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灵芝对神经衰弱失眠的明显疗效除与其具有镇静、催眠、抗抑郁作用有关外,还能修复神经衰弱患者长期失眠造成的神经一内分免疫系统的调节障碍,阻断了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使睡眠改善,精神振奋,记忆力增强其他合并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灵芝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报告
临床报告1:灵芝片治疗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神经衰弱综合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北医院精神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小组即发现灵芝对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残余神经衰弱综合征(以下简称神经衰弱综合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例受试病例中,神经衰弱50例,神经衰弱综合征50例。灵芝(糖衣)片系由液体发酵的灵芝(赤芝)粉加工制成,每片含赤芝粉0.25g。每次口服4片,一日3次。少数人每次口服4~5片,一日2次。疗程均在1个月以上,最长者6个月。疗效评定标准: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者定为显著好转,部分症状好转者定为好转,治疗1个月症状无变化者定为无效。结果表明,经过1个月以上治疗,显著好转者61例,占61%;好转者35例,占35%;无效者4例,占4%。总有效率为96%。神经衰弱的显著好转率(70%)高于神经衰弱综合征(52%)。中医分型中属气血两虚型者疗效较好。经灵芝治疗后,两组病例的症状均明显改善(表8-1)。大多数病例均在用药2~4周开始见效,用药4个月显著好转率最高,疗程在4个月以上者疗效并未进一步提高。
灵芝片的副作用小例中有8例出现便秘
灵从神奇7例口干、舌苦,3例咽干口唇起泡,3例食欲差,3神例腹胀、腹泻,2例胃反酸,1例胃痛。这些症状在持续用药过程中自行消失。
临床报告2:灵芝片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
仇萍()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方案观察灵芝片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90例(含对照组30例)。治疗前两组病例性别、年龄、职业、病程与主要症候均无显著差异,并排除下列疾病①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病变;②药物中毒;③颅脑外伤后综合征;④疲劳综合征;⑤适应反应;⑥精神分裂密⑦抑郁症;⑧其他神经性障碍;⑨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障碍。心脾两虚辩证及神经衰弱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治疗组:口服灵芝片(每片0.24g,相当生药1g),每次3片,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神补心丸,每次15粒,一日3次。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过程中纳入观察的病例不得服用以上述观察病证为主要适应证的中西药物及采用针对上述病证的其他治疗方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为临床痊愈: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1%;显效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6%~%;无效:治疗后主症积分较治疗前减少程度≤35.9%。神经衰弱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百合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制订。临床痊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全部消失,感觉良好,恢复病前的工作能力及生活;显效:精神主要症状和躯体主要症状消失,能从事脑力和体力劳动;有效:精神主要症状和躯体主要症状减轻,能短时间进行脑力和体力劳动;无效:达不到以上有效标准,或反而加重。
治疗结果:①心脾两虚证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6、18、29、7和2、6、18、2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对照组为67%,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神经衰弱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2、15、36、7和1、5、15、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用药前后脑电图和脑血流图无明显变化。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治疗前后检测无特殊变化。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灵芝片与安神补心丸都有显著改善心脾两虚证候的作用,但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两药对神经衰弱亦有较好疗效。两药均能改善病证主症,灵芝片对心神不安主症失眠、多梦及脾胃虚弱主症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的疗效优于对照药。
临床报告3:灵芝菌液与灵芝菌片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疗效
王祥礼等()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诊断标准和中医心脾两虚证的辨证标准,选择~65岁的失眠患者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该指数大表示睡眠质量差)7分。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性别、年、病程、病情轻重、PSQ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口服灵芝菌液每次40m,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灵芝菌片,每次4片,一日3次,均为4周一疗程。服药期间不得加服其他镇静安神药灵物。分别于试验前后观测患者的PSO、睡眠时间和睡眼觉程度,觉醒后的精神状态,并检查心率、血压等。失眠疗烛及从中医证候疗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购神评分,睡眠质量用PSQ评分。减分率=(治疗前评分一治后评分)/治疗前评分×%。减分率达76%~%为临床控制,达51%~75%为显效,达25%~5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
疗效结果如下:①失眠症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15例显效24例(控显率65%),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控制7例,显效19例(控显率%),有效26例(总有效率%),无效8例。失眠症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睡眠质量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9例(控显率%),有效27例(总有效率93.3%),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控制3例,显效20例(控显率38.3%),有效25例(总有效率80%),无效12例。治疗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③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27例(控显率%)有效21例(总有效率96.7%),无效例。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7例(控显率%),有效27例(总有效率81.7%),无效11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如失眠、多梦、心悸、健忘、身疲体倦、食欲不振、食后腹胀、面色少华、大便潜稀、舌质淡、舌体胖或舌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细弱等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心悸及面色少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④治疗4周后PSQI各成分评定,总分评定两组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均非常显著。治疗组在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评定方面优于对照组。全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果指出,灵芝菌液和灵芝菌片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均有效,但灵芝菌液较灵芝菌片效果更好,这可能与前者剂量大,且易吸收有关。
临床报告4:灵芝颗粒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疗效
周法根等()选择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住院及依从性较好的门诊患者例,按中药保护品种临床研究要求,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和开放性临床试验设计观察灵芝颗粒的疗效。
入选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因失访脱落1例),两组年龄、治疗前积分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西医诊断标准为:①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睡眠不足5小时;白天昏沉欲睡。②有反复发作史。中医辨证标准为心脾两虚证:失眠、神疲乏力、心悸慌、健忘、口淡乏味、食后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脉虚细。中医症状分为轻(1分)、中(2分)、重(3分)三级治疗组(包括开放试验组)口服灵芝颗粒(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制剂),每次2g,一天3次,连服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浓缩型)每次8~10丸,一日3次,连服4周为一疗程。疗效标准:①中医证候疗效标准为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治疗后积分降为0分;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治疗后积分下降90%以上;进步: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治疗后积分下降70%;无效:治疗后积分下降不足30%,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②失眠疗效标准为临床痊意: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进步: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
结果:两组的失眠疗效以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进步例数(%)和无效例数(%)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32)、16(32)、14(28)、4(8)和10(20.41)13(26.53)、15(30.61)、11(22.45),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见表8-2。
研究证实:灵芝颗粒对于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失眠疗效确切,且优于归脾丸对照组,没有毒性及不良反应。作者推测灵芝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机制可能与其改善造血机能、改善患者的血虚状态有关。此外,灵芝尚具有镇静作用,这可能是灵芝颗粒疗效优于归脾丸的原因。
临床报告5:灵芝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的疗效
王振勇等()临床报告也证明,灵芝糖浆治疗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例有明显疗效。例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口服灵芝糖浆(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制剂),每次20ml,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归脾养心丸,每次9g,一日2次。1个月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两组均禁用以本病为主要适应证的中、西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结果灵芝糖浆治疗神经衰弱的总有效率为89.4%,归脾养心丸为80.0%,两组无显著差异。灵芝糖浆可改善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的主要症状,尤其对失眠、心悸、精神不振、焦虑不安、食欲减退等的改善较为明显,说明其有较好的养心安神、健脾和胃的作用。全部病例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变化,说明灵芝糖浆的安全性较好。
作者简介:林志彬
林志彬(LinZhi-Bin)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任教。历任北京医学院(年更名北京医科大学,年更名北京大学医学部)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药理学系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
先后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俄罗斯彼尔姆药学研究院名誉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
长期从事抗炎症药、免疫调节药、内分泌药和抗肿瘤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参与许多新药与保健品的开发性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灵芝研究学者。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二等奖()和三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光华科技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年被授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植根龙江沃土,耕耘健康中国』
『打造良心品质,共享美好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哪里治疗白癜风好