者亦可出现阳性。

未亚健康·让亚健康止于未亚

当今社会,75%的人属亚健康状态。

疲劳就是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就是中医讲的欲病。

疲劳若不及时调理,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

长期疲劳会导致人体发病,

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

疲劳主要分为三种形式的疲劳:

身体疲劳:疲乏无力、失眠嗜睡、疼痛僵硬

心理疲劳:焦虑不安、抑郁寡欢、恐惧胆怯

脑力疲劳:记忆下降、思维紊乱、神经衰弱

未亚健康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jbwh/131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