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89岁生日快乐

北京看皮肤科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39528.html

CFIC导读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新华社89岁了。大家常叫它新华社,但更偏爱叫它国社。这简单两个字背后的宠爱和信任,凝聚的是无数新华人的坚守与付出。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国内国外,在新闻第一线,从不曾缺少新华人。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新华社,89岁了

大家常叫它新华社

但更偏爱叫它国社

这简单两个字

背后的宠爱和信任

凝聚的是无数新华人的

坚守与付出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国内国外

在新闻第一线

从不曾缺少新华人的身影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这也让我们想起当年

新华社先后派出和调任

多位记者编辑和工作人员

战斗在朝鲜战场

新华人既是记者、也是战士

以笔作枪炮、以文为弹药

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

《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

新华社播发的这些新闻名篇

极大激励着前线战士和中华儿女

齐心协力、同仇敌忾

还有7位新华英烈

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郭普民

高健飞

刘鸣

周斯杰

樊勋龙

马自亮

丁明

他们有的体弱多病

但却坚决要求奔赴朝鲜

有的牺牲时正在修改新闻稿件

鲜血与作品凝结在一起

有的在停战协议刚刚签署后

倒在了硝烟尚未散去的战场……

历史不会忘记你们

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新华人将永远铭记你们的英名与业绩!

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

笔下有毁誉忠奸

笔下有是非曲直

笔下有人命关天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从战火中、马背上、窑洞里

走来的新华社

正阔步走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

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新征程上

国社,

89岁生日快乐!

本文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监制:刘洪黄林昊

编辑:张玲琳

设计:刘艳秋

校对:梁甜甜蔡梦晓新华社首席记者毛泽东居然是“新媒体”鼻祖年11月7日,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瑞金成立,在当时来说,新华社算得上是实实在在的“新媒体”了:语言接地气——老百姓都能听得懂,喜闻乐见,甚至还有一些漫画和方言编成的歌曲;有激情,有胆识——即使被国民党围追堵截的最艰难时期,也能写下“不是一小颗火星,不是一点子曙光,这是满山遍野,势如燎原,到处都是的赤焰……”,这是大无畏的胆识和激情;有视野——虽身处瑞金,但却放眼世界,旗下的《红色中华》报刊设有“国际风云”、“世界零讯”、“国际时事”等板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woae.com/jbwh/120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